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烦恼每天都有,人心可以放大

 胡诌白扯 2023-05-03 发布于广东

题目这句话,是看了某音上的视频学到的。

我在刷某音时,给自己设定了娱乐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结果刷了近两个小时。尝试控制自己使用手机娱乐的习惯,承接的是上篇文章,现代人基本都会有一刷手机就失控的烦恼。

事实证明,这烦恼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消除,用阅读、运动或其他爱好来替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很多人遇到烦恼,的确尝试过想解决办法,但试过之后,发现并没有起多大作用,就马上选择躺平,结果重蹈覆辙。

一刷手机就失控,真的无解吗?并不是,只是我们的心太小太脆弱,所以遇到点挫折就想撂挑子不干,干脆躺平。躺平很容易,难的是爬起来再战。爬起来有那么难?把心放大,把心锻炼得更加强健,世上再无难事。

一滴墨滴到一杯水里,水立刻就变黑,一滴墨滴到大海里,大海几乎毫无变化。遇事心要大,这是人活着每天都在进行的自我修炼。心大了,才能冷静思考,调用智慧去解决问题。人与人的差别不在智商,在于心的修为,在于后天养成的品格。

短视频也好,社交媒体也罢,我们手机上安装的很多软件,其底层机制无外乎是游戏的上瘾机制,通过游戏的方式,不断给人奖励,让人分泌多巴胺,最终无法自拔。没有人会不上瘾,没有人能摧毁这套上瘾机制。

吸烟上瘾和刷手机上瘾很类似。以吸烟为例,我听过太多想要戒烟没有戒成的例子,烟民说过最多的话是烟太不好戒了;他们用过最多也最无效的方法是嗑瓜子、嚼口香糖、吃零食。

早几年,我也吸烟,烟龄大约两三年。现在,我已经不知道自己戒烟多久了,心中完全不再惦记烟,连戒了多久都不知道,我想这才是彻底的断绝。

戒掉烟瘾和戒掉手机娱乐成瘾在本质上是一回事。戒烟最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为什么吸烟。

几年前,我第一次吸烟,是因为上大学打游戏,进入游戏有一个加载时间,干等太无聊,于是用吸烟把那段无聊时间填满。

快毕业时,前途未卜充满迷茫,为自己虚度四年大学时光悔恨愤懑。参加工作后,依然迷茫惆怅,感受到了工作的辛苦和压力。那时常问自己,我这辈子最热爱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自己在做的工作缺少一种为之长久奋斗的意义,它于我而言太过虚无。于是,借吸烟来排遣压力和虚无

吸烟除了与心理有关,也和生理有关,吸烟能让人感受到放松,无论是心理上的错觉,还是生理上化学物质的变化,又或者是物理上吮吸烟头的快感,都给人带来了放松的感受。

久而久之,吸烟会变成茶余饭后的一种习惯,少了它总感觉缺点什么,内心忐忑不安。

为什么许多人吸烟?空虚、压力、习惯是主要原因。真正能帮人解决空虚、压力、习惯问题的,不是吸烟这种不良嗜好,而是找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

空虚怎么办?去学习,去劳动,去做一些让自己有获得感的事,去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压力大怎么办?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去书上、去网上,去找专业的课程,去找专家和高手,这个世界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只是暂时的,耐心等一等,答案自会浮出水面。不要企图一劳永逸,把压力像丢石头一样一把扔掉,而是学习与压力共存,泰然自若气定神闲,这才是人生需要的修炼;

养成了坏习惯怎么办?早发现、早治疗,找到坏习惯的病根,连根拔起,刻意练习。

烟只是暂时麻痹身心,有问题不去解决,问题还会再来烦你。

当我理清了上面这些思路,戒烟对我而言就没那么困难了,因为心魔已经除了八成,接下来就是思行合一的过程。吸烟花的那些钱,省下来买点东西犒劳自己,不香吗?

戒烟不成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事人主观意愿不够强烈,这种情况再怎么折腾也是白搭!意愿足够强烈,每个人都能探索出自己的一套方法。

回到刷手机成瘾的问题,卸载软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用阅读或其他爱好来替代刷手机娱乐,也不是首先要做的事。

首先,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刷手机?

通常,我们刷手机消遣,都是源于无目的,随便刷一刷,玩一玩,放松一下,结果不知不觉刷一天。果是有目的地使用手机,大可放心使用,用完收起来就好。无目的反而容易失控进入被动成瘾状态。一个目标感很强的人,更不容易刷手机成瘾。另外,不能让自己太闲,闲得无聊很容易拿出手机刷刷刷。

本质上,我们刷手机成瘾,是因为自己缺少目标感,没有好好规划时间,刷手机的路径又太过顺滑,能帮我们速且毫无阻力地填补空虚、释放压力,久了就会形成习惯。但刷手机和吸烟一样,都是暂时性的安慰,并不能帮我们真正解决问题。

搞清楚自己为什么刷手机之后,我们就要想出一整套解决方案,不停地优化,使其行之有效。我给自己的方案是这样:

1.卸载某音软件(此刻我已卸载)

不是说了卸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为什么还要卸载?短视频尤其是某音短视频占用了我最多的屏幕时间,卸载是为了让刷短视频的路径没那么顺滑,毕竟还要流量下载,网络不好时下载也会慢,这样阻力就变大了。

2.明晰目标,做好复盘和规划

今年,我给自己定过大目标,拆解到了月度,每月做复盘和规划。但没有拆到每周和每天,拆解不细,并且没有时常提醒自己,导致我在执行过程中有些走样。接下来,我要优化的是,从周目标开始,复盘过去一周,规划未来一周。循序渐进细化到每天的日程安排。

3.划清工作与生活的界限

第三点大家都懂,但很难做。因为对现代人而言,工作对生活的入侵是无孔不入的。休息时间,工作群里发消息找你,你回不回?

我今天(假期)在工作群里回复了一条消息,此刻我才想通这个问题。我可以不回。因为我有权自由支配自己的休息时间,不回复于情于理都没问题。如果事情很急,早就有人打我电话了。假期可以不回复,上班再回复即可。并且,我发现下班时间,工作群常有消息刷屏,于是不自觉地点开来看,这种做法让我心神不宁、无法放松。

以后,我会划清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十万火急的事,在下班时间打电话给我,我可以从道义角度提供帮助进行回复。非十万火急的事,上班后同步浏览过去的消息,需要解决问题去解决就可以了。

另一个问题,如果工作需要你刷某音或其他软件来了解平台受众和舆论风向,你刷不刷?

工作时间刷,有目的地刷。这也是划清工作与生活界限的方式。

*如果看完本文,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想做出什么改变,可以在评论区和我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