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与飞刀之王的代沟以及农耕文化的影响

 欢欢乐乐505 2023-05-03 发布于陕西

图片(图为飞刀之王)

         代沟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件事情的认知差异以及解决方式的不同。形成代沟的原因很多,比如生活环境、社会层次、时代因素、生产方式等。在之前的文章里讲过我和飞到之王因为道德绑架一事闹的分道扬镳,如今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又对这事产生了很多新的启示与感悟。

         刀王和我对于是否应该在卧铺车上给带孩子的母亲让下铺一事有很大分歧(具体请见往期文章),我的观点就是一定要拒绝道德绑架!维护自己的个人权益。刀王则认为一定要把下铺让给那个母亲,以防止她的孩子从上铺摔下来受伤。在听到我关于此事是道德绑架的评论后刀王就开始宣传我是个“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极端缺德自私自利的人”。当时由于情绪波动所以我只是一味的写文章反驳,并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其中的缘由,现在结合代沟问题以及农耕文化对此事有了一番新的认知。

         刀王不仅是宣传我是个极端缺德自私自利的人,还说他的儿子以及一些他的年轻同事也是如同我一样缺德的人。而刀王对于所谓的缺德的表现概括为不乐于助人、只考虑自己。具体表现为他的同事在某些问题上不帮他忙,比如不帮他取快递、不帮他打饭等。我缺德的表现为不给带孩子的妈妈让下铺。他儿子缺德的表现为在公交车上不给孕妇老人让座位,而且他还说我们这些年轻人认为“座位我们坐了就属于我们,让不让我说了算”的观点体现了我们缺德自私自利的特点。以上种种现在可以统一归类为代沟,刀王反对我们的观点只是因为他与我们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刀王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与七十年代的过渡期,并且是生长在农村。在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特点是极度重视荣誉感,特别是在农村这种普遍文化素养不高、规则意识淡薄、环境相对闭塞的地方,只能用简单的道德对人们加以教育和约束。所以在他们那一辈人的认知中助人为乐、舍己为人是一个重要的为人标准。而我们九零后生于跨世纪的时代,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思维的更新所以我们并不认为舍己为人接受“道德绑架”是一件高尚的事,我们新一代的行为就成了老一代人眼里的“缺德自私。

         其实只要跳出问题看问题,以旁观者的角度公正分析问题,不带有个人主观意志和好恶情绪就能更好的认识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刀王和我们新一代的代沟产生原因有其时代局限性以及文化局限性,如前文所说刀王生于他的那个时代,又因为他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影响了他的认知导致其思想停滞不前不能接受新时代新思维。其实刀王“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思想如果是放在五十年前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是正确的、高尚的、适用且毋庸置疑的。但是放在现在这个时代就多少有些显得不懂维护自身利益、善良的发傻。不能说刀王的道德观念是错误的,任何的观念都有其所产生的时代条件和历史局限性,所以相对的观念没有对错之分只能有时代的区别。刀王的那套观念只适用于他成长的那个时代而非现今社会。当然我们90后的观念再过几年又会成为落后的旧思想。这就是代沟,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的隔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图片

         刀王和他儿子的关系也很紧张,因为他对他儿子的印象也是“自私自利,不替他人着想,喜欢装蛋炫富。”至于具体的事例他讲过他儿子喜欢和朋友在一起玩,一起吃饭唱歌。这些事情在刀王的世界观中属于不正确行为,而且他非常希望他的儿子能听他的话,甚至放话说要把他儿子送进豫章书院这类暴力培训机构,因为他想让他儿子对他完全服从。这点体现出了刀王是典型的农耕文明产生的社会底层封建父母!刀王本身没文化低学历,并且出身于农村、长期打工处于社会底层,这类父母最大的特点是不管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都要子女对自己无条件的绝对的服从!在他们的眼里自己的封建伦理辈份高于真理和事实,所以导致这类人做事不是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而是以维护自己的权威为前提,造成了他们倔犟、偏执、固执、偏激的性格特点。而这就要从农耕文明的特点来解释。

         相对于游牧文明(比如蒙古)和渔猎文明(比如女真)、海洋文明(比如古希腊)农耕文明产生出的文化相对保守扭曲。农耕文明以土地为核心,生产资料控制在管理者手中,上到国家统治者下到村落管理者(比如宗族长者)的所作所为、施行的思想教化都是以维护自身的统治为前提,所以农耕文明更加强调服从控制而缺少人本主义。在古代农耕文明为主导的社会中农民对于控制土地资源的官府和长辈没有与之公平谈判的条件,并且为维护封建秩序所产生的封建文化也在思想上将从事农耕的个人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对于不公待遇农民无法有效反抗。在村落中土地属于宗族长者管理范围,土地为宗族财产,自耕农如果不服从控制就有可能被驱逐出所在村落,而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被驱逐的自耕农很可能不会被其他村落宗族收留,所以为了得到生产资料自耕农只能向不公屈服以换取生存。相对的在游牧文明中一名牧民如果遭受不公待遇他可以骑上马离开所在部落到另一个部落生活,在草原上草场、河流、山川、森林属于所有人,统治者无法垄断生产资料,这就造成了游牧文明比较公正、开放、包容、豪放的特点。

        生产经验在古代的农耕社会影响巨大,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领域中还影响到工商业。所以在以前长辈的一句话份量很重,在农业生产和手工业中如果长辈不传授经验的话那么后生晚辈只能自己摸索,但很多时候即使弄的四处碰壁也摸索不出可用的经验,所以在信息闭塞的旧时代掌握足够经验的长辈对于缺乏经验的晚辈自然处于优势,要想改变命运只能等儿媳妇熬成婆,等自己坐到长辈的位置上时再以长辈的身份满足心理平衡。可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经验的来源已经不再单纯依靠长辈传授,长辈也无法有效控制社会生产资料所以新一代年轻人普遍具备新的思维和生产方式,对于权威的不公不再做无条件忍让,所以成了老一辈口中“不尊敬长辈、不听话”的年轻人。刀王就是这些老落后中的典型代表,他眼里容不下我们这辈年轻人的新思维方式。也就造成了隔阂、代沟、甚至发展成他对我们的人身攻击。

         刀王成长的农村依旧以农业生产为主,所以在思想上相对城里更加封建。由于他没文化、身处社会底层所以他一直没能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认知。对于和他相异的观点他坚决反驳并不去思考,从而体现了他的自负。而刀王的自负只是来源于社会经验(他社会经验确实丰富)和无知,因为他的经历多所以觉得自己正确,因为无知所以他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但是刀王有一个他的同龄人不会去做的行为,就是公开的宣传他给他所不喜欢的人的定义,比如他宣传我是一个“极端缺德自私自利的人”。刀王的同龄人也会讲别人的坏话,只不过他们大部分都是在背后讲,而不会像刀王一样当着当事人的面公开宣传。究其原因我感觉他的这种行为还是因为“傻”,但是他不觉得自己傻,所以他的行为不是在故意装傻充愣激怒别人,而是他根本不认为他有错。

         最后对于代沟、对一个事物认知持不同观点这个问题我的解决方式就是大家坐下来说出理由沟通讨论,毕竟双方都不认为自己错。到时候以讨论来决定结果,如果年轻一辈坚持自己的观点那么我会在一定程度上做出让步,毕竟时代在发展,老一套的认知未必适合年轻人所处的时代。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