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珍贵文献《天回医简》

 xianfengdui111 2023-05-03 发布于河北

“经过近10年的努力,《天回医简》已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日前,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这一消息。

2012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的一处西汉时期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三号墓发现大量医学简牍,这批珍贵的竹简被命名为“天回医简”。

从考古发掘到整理出版,历经十年,《天回医简》一次性公布了与医学相关的全部资料。主要包括竹简的红外扫描图像、可见光彩色图像、反印文图像、释文注释及髹漆经脉人像的高清影像,还附有翔实的整理说明、室内清理揭剥示意图、髹漆经脉人像的彩绘线图,为读者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一手研究资料。

《天回医简》或是失传的扁鹊医书

经过整理发现,竹简中经常出现一个叫“敝昔”的人。敝昔是谁?

“'敝昔’就是扁鹊!”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柳长华指出。

何以证明?医简主体部分抄录于西汉吕后至文帝时期,汉景帝时由齐鲁传入蜀地,是汉代的主流医学,内容大多是讲色脉诊以及针灸原理,与扁鹊医学一脉相承。

“'五色脉诊’是扁鹊医学最突出的标志。”柳长华介绍,医简反映的汉代医疗水平已十分发达,证明了两千多年前的医学已有较完整的理论与临床体系。

那么,与传世文献《黄帝内经》相比,《天回医简》又该如何界定?

“《黄帝内经》不是'经’,而是解经之书,相当于老师教学生的讲稿,而这个'经’就是《天回医简》。”柳长华说。

柳长华介绍,在成书的时间上,《天回医简》早于《黄帝内经》二百余年,《天回医简》中的一句话往往就在《黄帝内经》中演绎成一篇甚至两三篇文章。

“放眼全国,《天回医简》无疑是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医学文献。”四川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濮新表示。

具体来看,医简涉及中医理论、症候治疗、针灸以及脉诊等中医学的多门学科,说明中医至少在汉代以前就已经走向了独立发展的轨道,对于探究中医学理论演变和传承发展规律、系统梳理中医发展的学术脉络、复现澄清早期医学文化基因等具有重要价值。

“《天回医简》是散失已久的扁鹊学派医学经典,是中华医学史上的重要篇章,是四川继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之后又一重要考古发现。”濮新说。

完整展现经脉医学理论体系

这批简书在水中浸泡了两千多年,残缺散乱已十分严重。整理组结合竹简形制、堆叠状况、字体差异、简文内容等,并模仿古人制作简书流程,用3年时间解决竹简编联、释文等重点难点问题。经整理拼接,得到930支医简,2万余汉字,兼见篆隶、古隶及隶书,可见是墓主人生前使用的书。

此次出土的医简被整理为《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犮理》《刺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经脉》《疗马书》8部医书,涉及医学理论、治法、成方制剂文献等内容,构成了一门系统的医学体系。

与医简一同出土的,还有一具精美的木胎髹漆经脉人像。人像高约14厘米,其头面、四肢、关节、胸腹、腰背处镌刻有111个点和“心、肺、肝、胃、肾”等20个铭文。体表有彩绘经脉线11条、刻划经脉线12条,另有“间别脉”40余条,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髹漆经脉人像比宋代的针灸铜人早一千多年,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柳长华说。

“人像不仅为探究上古时期针灸学术源流提供了极为难得的物证,还与《天回医简》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揭示出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经脉医学理论体系。”柳长华表示。

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传播

“医简中的许多内容是历久弥新的,有很多常见病的配方依然具有价值。”柳长华举例说,《治六十病和齐汤法》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成方制剂专书,其中的药物制剂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和规范,这反映了当时方剂使用的实际情况,为考证经典名方的来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刚刚出版的《天回医简》公布了全部的医方,其中一些方子的立意别开生面,其临床应用的潜力有待进一步研究。”柳长华说,希望通过加强对《天回医简》的系统性研究,推动中医药理论创新,并运用到临床上,探索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也让更多百姓了解我们自己的医学文化,提高文化自信。

“四川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让中医药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四川发扬光大,是我们这一代中医药人的职责、使命。”四川省中医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道丕表示,四川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早日建成中医药文化高地,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贡献更多中医药文化力量,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风采和精彩。

(本报记者 周洪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