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段时间比值

 培训班文摘 2023-05-04 发布于山西

在众多的分析理论当中,大多数理论研究都是“Y轴”,即价格的运动规律。然而一张完整的技术分析图表,除了Y轴(价格轴)之外还有X轴(时间轴),所以通过笔者的大量统计和研究,发现股票在价格轴中的一些理论完全可以移植到时间轴上,同时收到很多意向不到的效果,此时我们不得不感叹宇宙的神奇与伟大。

本节笔者为大家归纳出几种“波段时间比值”的模型,通过熟悉以下的各种模型,在自己的股票上面可以按图索骥,遵照模型计算出自己的股票接下来涨跌的时间周期。

图片

一、横盘与涨跌的时间对称(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股市中有句经久不衰的谚语: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句话的大体意思是股价在底部横盘的周期越长,接下来向上“竖”起来的幅度越大。大多数人都认为只是价格幅度上存在这种对称,但是忽略了时间。据笔者研究发现,价格在横盘之后的上涨和下跌的时间周期也与横盘的周期几乎成正比,而且两者的时间经常近乎于11,即横多长时间接下来涨()会是同样的时间。

我们先看一只个股的“横有多长竖有多高”的案例:600456宝钛股份周线图。见图10-15

 图片

10-15

如图10-15所示,宝铁股份2004716日见到最低点后开始横盘,横盘结束于2005527日底部的最后一根阴线,共耗时44周。横盘结束后第二周开始进入拉长阶段,至2006512日正好也运行了44周,此时向上“竖”的时间与底部“横”的时间达到了11,上升行情告一段落。

通过宝钛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横盘与上涨之间的对称关系,但此时有几个细节问题我们必须要明确:

1.哪些形态可以称之为“横”,哪些形态不能叫横?

首先,我们先要给我在这里说的横一个定义:所谓的横是指价格在一段时间内窄幅震荡。基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给横盘大体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叫做“标准形态”;一类叫做“非标准形态”。见图10-16

 图片

10-16 横竖时间对称示意图

标准形态专指“箱体”而言,除了标准的箱体之外剩下的还有诸如“三角形”和“头肩形”,我们都把它归入非标准形态。

2.横盘的起止时间从哪里算起到哪里结束?

通过大量研究与修正,笔者发现横盘的起止时间在标准形态和非标准形态之间略微存在差异。

(1)标准形态

标准形态(箱体)依据出现位置可以分为顶部箱体和底部箱体两种,底部箱底的起点为下跌趋势的最低点(箱体的第一个低点)和横盘结束起涨前的低点(箱体的最后一个低点),如示意图左侧第一个模型图中A-B的时间=B-C的时间。

举一反三,那顶部箱体的起止时间如何界定呢?那当然是价格上涨后的最高点(箱体的第一个顶点)和箱体完成下跌之前的高点(箱体的最后一个高点)两者之间的天数计为顶部横盘的时间。

实战案例:中国东航(600115)日线图

 图片

10-17

如图10-17,中国东航20001121A点至2001626B点之间运行140天,随后下跌到20011011C点只下跌了72天,显然下跌周期不够,那么这个上涨就只能视为反弹而不能当作反转。反弹后再次下跌到2002121D点,时间显示共计下跌为141天,与高位横盘的时间正好相等,随后向上才是真正的反转行情。

(2)非标准形态

之所以将“三角形”和“头角形”统称为非标准形态的横盘, 是因为两者与箱体的最大区别在于没有明显的对称终点,统计结果显示非标准形态“横”的截止时间应当为形态突破日,即价格向上或者向下突破“颈线”的这天定为非标准形态的结束日期最为有效。

具体说来,底部三角形“横”的起始日以价格最低点起算,即三角形第一个低点开始至价格突破三角形上轨或者下轨之日为止,头肩形“横”的起点则以形态左肩开始构筑的日期作为起点,并以形态颈线向下或者向上突破日为“横盘”截止。请参照“横竖时间对称示意图”。

实例1:中国东航(600115)周线图

图片

10-18

如图10-18,中国东航A2003117日至B2005121日构筑的三角形共耗时62周;而BC的时间只有24周,显然下跌周期还没有结束,但后期调整的力度要弱了许多,运行至D2006428日共计63周,高位“横”与向下“坚”的时间几乎对等,宣告调整结束反转来临。

实例2:上证综合指数20034月非典疫情爆发前后的走势图与突破颈线后下跌的时间周期正好相等。见图10-19

 图片

 10-19

如图10-19,上证综合指数自点A(2003115)至点B(2003623)共运行100个交易日。也就是市场在高位横盘了100天,那么接下来破位后下跌时间按“横有多长竖有多高”的规律底部应当会出现在下跌100天后。果然市场从跌破颈线这天(623)至点C(1113)刚好是99个交易日,大盘见到1307点,次日便展开了一轮中期上升行情。

图片

二、波段时间比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话题当中提及的规律,我们将价格运动的每个转折点按字母顺序进行标记。以先涨后跌为例,股价第一波上涨启动时间定为时间A,见顶的时间为B,未来的止跌时间点为C,我们所要求取的是B点至C点的时间;先跌反涨同理可以将每个转折点按字母顺序依次排序(见图10-20)。如何理解两者之间的时间关系?请跟随笔者的文锋向下。

图片

10-20波段时间比示意图

“前一轮行情运动的结果必然会成为后一轮行情运动的原因”,这句话很好地诠释出了股市中历史与未来的关系,前后之间必为因果,所以股票经过一轮上涨或下跌后随之而来的相反方向的运动会持续多长时间呢?是否会和上一轮趋势运行的时间相关联呢?答案是肯定的。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股市前后行情间,也就是第二波与第一波的时间波动方面,较普遍存在以下三个规律:

BC=ABX0.33(或者0.38)强势调整

我们可以设想,这个公式的意思明明白白地显示出来时间波动前后之间的最小关系,所表现的结果是第一波股票上涨的时间长,随后第二波下跌时间短,所以我们就应当视之为“强势调整”。所以强势调整并不简单理解为价格空间上的调整,时间上也必须留意节奏的变化。

BC=AB×0.5 多数调整

如果价格在调整了前期上涨的1/3之后仍然未能止跌,那下一个调整时间极有可能向着(第一波上涨)时间的1/2而去。

1/2,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关卡,大多数个股都会在调整至上一波运行时间的一半后产生变盘,所以我们将这种关系定性成“多数调整”一点也不为过。

BC=AB×0.67(或者0.62)弱势调整

依此类推,价格朝相反方向运行的第三个变数时间就应当是第一波运行时间的2/3,也就是0.67了。同样这个位置也和0.38的倒数,黄金分割数的另一半0.62倍计算结果十分接近,我们暂且将其归为同一种关系。

举个例子,假设股价第一波上涨的时间为10天,那么我们可以尝试推算出一旦调整后的时间应当为:

10天×0.33=3

10天×0.5=5

10天×0.67=7

也就是说价格随后应当调整3天、5天、7天。为了大家更深入地理解上面的时间关系,现在我们以实例说明。

先看一段2005126日以后的市场走势图。见图10-21

 图片

10-21

如图10-21,上证综合指数自A2005126日上涨至B200626日共计36个交易日。次日展开的调整周期于C点同年38日结束,共调整22天。调整时间/上涨时间=22/36=0.61,这与波段时间比值的BC=AB×0.67(或者0.62)非常接近。

从上图可以看到调整的时间包括横盘和下跌在内的时间累计,与第一波上涨之间的相对比值关系。紧接图10-21200639日以后价格未再创出新低,而是走出了底部和顶部都相对抬高的上升行情,此行情一直延续到2006515日,共计上涨时间为43天,次日市场进入调整行情,那么这次行情在什么时间调整结束呢?我们是否此时就可以尝试将调整的时间进行计算:

43×0.33=14

43×0.5=22 

43×0.67=29

 图片

10-22

从计算结果来看,AB之后的调整要么14天,要么22天,要么29天。而指数自B点后运行到C点正好是14天,但是C点并非是一个调整低点,反而创出新高,是否可以说明调整还未结束?果然指数后期出现了巨幅下跌,直至D614日结束。调整周期正好是第一波上涨43天的一半。

以上我们列举了第二波回调与第一波上涨的关系,那将模型倒置过来,第二波反弹与第一波下跌之间的时间关系是一样的。这里大家再考虑一个问题,第二波与第一波的关系简单记忆无非是1/31/22/3,那如果第二波的调整时间题过2/3这个比例呢?——那将是1,及以上比值的倍数。

以上介绍了“波段时间比值”存在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将为我们今后的实战操作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诚然这些都不是铁律,所以我们时刻还要竖立“尊重市场顺应市场,以市场为中心”的投资理念,不执着于主观计算。

小结:学习预测技术首先不要对其产生恐惧感,任何预测技术无非是历史规律的总结。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问大家今天的日期是多少号,每个人都知道,那明天是多少号你是不是也能预测出来呢?显然,我们的祖先已经将这些时间历法制订出了系统的模型,你按照模型去推去算不就行了吗?上面提到的各种波段时间比值关系归纳一下大多数的模型无非是“对等和倍数”关系。说对等,是指前后两波运动之间时间周期相等;说倍数,是指前后两波运动之间后面的时间是前面时间的一定倍数,如0.33倍、0.5倍和0.67倍,及其倍数扩大。

文章内容来源于

《技术分析精解与实战操作》

冯钢  祖良  著

弘扬股市文化  |  历史行情为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