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住乡愁,歙县

 蕙彤 2023-05-04 发布于安徽

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古徽州,一片最具古风与诗意的地方。秀美的山水中,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古城始建于隋,一直是徽州郡州府所在地,因此县治和府治同在一处,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占地24.7平方公里的古城,东临问政山,西临练江,五峰拱秀,六水洄澜。蜿蜒的城墙依山形水势而建,把山水城融为一体。环山面水,这个东南北这三边都是山,山的环绕,前面是练溪,这是一条就天然的这个城壕了。与大多数古城的方正格局不同,歙县古城沿山水而建,因此是一座不规则的城。从南谯楼进入古城,正对的就是徽州府衙。府衙仪门公堂等建筑是按照明弘治年的规制重新复建,但二堂依然是民初的原物,行走其间,仿佛穿越时光回到古徽州,辉煌的过去。古城中的巷弄大都保持明清时期的格局,清一色的石板铺就彰显出当年这里官宦巨贾之家的富足。只不过曾经的富家大户已成为如今的寻常人家。古城人重视传统,无论是天堂摆设还是生活方式,都延续着过去的习惯。古城中家中大都保留着族谱,家谱记录着一个个家族的荣辱悲欢,也记录着古城的兴衰往事。汪进发祖上在东汉末年为避战乱,自中原迁移而来,在群山之中发现了这片世外桃源,此后每逢时局动荡,就有大量人口迁来,山间不多的土地变得难以为继,前人想尽办法靠山吃山。竹鞭这种竹子的地下根茎在其他地方从来没人使用,但在当年,却是一代代古城先民赖以为生的食物。隋朝末年,汪进发的先祖汪华建起城池,原本散居山间的各个家族陆续集中到了城里,人们在城中建书院开私塾,把儒家思想根植在这片山水之中。唐宋元明清五朝,歙县文武两科共考中状元11人,进士833人,成为文风兴盛之地。明朝时建起的这座三元牌坊,镌刻着古城县学,19位高中状元会员解元者,以及96枚进士,252名举人的名字。数百年过去,他依然竖立在过去的县学门前,如今这里是歙县中学所在地,这个地方是宋理宗御赐的紫阳书院的碑,现在的歙县中学就是办在这个紫阳书院跟我们原来县学的这个旧址上,所以这个文脉一直一直在这里延续嘛。紫阳书院是宋立宗为了纪念理学家朱熹而建,朱熹作为理学思想集大成者,他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在元明清三朝一直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祖籍徽州的朱熹,没有在这里生活太久,但他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家乡的人们。自紫阳书院建成后,古城学风日盛,不仅官办的书院和学社在城中比比皆是,百姓们也自发建起了族学私塾,有着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说法。古城中最著名的一座牌坊叫许国石坊,他坐落在古城主街的中心,又叫大学士坊当地人称八角牌楼,牌坊柱脚的外侧要有石狮,每只都神态各异,显示出古代匠人的巧思妙计,八角牌楼是古城人心中的骄傲,在他们看来,这座牌坊记录着徽州人锲而不舍的读书之路。他是我们县等标志性的建筑,这样的牌坊,我在其他地方从来没有见过,全国独一无二的。许国是歙县人,18岁就考取了秀才,可就在那一年他的父亲因经商失败,家中变得一贫如洗,年轻的许国只好一边去私塾教书,一边继续参加科考,但命运仿佛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十年间许国三次落榜他的母亲是一个很不简单的母亲,他说我们的岩寺街上有一个叫唐皋的人,他考了九次才中状元,,你才考几次,你才考三次,你就这样就失落了吗?你应该继续努力,总有一天会考取的。许国的母亲变卖了首饰,典当的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继续支持他读书,而那时他身旁的学子大都已经考取了功名,许多弃文从商的同窗也大都经商致富,而许国却又接连两次落榜,当时这种重考是需要很大的勇气,而且是很多付出的是这样的,你考不上的话有人要笑的,更何况许国他是当先生的,他的学生都考上了中举了,他还没考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许国终没有放弃,明嘉靖44年,38岁的许国终于在第7次科考时金榜题名,万历12年许国因平定云南边境叛乱有功晋升为少保封武英殿大学士被万历皇帝赞誉为协忠运筹,茂著劳绩,他回到家乡,在古城中心建造起了这座大石坊。程瑶田十六次科考,六十岁考中进士,许其灿15次科考不中,从未放弃的故事都被传为佳话。然而,古代乡试三年举行一次,每次一省中举者不过百人,科考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更多徽州人为了生存,只能选择弃文从商,明朝商人江遂志的故事很有代表性,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早年过世,他就和母亲说我也要去经商,读书做官也很难,还不如我现在就出去了经商赚了钱我来养你,他是孝子。明嘉靖年间江遂志在古城的渔梁坝登上货船,把家乡的桐油运往北方,开始了他的经商之旅。渔粱坝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的拦河坝,南宋时由木栅改变为石坝,至今仍然发挥着泄洪防旱截流行船的作用,明清时期徽商们通过这里把山间的茶粮竹木贩卖到各地。中国古代三大商帮之一的徽商,由此兴起。沿水路往返南北的江遂志,积累下大量的财富,但税吏以逃税的罪名,狠狠敲诈他一笔,让他数年的辛苦化为了泡影。为了东山再起,江遂志用所剩不多的钱采购了一批徽墨和歙砚,运往江浙贩卖,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运货的船队遭遇风暴翻覆江中,死里逃生的江遂志回到家乡。就在人们认为他会从此一蹶不振时,已经50多岁的江遂志却又一次踏上了经商之路。最后一次出去他是做了一个不留退路的,把房产都都都卖掉了,孤注一掷。徽商,他一般出去经营呢,很少是把自己家里的这个叫田地卖掉啊,这个阻断自己的后路了。拿着仅有的一点钱,江遂志去了南京,他把全部身家都投到了盐业生意中,一跃而起,成为富甲一方的大盐商,徽州有这么一句话叫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也就是说呢,就是说第1次进商失败了没关系,我第2次再来,第2次失败了我也不气馁,我第3次再来就是第3次失败了,如果我有能力,我还要第4次第5次 不达到自己的目标不成功不罢休。徽州人的骨子里一半是冲劲儿,一半是忍劲儿。他们的意志坚定,又吃苦耐劳,就像是沙漠当中负重远行的骆驼一般,人们也因此称他们为徽骆驼。据江氏族谱记载,当年江遂志行商期间虽舟车道路,恒一卷自随。书籍一直伴随着他,与江遂志一样,徽商大多都是读书人出身,贾而好儒,修身为民,成为了这个群体最显著的特点。经营成功的徽商,回到家乡修桥,铺路立宗祠,兴学堂。出入古城的紫阳桥,太平桥和万宁桥都是由徽商出资所建,古城中的道路,城墙和学校也都留下了当年徽商的印记。 箬岭古道始建于隋朝是古徽州和外界联系的主要陆路通道之一,也是徽州人求学经商的必由之路。历史上这条古道崎岖难行,经常发生意外。清雍正年间,一个名叫程光国的秀才去往南京赶考,在古道上突遇大雨,秀才在泥泞坎坷的古道上耽误了几天时间,当他匆匆赶到考场后却错过了考试时间,程光国只能弃文从商经营木业生意,生意发达后,程光国决定重修箬岭古道,有一天程光国看到一对挑夫在古道旁休息,虽然不在赶路,挑夫们却没有放下沉重的担子,原来狭窄的台阶虽然便于行走,但却放不下箩筐和行李,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程光国想一个办法,4个担子能够同时放一块石头上面,这叫四担石。同时呢,抬一个轿子可以落在一个石头上,四担石上面很平稳的,这样轿夫也可以休息了,四担石的设计方便了路人。但铺设一块四担石的花费,却相当于铺设百级时间,这位当年因路毁掉前程的书生始终没有放弃,修路的钱不够了,他就继续经营,等攒够了修路的费用,他再把妻子和孩子接到古道上继续修路,用了整整30年时间,程光国把百里山路展整饬一新。这样大批的茶叶生漆山货源源不断的出去,外面的大米油盐可以不断的进来,这就是成了一条非常繁华的一个交通要道。明清时期徽商的经营达到了巅峰,在盐业典当木材和茶叶等领域,徽商都占到了中国的半壁江山,涌现出了胡雪岩江春等一批巨商大贾。当时苏州,杭州,汉口等大城市的集市,大都有徽商所建,民间有了无徽不成镇的说法。富足的徽商在古城中聚集,高大的房屋和院落紧紧相连,为了避免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人们建起了一道道风火墙,远远望去错落的墙体犹如万马奔腾,所以又被人们称为马头墙。如今马头墙成为了徽派建筑中典型的元素之一,也是徽州人最自豪的家乡记忆。徽州人在建筑上讲究实用和节省,非常注意这种材料科学的利用,这样子就形成了高低错落变化,包括这个马头墙的形式,白墙和青山绿水的景就像一幅画。古城中有一座陶行知纪念馆,纪念馆原为崇一学堂,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幼年读书的地方,里面陈列着先生的遗物和他的那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出身在歙县一个贫寒的教师家庭,自幼好学的他,有一天听说离家十五里的地方来了一个很有名望的先生,曹家是个大户人家,开办了一个经馆,聘了一个很有学问的私塾老先生,这叫王藻。他听说这个老师很有学问,就贸然前往雄村航埠头去听这个老师讲课。王藻先生发现陶行知聪明好学,就收下了这个弟子,从此陶行知每天走十五里路去听课,刮风下雨从不间断。有一年冬天歙县下了大雪,小小的陶行知步履艰难,当他冒雪赶到时,王藻先生已经开讲了。老师在开讲,不能打断老师的讲课,就在门庭里边打开了课本,我们徽州人做房子,进大房子之前,前面一个门庭,你站在门厅下,实际上风和雪照样飘到你身上,所以它顶着刺骨寒风,身上飘着鹅毛大雪,就在那儿听老师把这堂课讲完。先生讲完课后才发现风雪中的陶行知,他拍了拍少年肩头的雪感叹道,古有城门立雪,今有王门立雪,若光大教育,人人乐以求学,则国无忧矣。先生没有想到的是,他有感而发的一句话,让这个立在风雪中的少年记了整整一辈子,并为之奋斗了一生。长大后陶行知留学美国,攻读教育,归国后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培养了大批人才。如今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用他名字命名的小学和中学,读书人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也就和他的名字行之紧紧连在了一起。古城的兴盛和经济的繁荣并没有改变当地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豆腐桂鱼,这些普通食材通过人们的巧妙处理,不但延长了保存时间,更是成为徽州人行走四方难忘的家乡味道。 而古城周边大山里的丰富资源也要物尽其用。茶叶是皖南山区的特产,57岁的谢一平从小看着家里人制茶,17岁进入歙县茶叶公司,已经和茶叶打了半辈子交道。每到收茶的季节它都会回到祖宅,黄山毛峰,因白毫披身茶汤清澈,受到人们喜爱,而黄山毛峰的创始者正是谢一平的5世祖谢正安。这是谢正安亲笔写的堂号,慎裕堂。当年谢正安创立谢裕大茶行,是徽州首屈一指的大茶商,他的成功秘笈就隐藏在自己的招牌里,他的谕旨那上面的一点从印章上面都不知道扣掉了,就是告诫自身服不要装啊,他把裕字上面那一点可从印章上面抠掉了,就是告诫子孙,富不要张扬,这是对外。对内告诫子孙,你的名字永远差一点,你的名字上差一点啊,你的企业不管办的再好你都差一点,你都得努力,徽商做生意讲究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结成商帮,宗族意识和同乡观念,让徽商有着相互提携帮衬的传统,生意做大后的谢正安没有把茶叶的制作技艺私藏起来,而是公之于众,于是才有了名扬天下的黄山毛峰。20世纪九十年代传统的手工炒茶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谢一平意识到必须把传统炒制工艺和现代化生产结合,为了找到一个最合适的温度,他像当年学习炒茶时一样,又一次站在了灶台旁边,10年时间上半次的实验,一遍遍的摸索,他不但找到了精准的炒制温度,而且研发出了一套全新的机械化制茶系统。首先整个工艺保持不变,立足于这个前提之下我把它实现自动化。用现代的一些设备把它完成。如今谢裕大茶行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谢一平效仿先辈的做法,把制茶的秘密毫无保留的公布了出来,他希望能和古城中的众多茶商一起让黄山毛峰的金字招牌再次闪亮起来。古老的牌坊,如今的古城,以及古朴的风貌,吸引着大量游客。在城里开启了民宿,与其他民宿不同的是汪新的这家小店里摆满了老物件,这些东西虽然价值不高,但附着在上面的故事,却让他们显得十分珍贵。客栈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着一把儿童椅,当年的徽商少小离家外出谋生,成年后大都回到家乡娶妻生子,孩子留在家中抚养,小小的儿童椅,已成为漂泊在外的徽商们难以忘却的童年记忆和在外经商时心中最温暖的牵挂,他非常的质朴笨拙,但同时充满了生活的童趣。越来越多的古城人开始重视起来,这些饱含历史的老物件,让我们相信留下这些古老的记忆,就留下了一段段的徽商往事,更是留下了古城人的乡愁。我也发现了一些编织的,特别精细精美的告诉我说是没用了,但是我不愿意卖给你,我说为什么呀?他说这是我的嫁妆,这个确实挺让我动容的,我觉得他心里有他的那部分记忆,还要呵护住。一个个春秋轮回古城就像一位母亲,用它宽阔的臂膀护佑着一代代儿女,古老的徽州往事早已远去成为过往传奇,今天的歙县古城正在以他古朴的神韵书写着新时代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