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军洞芙蓉

 自华居 2023-05-03 发布于广东

如今加良山的矿洞已经封洞多年了,现在看到的芙蓉是石农库存下来的。随着存量越来越少,看到好芙蓉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对于现在的石友来说还是幸运的,且玩且珍惜吧。

芙蓉石中最著名的就是将军洞芙蓉。以前写过将军洞芙蓉一文,现在稍微再作一整理,供石友参考。

将军洞芙蓉是洞中极品。因为它在加良山顶,唯一的露天矿。

芙蓉的矿脉与高山的矿脉完全相反。高山的矿脉是越往下越好。水坑最好,然后坑头,荔枝,太极头。。。。

芙蓉的矿脉是最上面最好,到半山芙蓉就差了。或许是芙蓉属于叶蜡矿,越干燥的地方质地越好。山体有水,水往低处走,叶蜡矿的石头碰到水,密度,光泽就产生了变化,质感就差了。所以芙蓉的石头不要去碰水.相反高山的石头就不一样,尤其坑头,荔枝。。。象以前这些石头给差的油泡的变色,变灰暗了拿到水里泡它一星期就变得清澈了。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有很长一段时间,芙蓉石无人开采。抗日战争期间,福州沦陷,传说日本人曾经绘制寿山石矿区图,并开采芙蓉洞。1989年,加良山的芙蓉石矿重新开采,有人在洞口掘得芙蓉石薄片,老石农说这是日本人锯石时留下的残片。


图片

芙蓉石的种类很丰富,按矿洞的名称与位置分为将军洞、上洞、天面洞、半山芙蓉石等;按色泽与质地可分为:白芙蓉石、黄芙蓉石、五彩芙蓉石、红芙蓉石、青芙蓉石、绿若通芙蓉石、竹头窝芙蓉石、瓷白芙蓉与半粗芙蓉石等。

图片

将军洞芙蓉最早不是叫将军洞,而是叫天空洞。因为此洞在加良山顶,在里面开采矿洞的人抬头看到的就是一片清澈的天空。至于后来的叫法“将军洞”是福州话天空洞的谐音,二者发音相似。至于后来说是乾隆年间一位将军将洞霸为己有,故名将军洞,那是故事。

传说300年前,有江西人到峨嵋村加良山采药时,脚踩岩石,发现石色夺目,喜出望外,采用“乌硝”引爆,从山顶峰向下开洞取石。当地称“天空洞”。

据地质勘探,芙蓉石矿脉呈螺旋柱状,金字塔形。加良山主峰上半部出产的芙蓉石质地最佳,半山腰所出之石次之,同峰东边所出之石质地较粗,再向东则为大面积的叶蜡石露天开采矿区。早年,石农靠手工开采,难度大,效率低,产是甚微。加良山看起来不很高,但是爬上去却十分艰难。在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将军洞”遗址,可以看出当时一片繁忙开采的情景。芙蓉石的矿脉从山顶向下“走”,所发将军洞是井式矿洞,洞径狭小,古人采取“架木携燧”的方式开采。矿洞越深,难度越大,也越具有危险性。笔者也去过加良山几次,矿洞十分陡峭,与寿山相比,笔者更爱去寿山。图片

这个洞从清初开采到乾隆年间洞塌开采了几百年,垂直而下,总共深度30多米,可见此洞当时开采之艰险。

到了30多米的时候实在搞不下去了。我们猜测有两种原因:

一、深度太深,开采成本太大,耗时耗力,财力不够,而且不安全,没有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继续开采。

二是开采到30多米的时候,发现矿脉没了,也就是没有石头可采了。于是这个洞就荒废了,然后雨水就进来了。史书记载,后坑陷於水,不可复理,从此绝产。再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就是轰的一声,洞塌了。

图片

直到1975年宦溪人民公社集体开采,选派林则坑负责,由“天空洞”下方继续开采。由于打井式开采难度大,排石渣以及取石困难,成效不大。

1979年,大洋村池宝金等人承包开采,用空压机从“天空洞”半山腰,平线开采。取出的石,有猪油板白、藕尖白、羊脂白、蜡烛红、糖精黄、五彩芙蓉等。

但现代从将军洞附近,及从半山腰平线开采出来的都称为将军洞芙蓉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将军洞芙蓉.因为它不是原洞继续开采的芙蓉。就像琪源洞、元和洞、坤银洞,即使同个矿脉,纹理也不一样。就像坑头、荔枝、太极头、即使同个矿脉,质感也不一样。

如今加良山的矿洞也已经封洞很多年了,能收藏到一件心仪的芙蓉已经不易。将军洞芙蓉对石友来说,纯属缘分的东西,可遇不可求,唯一能做的就是静心收藏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