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忘“两万户工房 ”(作者:孙宏彝)

 常熟老李jlr5mr 2023-05-04 发布于江苏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图片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图片


难忘
两万户工房 ”

孙宏彝




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和听说过“两万户”这个词语了,但相信像我差不多年纪的人,多数人你一说就知道的。我家就曾在“两万户工房“居住过三十多年,虽然后来因为拆迁,搬离到别处新房也已近四十年,但对“两万户工房“那份情怀依然始终深深地植根在心中。

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工人新村诞生的城市。1952年,毛泽东主席指示:“今后数年内,要解决大城市工人住宅问题”。当年5月,上海市政府决定建造大批工人住宅,按“坚固、实用、经济、迅速”的建设原则,由“上海市工人住宅建筑委员会”统筹兴建两万户工人住宅。以后这第一批建造的工人新村住宅,就被人们简称为“两万户工房”,此名称被一直延续使用了几十年至今。

“两万户”住房,最早是在前苏联城市规划专家希马柯夫等指导下建成的。它是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水、电、俱全(煤气是过了几年后再安装的)。整幢房子共住十户人家,上下各五户,底层左右两边各建有每5户合用的灶披间(厨房)和马桶间(厕所)。根据总体布局安排,有的两幢连在一起,有的三幢连在一起,据说这种样式的公房是仿照前苏联联排式集体农庄的模式。一般来说,“两万户”工房住宅区相应的各项公共市政、配套设施都比较齐全和完善、道路整洁、周围环境和植树绿化优美、下水管道设计合理,有条件的还在住宅区附近开办有为居民服务的幼儿园、学校、商店、菜场和粮店等。当年这种“两万户”的住房条件与相对狭小的里弄房屋以及简陋的棚户茅舍相比,真是有了非常大的区别。因此能住进“两万户”住宅,对一般普通工人家庭来说,那是一件十分令人自豪和值得骄傲的的事,周围邻居都很羡慕的。

图片

1952年建成的曹杨一村

(图源:上海普陀官方微信)

“两万户工房”的出现,大大改善了解放初期上海工人阶级的居住环境。有些住宅区还成了外事部门向世界介绍新中国建设成就和人民生活状况的窗口,热情接待了许多友好国家外宾的来访和参观。难怪在当时上海工人心目中,“两万户工房”就成了“幸福生活”的代名词。

图片

1952年7月3日,刚刚搬进新村的一个工人家庭正在整理新房

(图源:上海普陀官方微信)

与此同时,在市统建新工房的推动下,一些较大的、有条件的企业、单位也自筹资金,按照“两万户工房”的设计标准,分散建造了一批职工住宅。1953年,上海公共汽车公司第一车场在四平路建公交新村。

1954年春天的时候,在汽车上当售票员的父亲也荣幸地分到了新工房。在一个天蒙蒙亮的清晨,雇了一辆三轮车装载全部物品,全家便从闸北区的茅草房搬到紧靠汽车一场的公交新村。从此,父亲上早班非常方便了,不必象以前那样总是提心吊胆地在上班路上赶时间。

公交新村的“两万户工房“共有50个门牌号:1——10号是围在汽车一场场内的,用作职工的集体宿舍,11——50号是家属住户。我家门前有一个很大的足球场,靠场区门口那儿还有篮球场。我记得在读小学的时候,几乎每周周末都有足球和篮球比赛。受此影响,我从小也对足球兴趣浓厚,课余很喜爱踢足球。遗憾的是到了六十年代后期,球场逐渐被改作堆放建筑材料和器材的仓库了。

图片

我的童年、少年时代基本上是伴随“两万户工房”环境度过的,那时周围邻居们都彼此友爱、相处和睦,遇到困难,大家都会互相照顾帮助。我记得母亲因为有较好的缝纫手艺,她常帮助邻居裁剪、缝制衣裤,邻居们也投桃报李,常接济和馈送一些当时十分紧俏的粮票给我家。因为自来水只有公共表具计数,所以互相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大家就召集在一起开会,协商解决措施和方法。那时出门是不用锁门的,因为治安良好,邻居们也会主动帮你照看家门。

在我的印象和记忆中,那时的“两万户工房“环境在小孩的心目中就是快乐的伊甸园。春秋天时,气候宜人,孩子们在温课小组做完作业后,会象脱缰野马似的,在门前的绿草地上尽情嬉戏玩耍。夏天傍晚时分,有人会用凉水在房前地上浇洒去暑,然后把凳子、桌子排到场地上吃饭。晚饭后,大家拿着小板凳到室外摇着蒲扇乘凉,也有拎张席子到足球场边的草地躺着看天消暑。我则最喜欢挤到围聚一起的大人堆旁,饶有兴趣地听他们天南海北地讲各种社会新闻和趣闻轶事,从中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社会经验。这种闲聊,常常到夜深人静、暑气消退时才会收场。冬天,小伙伴们也闲不住,在室外大呼小叫地互相追逐奔跑,玩着“躲迷藏”、“官兵捉强盗”的游戏,常常是玩到天黑大人喊吃饭时才停歇。

“两万户工房“,有大小两种不同面积的房间,但相差不大,当初规划时设计的居住时间是15年。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家庭人口增多,小孩也渐渐长大成人,三代同堂的现象屡见不鲜,住房面积狭小的矛盾越来越显现和突出。一些楼上的屋顶开始出现老虎天窗,搭出了阁楼夹层作为储物或睡觉的地方;后来,在房管部门的统一规划下,在后面的天井扩建、加盖了两层“阳光房”,但即使这样,每家的居住面积也还是不到20平方米。我家八口人,长期挤在这样的空间,那逼仄、尴尬的情景是可想而知的。共用地方,拥挤不堪;公用设施,老化陈旧。伊甸园渐渐失去了原先在人们心目中的魅力。

图片

加盖、扩建后的两万户工房

盼啊盼,盼了多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终于迎来了即将拆迁这“两万户工房”的消息。人们奔走相告、额手相庆,内心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动迁工作进展很顺利,住户们喜气洋洋地很快就搬迁到中原小区的水电和煤卫独用的新工房,住房面积比以前大了许多。

听说2016年,杨浦区在完成最后成片的“两万户工房”居民搬迁后,仍令人欣慰地原样保留了12幢房屋,它们将被整体改建为特色历史建筑群,向公众开放。“两万户工房”作为集体记忆依附的场所,凝结了特定历史内容和时代精神,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意义。

图片

它,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

如今,“两万户工房”已经成为历史,但在我的心中对它却始终留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夜晚,我曾特地到原来住过的老房子那儿去看看,想再一次寻觅以往岁月的踪迹,缅怀留存脑海中的美好往事记忆。但遗憾的是,那里已经很难找到原先的影子。虽然还是这块地方,但原先低矮的“两万户工房”已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拔地高楼,旧貌换了新颜。夜幕笼罩下的城市十分安谧、静美,一阵清风拂面而来,沁人肺腑。我情不自禁深深地吸了口气,心中生发出无限感慨:这些年来我们这座城市发生了多么巨大的翻天覆地变化啊!

鸣谢:孙宏彝先生赐稿分享!

我知道你在看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