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263)

 小楼听雨诗刊 2023-05-03 发布于浙江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263)

苏轼诗《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

[宋]苏轼

其 一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其 二

一纸行书两绝诗,遂良须鬓已成丝。

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


诗友G君问:钟老师,苏东坡的这两首诗脍炙人口。请问“莫厌家鸡”是自谦,还是有什么典故?另外,“遂良”是指褚遂良吗?如果指褚遂良,这里和柳公权有什么关联呢?

钟振振答:“柳氏二外甥”,是苏轼妹婿柳文远的两个儿子柳闳、柳闢。苏轼的书法在宋代非常有名,故两位外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他索要手书。于是苏轼便特为他们创作了这两首七言绝句,以行书体书写相赠。
“莫厌家鸡”,不是苏东坡的“自谦”,而是用东晋·庾翼的典故。庾翼的书法,年少时与王羲之齐名。后来王羲之书法的名气超过了庾翼,庾翼心理不平衡了,在给人的信里发牢骚说:“小儿辈贱家鸡,皆学逸少书。”即自家的子弟以为“家鸡”不值钱,“野鸡”值钱,竟然不学他的书法,都去学王羲之(羲之字逸少)了。事见《南齐书》 卷三三《王僧虔传》载僧虔论书云云。


又,唐·刘禹锡《酬柳柳州家鸡之赠》诗曰:“日日临池弄小雏,还思写论付官奴。柳家新样元和脚,且尽姜芽敛手徒。”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好书法,晚年亦即唐宪宗元和年间任柳州刺史时,赠书法给老朋友刘禹锡,刘禹锡写了这首诗,戏称他的字是“柳家新样元和脚”。
因为外甥姓柳,故苏轼串用以上两个典故,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嫌弃“家鸡”,放着你们柳家柳宗元的书法不学,却来向我求教!
自宋代一直到清代,都有学者以为“元和脚”指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的书法。这是误解。据两《唐书》柳公权传,公权以书法著称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而柳宗元卒于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在穆宗即位的前一年,那时柳公权的书法还没有成名。 
“遂良”,字面义是褚遂良,但这里是以褚遂良自比。褚遂良《与法师帖》中,有“即日遂良须鬓尽白”之语。苏轼信手拈来,以“遂良须鬓已成丝”,慨叹自己鬓发、胡须皆白,已经老了。
从诗的语意上来说,“褚遂良”与“柳公权”的确没有什么关联。但两人都是唐代的大书法家,由此及彼,思维逻辑方面的关联还是有的。谈论书法,就用与书法家相关的典故来叙事、表情、达意,而不假外求,足见苏轼的学问之富与才力之高。

【附注】
〇退笔如山
唐·李绰《尚书故实》曰:右军孙智永禅师……住吴兴永福寺,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皆数石。……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冢,自制铭志。(按,唐·刘禹锡述、韦绚记《刘宾客嘉话录》所载略同。)
唐·何延之《兰亭记》曰:永禅师……常居永欣寺阁上临书,所退笔头置之于大竹簏。簏受一石馀,而五簏皆满。
唐·裴说《怀素台歌》曰:我呼古人名,鬼神侧耳听。杜甫李白与怀素,文星酒星草书星。永州东郭有奇怪,笔冢墨池遗迹在。笔冢低低高如山,墨池浅浅深如海。
〇诚悬笔谏:
《旧唐书》卷一六五《柳公权传》曰:公权,字诚悬。……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
《新唐书》卷一六三《柳公权传》曰:公权,字诚悬。……帝问公权用笔法,对曰:“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时帝荒纵,故公权及之。帝改容,悟其以笔谏也。

编后语:

欢迎楼友们继续在公众号专辑后面,留言您想请教钟教授的有关诗词方面所有问题。答案会在本刊陆续公布。

钟教授语,读者关注阅读就是支持,投桃报李,非以为报也,永以为好也!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

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340):2023年第十八期
每周试玉(334)|嘉宾【邹国荣 杨景龙 刘鲁宁 江合友】
周文彰等联名推荐|《小楼听雨(2016-2020)》开售了
【小楼听雨诗刊】2023年(1-3)月目录
第六届【人间要好诗】征稿启事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262)

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