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鹿目

 自华居 2023-05-03 发布于广东

鹿目格石, 寿山石的一种,产在都成坑山坳中,有洞产和掘性两种,与尼姑楼坑洞相去不远,以产地命名,多为零散块状独石,靠挖掘而得。洞产鹿目石,多黄、红相间,亦有石皮,质地透明,但肌理有黑点和粉黄点相杂其间。掘性鹿目格石,系久埋于砂土中的块形独石,质地较通灵温润,石表有黄或枇杷黄的微透明石皮,肌理则为浓黄,偶有牛毛状纹,但肌理不具有 萝卜纹,俗称鹿目田石。唯黄中多泛块状红晕,质逊于田石。

图片

野菊图 陈祖震作 鹿目石章

陈子奋在《寿山石小志》中有记载:“鹿目格产自杜陵坑附近之土内,为块状掘性石。黄而浓者,鲜艳若枇杷,暗则作红酱如年糕。通灵细润者,近似田黄,但无萝卜纹,且黄中泛红,名鹿目黄,又号鹿目田,其价值亦不减於田黄。

《寿山石考》曰:水月镜花,别有妙趣。意指鹿目格类似田黄石,如镜中花水中月,别有一番妙趣。

图片

赤灵芝图 鹿目田章

鹿目产于杜陵坑西边山坳中,有洞产及掘自砂土层中的掘性独石二种,多为零散块状独石,靠挖掘而得。

鹿目是杜陵坑的余脉,因此鹿目有杜陵坑的纹理特征。如上图,赤灵芝图,就是经典的杜陵坑的色泽。

另外要注意的是有的鹿目石象马背。但鹿目石自成一脉,既不是掘性杜陵,也不是掘性马背。

洞产鹿目格多为黄色及红色或红黄交杂,肌里常杂色点。掘性鹿目格系久埋于砂土中的块形独石,以黄色居多,红色较少,掘性鹿目格中质优通灵者称“鹿目田”。

图片

图片

鹿目格方章

鹿目石中有一神品:鸽眼砂鹿目

毛奇龄《后观石录》谓其“通体荔红色,而谛视其中,如白水滤丹砂,水砂分明,粼粼可爱,一云'鹁鸽眼’,白中有丹砂,铢铢粒粒,透白而出,故名'鸽眼砂’,旧录亦以此为神品”。

鸽眼砂鹿目确是神品,笔者玩石三十年只见过一件。此件为霜天晓角主人晓龙拥有,后来被一个藏家买走了。毛奇龄描述为白水滤丹。这个白水其实是透明的白皮。鹿目的石头在土里精华久了,形成了透明的白皮包裹全身,就跟银包金田黄一样。白皮里面是丹砂,一粒粒的,非常密集。最神奇的是在丹砂之中,有一个圆形的瞳孔,在瞳孔的中间有一个黑色的睛点。 这才是真正的鸽眼砂鹿目。但因为鸽眼砂鹿目太出名了,以致于有的玩家误将丹砂就作为鸽眼砂。二者相差甚远。

辨别鹿目先看皮色。鹿目的皮有枇杷黄和蟹青色。如果石头玩的年长石友或许会见过一种民国时期出产的蟹青鹿目,通体都是蟹青色。现在看到的鹿目是黄为主。枇杷黄,黄如枇杷,鲜艳,浓郁,黄中往往透青点或青块。如果是石头玩的年长石友或许会见过一种民国时期出产的蟹青鹿目。皮如蟹壳的青色。

鹿目的红也是很经典,它是荔皮红。陈子奋称暗则作红酱如年糕。讲的也是这种色泽。

图片

图片

鹿目田素章

鹿目的黄是枇杷黄,色泽虽然有浓淡变化,但都脱离不了枇杷黄色。

图片

鹿目田方章

通体荔红色,而谛视其中,如白水滤丹砂,水砂分明,粼粼可爱,一云'鹁鸽眼’,白中有丹砂,铢铢粒粒,透白而出,故名'鸽眼砂’,旧录亦以此为神品”。

-----《后观石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