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融和货币视角下的淄博烧烤:这一轮流量经济,还能持续下去吗?

 莘野耕夫 2023-05-03 发布于江苏

#4月财经新势力#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706篇原创文章

烧烤技术哪家强,山东淄博尝一尝;

灵魂烧烤三件套,小饼烤肉加蘸料……

2023年3月以来,淄博烧烤火了,一跃成为网络“顶流”。

“五一”假期淄博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000%,吸引全国各地游客“赴淄赶烤”。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持续火爆的'淄博烧烤’近日登上央媒,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连续三天关注”……

从现象,到现象级产品,淄博烧烤这一轮传播,确实有很多耐人寻味之处。

当然,淄博烧烤之所以出彩,最重要的原因是当地政府善于“支锅起灶”,相关商家实力圈粉。他们用真心欢迎八方来客,用诚意留住远道而来的食客,用优良服务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努力把“流量”变成“留量”。

淄博烧烤出圈,也与央媒推动有关,适时加入的一把把佐料,让淄博烧烤越来越有“淄”有味;

巧妙添置的一把把火,让淄博烧烤越来越火爆。

淄博爆火,绝对是好事,没有争议,当然,随着五一假期走向尾声,淄博烧烤有多火爆,这已经不是新闻了。

淄博这座城市有多好客,对游客有多热情,当地市政府全力游客们的权益不受侵害,这也已经不是新闻了。

只不过呢,最近有一个“淄博烧烤最后如何收场”的话题,冲上了热搜。

我个人觉得这是很好的经济思考,浮躁和戾气充斥的中文互联网环境里面,能够有这样热点之下还能保持冷静的思考讨论,这也是好事。

当然,抛开一些凸显人性丑陋,见不得人家好,所以就开始贬低,将淄博烧烤的火爆说成是一种流量效应的炒作和跟风。还有酸葡萄心理,以及阴阳怪气的论调来看。

关于淄博这一轮的流量经济后续怎么走,还能走多远的讨论,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讨论和思考价值的话题。

格局拉高一点,其实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淄博这波烧烤拉动的消费热潮,已经不是简单淄博这个城市的事了,完全可以上升到全国市场经济和消费拉动的一个标杆案例了。

淄博这一轮流量经济要是能玩下去,绝对就是中国新民营经济的教科书范本。

所以,当下的热度已经不再重要,而后面的路怎么走,才是关键。

这篇文章,将从金融和货币两个新颖的角度切入,先把淄博这一轮烧烤出圈的核心逻辑弄清楚,唠明白作为基础,然后结合淄博城市现实,对淄博这一轮流量经济出圈的后续,进行一次有依有据,理性客观的讨论和研判。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 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淄博凭借烧烤“破圈”大火:一场互联网时代教科书级别的城市营销

淄博这一次是如何在全中国点燃了这一波让全国人民趋之若鹜的烧烤热潮,各路媒体其实已经有很多分析的内容和观点了。

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拿着结果去找原因,看见火花去找源头的逻辑和论调。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

全中国那么多地方,比淄博有特色,比淄博好玩的地方多了去了,但为什么偏偏就是淄博火起来了呢?

同样的机会摆在面前,为什么其他城市抓不住,而淄博抓住了呢?

实际上,淄博爆火,完全可以看作是一场有预谋,有测试,有伏笔,有规划,并且有完整思路的城市级别的营销尝试。

结果很好,淄博赢了,赢得漂亮,而且热度保持的不错,胜利的势头还在延续,这是事实。

去淄博不是为了什么劳什子烧烤,而是人间烟火,政通人和,上下一心,真诚安全的追求和体验。

因为疫情压抑了三年的需求,痛点直击,一步到位。

现在去淄博玩,不用找避坑攻略,不用担心出租车绕路,不用担心商贩少称,不用担心遭遇各种坐地起价,强买强卖,那些坑蒙拐骗和套路满天飞。

更不用担心自己的权益受到伤害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打电话给有关部门各种推诿的那一份无奈。

反倒是给了所有慕名而来的普通满满的踏实和安全感。

氛围到了,吃什么喝什么的优先级,怎么能和安全踏实感去比?

先不用说什么淄博能火多久这种酸味十足的论调,从来没火的城市实际上没资格张这个嘴。

难道指望穷了一辈子的人去教暴发户做人?

当然,一个好现象就是,很多同样有烧烤文化和优势的城市,不乏越来越多“人间清醒”,理性客观的群体发声,反思。

但是,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热度,都不得不去面对一个残酷现实的规律,那就是很容易“爽一把就死”:

对淄博来说,烧烤再好吃,也不能支撑长久的热度。

如何把烧烤带来的流量变成“留量”甚至是发展机遇,是淄博面临的重要“烤”验。

淄博走红,对于全国很多城市来说,是具有正向示范意义的,即使行政级别和城市地位比淄博高又如何?北京都点赞了。

没有什么反思可谈,实际上,淄博这次的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原本应该是常态的。每座城市理论上都应该有的踏实和安全感,给当成买点发挥到了极致。

说句不客气的:淄博烧烤,淄博旅游的火爆,全靠同行衬托啊。

如果觉得这种说法讽刺,打脸,难受,就对了,这就是当下中国消费市场和经营环境的现实。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金融视野下的本质挖掘:淄博走红的真正内核,其实并不是烧烤?

当然,营销过程和火爆现状,没啥好说的,各种小视频和直播,没条件没时间去淄博,看看资讯视频也能隔着屏幕闻到味的。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金融角度出发,实际上,淄博这一次消费热潮,有一个很关键的内核,却被忽略了。

那就是让全国不同城市的人,在淄博体会到了“大家用的都是人民币,这换个城市还有汇率差别体验”的感觉?

汇率是什么东西?

汇率的定义是一种货币的价格,或者可以说是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例。

大家都是中国人,大家都在中国,但是人民币的使用体验,在不同的城市,竟然有完全不同的购买力体验?

当然,这其实折射了中国不同城市,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只不过,在淄博,被放大了。

其实这种情况,过去几年里面也有,比如鹤岗几万元一套房,比如香港保洁阿姨一万八底薪。

但是总是和现实有差距,绝大多数人,都是活在当下,一线赚钱一线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但是淄博,却给出了人民币购买力的第二舞台:人均80,烤肉吃饱,扶墙出门。

味道都是其次,锦州徐州内蒙……全国好吃的烧烤一抓一把,但是有淄博这种购买力体验的,对于很多淄博大火以前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城市的普通中国人来说,在心态上造成的冲击和吸引力,可能才是真正淄博热度的关键因素。

抛开热潮和节点效应,月薪下到3000,上不封顶,实际上都能在淄博这样的小城市,美美吃上一顿,住上一天,然后买点零食,还没有任何负担和压力的。

就按1000消费来说,去青岛日照这样的城市吃个海鲜试试?

有个关于贫富很扎心的段子是这么说的:穷人的孩子,装着3000,在星巴克里面也很难放开,而富人的孩子,兜里只有50,也能坦然自然面对各种消费环境。

购买力对应的消费安全感,是最核心的消费驱动力。

问题就在于,大家都是中国城市,为什么淄博能有这样的货币购买力体验?

大家赚的都是人民币,为什么在淄博消费,就能有体验,而在别的城市,只有憋屈?

货币成本降下来了,管理成本就上去了,这里面的逻辑关系就是,很多城市货币的购买力波动,就是地方管理没有成本,甚至还增加货币流动成本(比如粗暴管理,巧立名目罚款),市场经营主体的成本增加,最后只能往消费终端转移。

大家仔细体会一下,这个逻辑其实挺有味道的。

长沙除了房子便宜,日常消费,夜宵经济,什么价格档次?

深圳除了房子太贵,其实日常消费比很多中小城市还低你敢信?

其实这就是管理投入方向和选择的问题。

而作为长期默默无闻,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淄博来说,地方政府在经济上选择,很关键。

自古穷乡僻壤,反而贪腐扎堆,这一点,北方地区上点年纪的朋友应该会很有共鸣,越是贫困地区,各种巨贪案件简直就是普遍常见。

所以,只有没去过穷地方的人,才会觉得穷地方东西便宜,才会觉得这些地方民风淳朴。

淄博在货币流动成本这件事上的诚意和表现,包括管理成本,才是有段位的关键看点。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后续展望和思考:淄博热度褪去以后,从资本和经济的角度去看,还有什么想象力?

这段时间的淄博,成千上万的烧烤画面配着热搜出圈,成千上万想吃烧烤的人不断往那奔赴。

说实话,仅以个人的口味来说,一个小面饼子,卷着五花肉串子,能有多好吃?

还是文章开头的观点。

淄博的出圈,不是因为烧烤好不好吃(当然确实好吃),而在于它在把宰客和欺诈当作常态的全国旅游业中,做了正常的事。

从烧烤这个热度核心来说,无论是从健康,还是持久来说,是没有什么想象力的。

再好吃的烧烤,总不能天天吃吧?而且,烧烤毛利再高,也不具备去成为一座城市经济支柱的资格。

从经济测算的角度来看:

2023年4月,在全网热情的烘托下,淄博接待游客480万人次。

淄博烧烤以价格实惠著称,单客价及客人在淄博住宿的开销极低,多家星级酒店改为青旅只为支持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五一期间有关部门严查涨价。

就算游客们人均在淄博消费一千元,这样的热度能持续一整年,也仅能带来相当于淄博GDP百分之十几的替代。

淄博烧烤又不是酿造茅台酒,它的技术门槛很低,容易被外地复制。

淄博烧烤的流行不可能持续一整年,充其量仅能提供淄博这座工业城市百分之几的GDP。

理想情况下,淄博烧烤火了之后,游客量会猛增,餐饮、住宿、出行、购物等消费反弹,将有效带动当地“吃住行游购娱”产业快速增长,同时带动地方GDP、财政收入等指标增长。

今年第一季度淄博财政收入也的确有所增长,3月份收入增速高达32%,位列山东各市第3名。不过淄博财政人员表示,烧烤等服务行业对当地财政收入贡献度比较低,因此与一季度当地财政收入的增长关系并不是太大。

无论是从经济还是现实统计情况来看,此次烧烤经济能否持续,以及能够多大程度带动淄博当地经济发展,还有待观察。

毕竟大多数网红城市只能红得了一时,却红不了一世。

但是淄博这座城市后续还没有经济想象力,以及热度是否能够得到持续,这里从我个人的角度,给出明确的独家观点,那就是看好,并且也希望这样的想象力能够得到延续。

几年下来,国内不缺少因某些元素一夜火爆的网红城市,比如帅小伙丁真带火了理塘,台湾菠萝事件带火的徐闻等等。

当然,什么鹤岗,个旧这些低房价的城市,也有过高光时刻。

然而这些网红城市正渐渐失去声音,地方收入也没有实现长久增长。比如2022年,理塘预计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00万元,较2021年预算数下降17.92%。

网红城市屡见不鲜,说明大量的城市管理者营销意识的觉醒。但城市经济无法通过火爆更进一步,也说明这些城市还没有认识到网络营销的另一面。

长期占据流量的成都、长沙、西安、厦门等网红城市,不仅有丰富的人文地理资源优势,更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和基础配套。但是近些年来看,互联网信息环境,也逐渐让这些网红城市失去了想象力。

审美疲劳,千篇一律,爽一把就没意思了。去网红城市,只有对现实的躲避,去别人过腻了的地方短暂体会一下而已,是不是?

吃完喝完体验完,还是要回到自己生存发展的城市去卷。

但是这一次,淄博走的路子,是完全不一样的路:

火的是淄博烧烤吗?

不!火的是全国百姓的心声!

对于过去生活的压抑情绪,以这样一种可以被主流允许的形式释放出来。

货真价实,足斤足称,环境和谐。

就从烧烤和旅游生意的角度来说,只要淄博能保持住,这个热度还有足够的红利想象空间。

但是更重要的是,淄博当地从政府到百姓形成了这样的集体潜意识:通过接待慕名而来的食客,能让人们感受到淄博内秀的一面。公正、廉明、高效,存在感恰如其分的公权。热情、厚道,传承着古朴价值观的百姓。而这,正是淄博及整个山东地区,目前渴望被世人认识的一面。

文章图片5

图片来源:网络

自孔子以来,山东人跨省考学、考研、考公“为膏粱谋”的大军就闻名全国。此时山东的现状尤其是文化中保守传统的一面,让许多接触了外乡先进一面的山东人失望。

关于山东的网络“地域黑”,就属山东人自黑自嘲贡献的素材多。 山东在痛定思痛中,也在悄然发生转变。

这是一座城市真正开始蜕变和进化的表现,而这样的表现,必然会吸引很多资源和资本的关注,接下来,其实留给淄博政府的挑战,一个是价值观的升级,另一个就是资本管理水平的升级了。

打下了好基础,开了个好头,就一定有想象力。别的城市还在泥潭里面挣扎,淄博可能率先上岸,这才是想象力根源的所在。从经济的角度来看,2023年的淄博,像极了2001年的中国,2001年发生了什么事?中国正式加入世贸!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给予先行者最基本的尊重,良币驱逐劣币,中国消费市场,才有未来可言。

文章最后,怀着对当下中国经济环境中先行者淄博的赞赏情绪,谈几点个人的思考和分析观点:

第一,淄博烧烤最吸引人的实际上是浓厚的传统“人情味”。

消费者在这里被尊重,体验毫无套路的亲民的价格与远去的“与人为善”熟人社交。

曾经,原子化社会人与人的泛泛之交曾经被认为是现代与高效的体现,“熟人社会”往往跟“多管闲事”和“垃圾社交”划等号。

社会发展打碎了旧有的组织,却不能及时提供新的组织与认同感。

原子化的个人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无异于在寒冬中赤身露体。

当人们无法从一切都被标上价格的商品社会获取满足,不可避免的回忆起曾经的熟人社会。

如何在经济环境中讲好属于中国的人情故事,这对所有的城市都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第二,淄博烧烤很有可能会变成一种文化符号,地理共识。

淄博这座城市,未来很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纯靠品质取胜的“服务型旅游城市”。

另外,淄博的旅游火爆,核心因素在于淄博对待游客的友善,踏实,负责任和安全感。

那么全国其他城市看到之后,他们心里会怎么想?

山东省内的青岛会怎么想?

那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本来就是一个金字招牌,可当年的青岛大虾,毁掉了多少口碑,现在不想着赶紧学习淄博,提升自己的品质?

这可能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种风气,宰客,坑蒙拐骗的套路会大大减少。

这是一种自发的改变,比发现问题后,拿到网上曝光再整改要有用太多。

大虾仙人跳,烧烤拳皇,海鲜鬼剃头,殡葬烟火街,羊肉味鸭串,ps美食……当然,还有东北雪乡那种9个月磨刀,3个月杀猪的套路和玩法,等等的不正常,在这种趋势浪潮之下,只有被淘汰的必然命运。

当淄博这个良币成为了一种标杆,中国的消费市场才能进入真正健康可持续的轨道。

第三,淄博的购买力吸引力,很有可能成为中国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一个启动信号。

消费拉动经济,广拿喇叭出来喊没用,顶层设计规划和预想的再好,无法全面落地也是个难题,所以,淄博能够得到央媒的宣传助力,实际上已经体现了国家意志的明确态度。

淄博烧烤的成功出圈,离不开上下每一个环节卷到极致的付出。

任何一环出了问题都是翻车的必然。

但是淄博翻车了吗?或许后续淄博在承接流量转化流量的过程中可能会翻,这不可否认,但是在消费和服务这件事上,想申请出战的其他城市都翻了,也不能说淄博翻了。

这其实是一次很成功的中国式政府管理的尝试和考试,淄博高分夺冠,没什么玄乎的。

班上尖子生,除了自己的荣誉,更重要的就是带头作用,有标准就好衡量优劣了,是不是?

最后,关于淄博烧烤最后该如何收场这个问题。实际上还是要看淄博这座城市,后续能不能在烧烤,旅游这样的小份额消费经济以外,不忘初心的同时,还能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并且具有可持续性的“流量变现”路径。

世间万物是没有永恒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淄博烧烤必然会逐渐的走向平淡,但这个时间不确定是多久。

对于淄博而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改变,才是关键,才有未来。

当然,作为人才汇聚,精英扎堆,并且成功策划和实施了这一轮淄博热的当地领导班子来说,开局很好,序幕很精彩,接下来能演出一出如何美妙的大戏,全中国都在等着。

淄博真正实现了在现实中“良币能够驱逐劣币”,打了其他很多城市的脸,这或许,是这座经济先行者,为中国经济的未来提供想象力,做出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贡献。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