分享

盲从和迷信最后很可能形成“文茫”!阅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12345csdms 2023-05-02 发布于湖南

原创 凌宗伟 新读写 2018-01-04 18:03

图片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读书本不是为了应试,读书就是为了弥补认知的缺陷,提升认知的境界,在认同或者反对的思辨中,一步步趋于内心敞亮的状态。

阅读应该是人类精神活动中最为广泛、最为关键的文化行为。

一个人的阅读史,构建起他的的精神发育史,而整个人类的阅读史,也就构建起人类文化发育史。

古今中外智者圣人在借阅读求得新知、汲取智慧的同时,也不断地对阅读本身进行路径探寻与方法引领,其形成的思想及文字浩如烟海,灿若繁星,让后来人心有戚戚。

这些年,我也读了一些书,也对阅读有一些领悟,就厚着脸皮写一写,给我的阅读留一点痕迹吧。这也是阅读的本义,一种完整的阅读,不止于“有所获”, 还包括评价、分享以及引领。

一是读透“母本”

金克木先生在《书读完了》中提出这样的观点,中国古书处于文化累积的底层,无依附存在的就不过几十种。

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就是《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

史书就是《史记》《资治通鉴》,以及《续资治通鉴》;

文学必先读《文选》

这些书籍是“母本”, 是绝大部分的书的母体,或者说,其他的书籍是对“母本”的演绎和阐述。

因此,无法回避的是,我们必须把这些传统文化的“母本”读透,以此为积淀,才能化解其他依附“母本”之上的书籍的隔膜和张力

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

雅斯贝尔斯也曾提出过“轴心文化”的观点。

人文科学的发展不同于自然科学的“进化论”,它是以“轴心”放射型架构运动发展,在某一时期集中出现灿烂的文化,然后处于沉寂。

其余时期的文化也只是处于“传声筒”的状态,即使再涌现 “轴心时代”,但是未必就是对以往的超越。

当下,无论多么伟大的学者,在思想精神的突破上,永远无法超越孔子、老子等先贤。同时,任何的“母本”演绎和阐述都不是“母本”本身,解读的过程会出现各种歪曲。

更为迷惑人的就是,当下那些聪明人转手人家的东西变为自己的著作,“稀里糊涂”地就成为这个时代的经典了。

盲从和迷信最后很可能形成 “文茫”。 “文茫”比文盲更可怜。

人文科学的“母本”永远是我们文化的“真经”,这种质朴的文化运行的底层系统,相对于掺杂太多的他者观点的解读,最容易窥见传统文化真实的骨骼脉络。

第二,试着去联结

既然文化的前行方式是轴射和累积,阅读必定需要前后同一系谱的书籍交汇联结,进而贯通。

读韩愈,必定要读孔孟之书,以求形成对“道统”的完整理解。

读李白,又要读懂老庄之学,不然,对于李白 “且放白鹿青崖间” “明朝散发弄扁舟”等寻仙问道的理解会有失偏颇。

同时,读书时还需左右联结

文字读不通、读不透的情形下,不妨前后关联下梳理脉络。

不妨从目录、内容提要和前言、后记中入手,

同时还要关注一下相关的书评和名家的推荐语,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一本书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再厚的书、再经典的书,基本的观点就那么些,如果你了解了一本书的基本观点后,也就可以去推断细枝末节的意思了。

当然,任何书籍都是人言,必然要联结到对人的理解上

特别在中国的传统中,没有纯粹的作家,知识分子以“治国、平天下”为本位,从来没有把写文章当做一件什么特殊的技艺,写文就是为人为官的外在显露。

古语云“文如其人”,文章能够洞察一个人的为人品相、为官取向。文章只是作者在特定人生阶段中的“咏怀”,包含修身理念、治国思想、仕途感触等。

我们对文字的解读要系统地解读“人”——沿着历史长河追寻写作缘由,在重要节点深度挖掘写作情绪,和作者一起经历那段人生旅途,并且从人性角度,还原出一个个鲜活的“人”。

这当中,还有一个提醒就是:你要读的下一本书,就在“这本”书里。

阅读,要关注作者所提及的相关言论与书籍,如果你想就某人、某个话题深入一点,不妨按“这本”书所涉及到的言论和书籍去按图索骥。

第三个问题,就是对待“书”的一个态度  

读书,要尽可能把自己融合进去。要有自己的判断。

通常我们会采取“整体感悟”阅读法,以阅读的文本为中心,把阅读当做阅读者对“文本”的感受、理解、认知的过程。繁琐地追究语词的意义,一般性地、格式化地理解文意。

而真正发生阅读的行为,应该是以“我”为中心的“批判性阅读”,必然包含着对文字、对文本、对书籍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分析精神和实证精神。

阅读分析所使用的工具,是扩大意义上的论证分析,包括逻辑的,更包括情景、历史、论辩和认识的分析。

当我们个体可以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社会学等的视野去审视某本书的时候,就抛弃《乌合之众》所阐述的庸众心理,我们就会把书中的观点放到现实的生态中做更全面而深刻的思考和批判,进而得我所需,为我所用。

如果我们不去俘虏书,就会被书所俘虏,这也是古人所说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要学做一个“提问的人”。

图片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用他们的方式告诉我们,“未经省察的生存适用于牲畜,却不适于人类”,一个人的智慧来自于他不断地提问和争辩,更来自于自己的思辨,没有自己经过思考提问与争辩不仅是无意义的,也是会导致纷争的。

阅读的问题从何处来,我觉得标题、精彩的或者不起眼的段落、句子、词语,看似矛盾与夸张的文字,看似合理和貌似多余的文字等等,都是问题生成的肥沃的土壤。

从这个角度讲,阅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最后,就是上瘾了  

伟大书籍伟大之处就在于,它对事物的认知比我们更深刻,更透彻。

柏林在《自由论》说,一个人能够对某个问题有所知的唯一办法是听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了解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的。这样奇特的魔力,会像药物、酒精、尼古丁、赌博一样会让我们上瘾。

许多人对阅读视如迂腐的呆子行为,或者提不起精神、打不起劲,这是因为,身处“应试教育”生态,我们更多的时候还是在旧的教育机制、教学机制,尤其是自己陈腐的生活陋习、生存陋习中沉没了。

读书本不是为了应试,读书就是为了弥补认知的缺陷,提升认知的境界,在认同或者反对的思辨中,一步步趋于内心敞亮的状态。

我们一方面要用自己的判断对文本还原、去伪、求证、寻理(讲究理据),另一方面还要用自己的生活去践行、去论证。

读、想、行动、记录、分享……一个都不能少。

读的时候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筛选,没有判断,没有问题,你就变成了一块海绵,你就只有吸收,管不好还要漏掉。

读了想了,不付诸行动,最多只可能成为理论的巨人,

当你付诸行动了,理论才可能成为你的认知和经验,有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不仅可以与人分享,还可以帮助自己对问题的再思考,再认识。

写的过程会促使我们回过头来再读,甚至驱使我们去读更多的书籍。

这也就是我开始所讲的“完整的阅读”

本文作者凌宗伟,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读书成为我们生活一部分的时候,成为一个人生命的需要的时候,读书就是我们应有的生活状态,幸福的状态。

每天在别人和自己的思想中死去,又在有所改变和创新中活来。我们发现,阅读,不需要什么引领,它带来的快感,使我们欲罢不能。

汤姆·拉伯自嘲说:“一旦染上书瘾,何其汹涌的欲望,如许无尽的折磨便紧紧攫住,那悲惨的人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