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阶读物:如何看懂A320载荷报告?

 RockRockRock 2023-05-04 发布于广东

往期推荐



A320重着陆事件:加速度接近5G,却因看不懂载荷报告,超标运行多个航段

2022年4月8日的这篇文章讲了一个重着陆事件。应读者的需要,写一下如何看懂载荷报告。

尽管厂家提供的标准手册(FCOM、FCTM、QRH)没有覆盖到,而在航司内部的“养成”计划里很可能也不包含与载荷报告相关的培训项目。但是,这个事件提示我们……至少要看懂自动打印出来的载荷报告。

这是因为:人在飞,FDR在看!默默地看。一旦载荷报告被自动打印出来了,就说明系统已经对你的着陆表现“看不下去”了,因此用这种方式提醒你该做点儿啥了!

除了对这种自动打印出来的载荷报告建立起敬畏之心,如果比较有想法,还应该提前掌握手动打印载荷报告的路径;通常教员们才知道怎么打印。并且,从“养成”阶段开始就经常去分析自己的着陆表现,把报告和你的理解分享给有经验的前辈,相信他们会乐意给予指点!

图片

好了,进入正题。

这部分内容,主要的依据是AMM 31章。目前在网上能够找到一些参考资料,但是大多都有翻译或理解上的错误,因此,笔者重新查阅了AMM手册。

那个事件其实提供了学习载荷报告的一个非常好的示例。

图片

首先要指出:在这个事件里,载荷报告正是自动打印出来的!(不知道为何调查报告里没有指出这一点,这会让人猜测是机组手动打印的。感叹一下,载荷报告都自动打印了,以前的人是有点虎啊……)

第一个红框中的信息,包含了这份载荷报告被打印出来的原因。REASON 后边的 VRTA 表明垂直加速度超限了,是这个原因导致飞机自动打印了载荷报告!VRTA = VeRTical Acceleration

报告的第2行有“CODE 4500”,这表示触发“VRTA”的一个更具体的原因。4500意思是发生了“弹跳着陆”(bounce landing)或者说“二次接地”(2nd touch down)。

(注意:“垂直加速度”也叫“法向加速度”,normal acceleration,不要反过来译成“正常加速度”)。

此外还能看出来,触发自动打印的“可编程门限值”(programmable limit)是 2.60G。这是出厂预设值,航司实际上可以把它设置得更严格一些的,以便帮助飞行员提高着陆表现,比如 2.30G之类。

(注意:1、这个数值不是“结构设计极限”,它要远大于2.60G!事实上,加速度计在垂直方向上的测量范围是-3G到 6G。2、现在的航司其实已经不需要去设置这个门限值,通过落地即自动传输数据的无线QAR监测,就能及时检查飞行员的着陆表现。)

图片

而在第二次接地前后的一个很短的时间内,探测到了最大4.85G的垂直加速度。这个“很短的时间内”,具体是指“from time interval 0.5 sec before landing detection until 0.5 sec after landing detection”。

除此之外,和“COUNTS”对应的5组“000”表明:在第一次接地时,扰流板完全没有打开。换言之:在接地之前,机组没有按程序要求把油门收到IDLE位。(注意:1、油门在IDLE位是扰流板在飞机接地时自动完全打开的必要条件。2、这个事件促使空客升级SEC,后来的飞机增加了一个新的逻辑:只要油门不高于CL位(不超出A/THR区),一旦接地,扰流板也可以部分打开,从而至少破坏掉一部分升力。)

图片

以上是从第一个红框里能看出来的信息。而从下方的蓝框和第二个红框里,则可以分别看出第一次接地、第二次接地之后3秒钟内三个轴向的加速度数值:第一次接地时,垂直加速度最高达到了2.13G,而第二次接地时,最高达到了4.86G。

图片

其他的一些能帮助分析着陆表现的信息(缩略语)有:

RALT = Radio ALTitude  ,无线电高度。

RALR = Radio ALtitude Rate ,无线电高度速率。这个信息可以跟随一个数值,如果是负数,说明在下降。也可以出现在 REASON 的后方。数值如果超标,也会触发载荷报告的自动打印。在表头的相应代码是 CODE 4100。

在这个事件中,第一次接地之前1秒钟,无线电高度(RALT)的数值是 12英尺,无线电高度速率(RALR)达到-12.9英尺/秒;而第二次接地之前1秒钟,无线电高度(RALT)的数值也是 12英尺,无线电高度速率(RALR)达到-3.5英尺/秒。

PTCH = PITcH,俯仰姿态;PTCR = PitCh Rate,俯仰姿态变化率;ROLL,横滚姿态;ROLR = ROLl Rate,横滚姿态变化率。这些数值的单位都是 0.1度或 0.1度每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