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求是1025 2023-05-03 发布于山东

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正式实施国家创新体系规划。随着哲学社会科学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以及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的加深,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被纳入到国家创新体系范畴。中共十八大强调,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学科体系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依托。学科体系创新,就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发展规律,完善学科建设机制,优化学科结构,形成具有时代特点、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布局。

学术观点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和中心任务。学术观点创新,就是不拘泥于书本、经验和已有认识,从当前客观实际出发,提出有科学依据、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原创性学术观点,或在继承和借鉴他人、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完善、有所校正、有所突破。

科研方法创新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条件。科研方法创新,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前提下,广泛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建设,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增强国家软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拓展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中国发展和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以科研工作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理论创新,坚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花争鸣”方针相统一,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