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最长寿的高僧——千岁宝掌禅师|佛教|佛陀|宝掌|禅师|高僧

 正真诚 2023-05-03 发布于湖南

历史上最长寿的高僧——千岁宝掌禅师,是中天竺的开山祖师。隋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宝掌禅师来杭州中天竺结茅创庐,传扬佛法。

宝掌禅师活了1072岁,许多历史文献记载此事。《大藏经·史传部》中的《释氏稽古略》、《五灯会元》、《古会稽记事》、《唐汇搜奇》、《白氏类林》、《罗浮旧志》、《天台会纂》、《法苑珠林》、《雁荡集》、《揞黑豆集》、《峨眉山志》等书目,均有千岁和尚生平的记录。

宝掌禅师是中印度婆罗门贵族的儿子,是佛陀圆寂后90多年出生世间的,时间相当于我国战国时期周威烈王十二年丁卯(公元前414年),有认为是七月七日午时生。他叹息自己没有能够亲闻佛陀的言教,于是不顾寒冬酷暑,废寝忘餐,殚精竭虑研读佛陀宣讲的经律论三藏,依教奉行,修持不懈。他还期望能学到教外别传的禅宗。为了这个目标,他走遍了天竺国度(古印度),参访善知识,历时五百多年。

宝掌禅师在东汉末建和至永兴年间(公元147—153年),从今天的尼泊尔进入中国的云南,后经过四川,于梁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9年)十月,抵达建邺(今南京),遇见达摩祖师,得以开悟。

其后,达摩一苇渡江北上,宝掌顺浙水(新安江)南下,抵达杭州中天竺结茅创庐。

之后,宝掌游历宁波、绍兴、台州、温州、丽水等地,又回到杭州中天竺稽留峰。他赞叹道“行尽支那四百州,此中偏称道人游(意思是:走遍了半个中国,还是杭州天竺值得留恋)。”这时已是唐朝贞观十五年(公元643年)了。

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正月初十,宝掌和尚在浦江宝掌谷示寂。他对自己的徒弟慧云说,我在这个世上已活了1072年,今天我将与你告别,你听我留下的偈语:

本来无生死,今亦示生死

我得去他世,下生复来此

《释氏稽古略·千岁宝掌和尚》中记载,宝掌禅师初到四川,登峨眉山参礼普贤菩萨,曾对人说:“吾有愿住世千岁,今年六百二十有六。”所以有了“千岁和尚”的尊称。

他当时住在大慈寺十余年,经常二十天才吃一餐饭,而且坚持诵经不断,“日诵般若等经千余卷”。有人以诗赞叹说:

劳劳玉齿寒,似迸寒泉急

有时中夜坐,阶前鬼神泣

意思是,当经文从他的口齿里飞快地诵读出来的时候,就像岩壁上的清泉急速地喷泻。当他半夜里息心静坐的时候,常常可以听到躲在台阶前的那些将被度化的神鬼感激的哭泣。

佛菩萨的加持力不可思议,自己的愿力更不可思议。《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上说:“复有众生,重罪报故,百病及身,苦痛逼心,诵此神咒,二十一遍,百病万恼,一时消灭,寿命延长,福德无尽!”很多佛教经典,都有类似的语句,可见,通过发愿诵经持咒,却病延寿,真实不虚。

佛教认为生命无常,人必然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任何人都不可能长生不老。因此,佛教反对对身体的贪恋执著、过分的关照,认为应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佛修道,解决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消除贪嗔痴等烦恼,以自利利他,广度众生。

另一方面,佛教认为人身难得,应倍加珍惜。若病痛缠身,烦恼纠结,即无法安心修道,成就弘法利生事业,死后还可能堕入三恶道而失去人身。

《贤愚经》记载:佛住世最后一年,从中印度的摩揭陀国灵鹫山,欲返回父国迦毗罗卫的释氏精舍。行至吠舍离庵罗树园时,佛察觉天缘将至,“尔时世尊,告贤者阿难:'其得四神足者,能住寿一劫。吾四神足极能善修,如来今者当寿几许?’如是至三。”佛说修成四神足神通之人,可“住寿一劫”,我四神足神通修的极好,那么,我应该要活多久呢?这个问题反复问了阿难三遍!可惜呢,天天跟随佛祖的阿难竟然“为魔所迷,闻世尊教,默然不对”,没有“请佛住世”,佛无奈,三个月后就入于涅槃。

学佛人为“藉假修真”,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尽可能长的寿命。佛教虽然不追求长生不老,但认为长寿——延长有限的生命,是可争取的,甚至凭着愿力和定力,修持“四神足”,可“住寿一劫(一劫相当于一千六百万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