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力电器2022财报:“超预期”的雷,内部整改的成果和未来

 eln 2023-05-03 发布于陕西

在一片外出旅游的高潮中,格力电器悄悄公布了年报和季报,整体来看呢,忧喜参半。

但从报表数据看,也应验了上市公司发布财报的那句话:业绩好早点发,业绩不好拖一拖。

年报重要指标

资产负债率71.3%,上升5个百分点;

现金+理财产品,账面金额高达1600多亿;

营业收入1890亿,同比上升0.59%;净利润230亿,仅比去年增加了不到2亿;

毛利率上升2个百分点,有上升趋势;

销售费用112.9亿,占营业收入比例连续五年下降,2022年占比5.97;

四费(销售、管理、财务、研发)占营收比例12%,占毛利比例46%——财务费用为负数,没有纳入计算。

净利率12.1%,基本与上年持平;主营利润率上升1个百分点,为13%。

净现比与去年的8%相比,今年为124%,大幅提升。

ROE为24.19%,比去年上升了近3个百分点,呈上升趋势。

总资产周转次数下降0.07,为0.56次;

存货周转次数3.35,下降0.6次;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13.18,下降近3.5次。

总结一下,财报数据呈现出负债上升、营收增长乏力的趋势,整体在运营方面的周转也有所下降。但同时也能看到公司成本方面的管理在不断提升,毛利率和ROE的的走高,也是赚钱能力好转的信号。

财报透露信息

在财报中,看到一个有趣的表述:格力说自己市场占有率33.9%,位居行业第一;那边的美的说自己市占率44%,也是行业第一。

更有意思的是,两家的数据来源都是《产业在线》,反正看完后老牛觉得很戏剧性,一时间让我有点搞不清谁说的才是真话。

1、质疑点

今年的财报,最超预期的是分红,记得当时董事会承诺连续三年每股分红不低于3元,结果今年来了个大变脸,加上中期分红只有2元/股,惹得雪球上骂声连天。

不过,客观来看,企业的高分红确实很难持续,下面老牛来说几句读者看看是否有理。

巴菲特老爷子曾说过这样的话,他认为企业是否分红应该看未来的回报。当管理层能用利润赚更多钱,给股东带来更高的长期回报时,利润再投资优于分红;当管理层无法用再投入的利润创造较高回报时,应当把钱拿出来分给股东。

同时呢,企业也不能为了讨好股东而分红,毕竟分红应该建立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如果高分红的代价是透支企业未来的正常运营,从本质上就是损害股东利益。

所以,在我看来2元/股可能才是比较正常的分红,保持在这个位置不会影响企业未来运营,当然也仅是个人看法,不代表任何洗白立场。

除此之外,就是格力的营收结构。

近几年,格力喊得最多的就是多元化,摆脱对空调的单一依赖,以至于董小姐都在大会上喊出:再不改革,格力就完了的话。

但2022年的营收结构中,空调依旧占据绝对比例,高达71.36%,比2021上升2.39%。同时,智能装备和生活电器也出现了负增长,分别为-49.63%、-6.43%。

从中可以看出,格力的多元化并不是很顺利,不过相比之下格力也有不少亮点。

2、亮点

首先,是格力将渠道改革提上议程,明确提出加强线上线下渠道融合,重拾渠道优势。具体做法是“线下体验,线上销售”,未来经销商的定位更倾向于“服务商”。

这个过程无疑是痛苦的,毕竟会触动原有的体系利益,比如去年就出现了经销商的大规模减持股票。

但这又是格力必须迈出的关键一步,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行动。

其次,是格力更加强调走出国门。翻了下2021年财报,当时格力的产品销售范围为180个国家地区,2022年变成了190个。

再则,依旧是老生常谈的多元化,摆脱对空调的单一依赖。

虽说整体依旧是空调占了营收的大头,但工业制品、绿色能源也分别表现出了137.88%、61.69%的增长率,从中不难看出格力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纵观全局,最近一到两年可能是格力最为艰难的时候。

一方面,空调的销量比较依赖房地产、基建等工程项目,此时国内房地产依旧处于“冰河期”,为业绩的增长笼罩了一层纱;另一方面,则是第二增长曲线基本处于形成初期,带来的成果尚不够明显和客观。

《第二曲线》中说:在一个领域达到巅峰时去打造新的业务,用原有业务对新业务进行输血,才能确保新的业务有成长和壮大的土壤,但企业也必然经历一段阵痛期。

此时此刻的格力,无疑正处于这个阶段。

#4月财经新势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