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愈凭什么逆袭为中唐文坛的大佬?

 家有学子 2023-05-03 发布于甘肃
图片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超热门”诗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凭什么韩愈能当上八大家之首?

图片

孤苦无依

图片

韩愈,出生名门世家,他的祖辈要么在朝,要么在地方当官,父亲韩仲卿时任秘书郎。

按说,韩愈一生应当衣食无忧,可惜,命运和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在韩愈3岁的时候,父亲去世,韩愈只得跟着兄长。没想到,兄长又在韩愈9岁的时候病逝。从此,他跟随寡嫂避居江南宣州。

自贞元三年起,韩愈前前后后参加了三次科举考试,最终都失败了。如果你以为是韩愈才华不够,那就大错特错了。

图片

韩愈屡屡不中的原因在于,当时的社会流行骈体文,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奢靡文风。

而韩愈主张学习古文,文风要古朴,要有独创性,跟骈体文相比,算是十分小众。

韩愈在第四次考试的时候,还是写了古文,幸亏遇到了主考官陆贽,他爱才识才,终结了韩愈考进士之路,此时的韩愈已经24岁了。贞元十二年,韩愈做了观察推官,虽然官小,但总算是稳定了。

 其实,放在一般人身上,为了达到目的,经历多次失败后,总会放弃一些原则,然后告诉别人,这个社会就是如此。

可韩愈不同,他始终坚持着,并且一直为古文努力着,成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图片
认死理

试想一下,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很大程度上,肯定认怂啊!但韩愈并没有吸取这次“教训”,得罪权臣算什么,皇帝老子我也敢得罪。

元和十四年,唐宪宗将释迦牟尼佛的遗骨迎入宫,一时间,整个长安城都轰动了,不少王公士民都前去瞻札施舍。

鉴于此,韩愈写下《论佛骨表》: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图片

从韩愈死磕古文就可以看出,他对工作会用什么态度。

韩愈36岁那年,成为监察御史,恰逢关中遭受严重旱灾。然而京兆尹李实为邀功,不仅欺上,还暴敛老百姓的钱财,让本就难以度日的老百姓雪上加霜。

为了弄清楚灾情的严重程度,韩愈亲自去查看,只见四处都是要饭的饥民。

痛心疾首之下,韩愈写下《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

今瑞雪频降,来年必丰,急之则得少而人伤,缓之则事存而利远。伏乞特敕京兆府,应今年税钱及草粟等在百姓腹内,征未得者,并且停征,容至来年蚕麦,庶得少有存立。

一状纸没扳倒京兆尹李实,反而让自己栽了一个大跟头,韩愈被贬谪到连州阳山。

图片

试想一下,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很大程度上,肯定认怂啊!但韩愈并没有吸取这次“教训”,得罪权臣算什么,皇帝老子我也敢得罪。

元和十四年,唐宪宗将释迦牟尼佛的遗骨迎入宫,一时间,整个长安城都轰动了,不少王公士民都前去瞻札施舍。

鉴于此,韩愈写下《论佛骨表》: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图片

唐宪宗一看,气炸了,又把他贬到广东潮州做刺史。这一年,韩愈已经51岁了。

从死磕古文到认死理于工作,韩愈的坚持,让小众化的古文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形成了集体性的斗争浪潮,也难怪韩愈会收获众多迷弟。

韩愈是唐朝最刚的人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