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叔湘先生曾说:“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有一个独特的作用。”不同语言有各自的标点符号系统,中文标点符号与英文标点符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混淆。本文主要介绍四种中英文标点混用、误用情况。请看——
标点符号是辅助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在书面表达中不可或缺。吕叔湘先生曾说:“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有一个独特的作用。”若标点符号运用恰当得体,文字表达会更加准确。不同语言有各自的标点符号系统,既有共通之处,又自成体系。中文标点符号与英文标点符号有一定的相似性,人们在使用时就容易出现混淆,这种现象在自媒体等网络平台、微信等社交平台中尤为突出。如:
(1)明确目标,聚焦主攻方向;拆解任务,搭建行动框架;拒绝拖延,即刻付诸实施...(微博语料)
(2)植选豆奶,7.5g/盒优质植物蛋白。(微博语料)
(3)近日,2021级硕士研究生卢欣欣在《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期刊发表论文。(微信公众号语料)
不难看出,上述例句都有混淆中英文标点用法的情况。例(1)误用了英文的省略号;例(2)将英文斜线号用法直接套用在中文句子中;例(3)在中文表达中出现英文报刊名称时,用了中文书名号。通过对真实语料的观察与分析,我们发现,中英文标点混用、误用情况主要有四种。
第一,使用者对中英文共有但形似的标点符号的书写差异不够重视,在计算机、手机等设备中输入时,未严格区分。中英文都有句号、逗号、分号、冒号、括号、引号、叹号、问号等,外形极其相似,区别在于中文标点是全角状态,英文标点是半角状态。如例(4)、例(5)、例(6)就分别误用了英文输入状态下的冒号、括号、句号。这类错误较为隐蔽,不仔细看,它们就“蒙混过关”了。第二,使用者把一些英文标点拉入了中文标点“家族”,把英文标点的用法套用在中文里。最典型的就是“...”与“……”的混用,前者是英文标点,后者是中文标点,许多人常在中文表达中误用“...”,如例(1)。再如,“/”在中英文中都有,中文称之为“分隔号”,英文称之为“斜线号”,表示“每”是英文的用法,中文中没有。而在例(7)中,为了强调、引人注意,文字用斜体表示。中文排版一般是不使用斜体的,英文中则用斜体表示书籍、报刊等名称。(7)“我报考的院校今年也缩招了!”(微信公众号语料)
第三,当句子为中英语码混用时,使用者混用中英文标点的情况就更加常见。例(3)所示的书名号就是这样的误用。根据《夹用英文的中文文本标点符号用法(草案)》,“中文句子中夹杂有英文书籍名、报刊名时,不能借用中文书名号,而应以英文斜体字表示”。此外,“中文句子内夹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关系并列的英文字母、单词、词组或句子时,中间一般用中文顿号”,例(8)误用了逗号:
(8)英语语法:former,latter,inner作定语的用法(微信公众号语料)第四,使用者将中文标点的用法套用在英文表达中。如将中文顿号、冒号的用法迁移到英文句子中,又如将中文连接号一字线“—”(中文破折号“——”删除一半)套用到英文中,当成英文连接号使用。
中英文标点符号的混用现象频频出现。尽管其使用场景一般为个人的个性化表达,但其中标点符号使用的规范问题应引起语言文字工作者的重视。
(改编自《语言文字报》2023年2月8日文章《中英文标点要分清》;作者:华侨大学华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