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款条件:用于定义了应付/应收的结算周期、折扣率,以及基准日期,它的用途是应收和应付的财务凭证中帐期的管理。 SAP软件中付款条件配置的事务码为OBB8。 具体配置步骤如下: 下面以创建付款条件0008为例说明步骤,付款条件0008按天数限制15和31天创建2个细分条件。 1.输入事务码OBB8按回车进入如下维护界面 ![]() 2. 点击新条目,进入如下维护界面 先创建付款条件/天数限制:0008/15,如下图: 备注:第8点【分期付款】比较特殊,本文暂不详细介绍,所以本文的付款条件的分期付款字段都不勾选,后续推文再详细介绍。 维护完成相关参数后点击保存,即可完成付款条件的新增。 ![]() 各字段解析见上一步骤,点击保存即可完成付款条件0008的创建。 上面是付款条件的配置步骤及说明,下面再通过例子来看下付款条款的实际应用的效果。 下面使用FB60做一张凭证实际验证下各种付款条件的实际效果。 ![]() 下面使用FB60做一张凭证实际验证下这付款条件的效果 1.将发票过账日期输入2021/05/09,付款条件输入0008(如下图) 上图可以看到当发票过账输入的过账日期5/9日,付款条件为0008时,基准日期和到期日会自动算出。根据付款条件0008配置,因为5/9日是在当月15日之前,所以基准日期为当月的30日(即5/30日),到期日=基准日期+45天(付款条款中维护值) =7/14。 这里为何使用过账日期作为基值计算基准日期,因为0008付款条件配置中的基准日期默认值设置为:记账日期(可见上面配置步骤第7点的说明),如果设置发票日期,则就按发票日期作为基值了。 2.将发票过账日期输入2021/05/26,付款条件输入0008 (如下图) B:测试付款条件0007,它的配置如下: 付款条件0007按天数限制值15和31创建了2种条件,这两条件的固定日和附加月份为都为空白,基准日期默认值设置为发票过账日期,付款条款按固定日期/附加月(条件1)设置了2个期限。 按上面配置基准日期等于记账日期,而到期日计算逻辑分2种情况 1.如果基准日期为15号之前含15日(天数限制维护的值),则按付款条款中固定日期和附加月(条件1)配置值计算,比如基准日期5/13,那么到期日计算:先算月份=5月(基准日期所在月)+1月(附加月条件1维护值)=6月 ,日等于固定日期维护的值31,即到期日=6/31,因为6月没有31,则调整为6/30 . 2.如果基准日期为15号之后(天数限制值),则按固定日期和附加月(条件1)配置值计算,比如基准日期5/28,那么到期日计算:先算月份=5月(基准日期所在月)+2月(附加月条件1维护值)=7月,日等于固定日期维护的值15,即到期日=7/15。 下面使用FB60做一张凭证实际验证下这付款条件的效果 1.将发票过账日期输入2021/05/13,付款条件输入0007(如下图) 上图可以看到当发票过账输入的过账日期5/13日,付款条件为0007时,基准日期和到期日会自动算出。根据付款条件0008配置,系统将发票过账日期5/13作为基准日期,到期日=基准日期所在月+付款条款中附加月(条件1)维护的值所对应的月份所在日期(付款条款中固定日期维护值),即6/30. 2.将发票过账日期输入2021/05/28,付款条件输入0007 (如下图) C:测试付款条件0002,它的配置如下: 付款条件0002天数限制只有一个0,基准日期默认值设为凭证日期,固定日和附件月份为空白 下面使用FB60做一张凭证实际验证下这付款条件的效果 将发票凭证日期输入2021/05/11,付款条件输入0002(如下图) 0002付款条件没有按天数限制将条件再细分,所以发票日期无论那天,都是按上面逻辑计算基准日期和到日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