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1/5人都缺,健康影响广泛!维生素D该补多少?《柳叶刀》子刊总结最新发现和争议

 中国健康管理 2023-05-04 发布于浙江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维生素D是阳光对我们的馈赠,它可以由人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而成;也可以从膳食和补充剂中获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指出了中国人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2016~2017年6~17岁儿童青少年血清维生素D缺乏率为18.6%;2015年18岁及以上成年人维生素D缺乏率为21.4%。

在过去的100年里,科学家们在维生素D相关研究中不断突破,并取得诸多重大发现。大量研究证实,维生素D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且维生素D在预防许多疾病和病症中或许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维生素D已成为临床及基础研究的热点。

近日,《柳叶刀》(THE LANCET)子刊发表题为“Vitamin D: 100 years of discoveries, yet controversy continues”的重磅文章,总结并讨论了维生素D研究领域的一些重大发现和争议。

图片

截图来源: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我们有多缺维生素D?



全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反映人体维生素D的储存水平)的统计数据显示,约30%~80%的人群该指标数值低于20 ng/mL(美国医学研究所推荐值)。不过在夏季,这部分人群的血清25羟维生素D经常升高至20 ng/mL以上。

论文强调,30%~50%的人群可能伴有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即低于10 ng/mL)。与此同时,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就算是在许多高日晒的国家或地区(如摩洛哥、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西班牙部分地区和意大利),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20 ng/mL的人群仍可高达70%。

争议:维生素D应该补多少?



2010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OM)召开专家委员会,研究了维生素D与慢性疾病之间的现有数据。他们的结论是:不同研究中,维生素D、钙或两者联合应用对健康结局的影响并不一致,我们尚无法确定维生素D与健康结局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此外,我们需通过具体的标志物或指标来得出维生素D的推荐供给量(RDA)。但除了肌肉骨骼健康方面的影响外,维生素D对人体其他系统的临床影像证据并不充分,因此,肌肉骨骼健康水平或可成为确定维生素D推荐供给量的重要指标。

目前已有研究显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20 ng/mL(50 nmol/L)与骨折发生率降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降低、骨转换标志物正常化有关。

  • 大多数成人维生素D推荐供给量为600 IU?

2007年《柳叶刀》发表的一项对骨质疏松试验的meta分析表明,每日800 IU维生素D + 1200 mg钙可使骨折事件显著减少8%。然而,这一结果很大程度上受其中一项法国大型研究(针对平均86岁住在养老院的女性参与者)的影响,且该剂量很可能会使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超过20 ng/mL这一目标值。

另外一项研究对北纬地区冬季研究(此时紫外线对皮肤维生素D合成的影响极小)中所有收集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数据进行了meta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97.5%的人群中,补充600 IU的维生素D就能使血清25羟维生素D达到20 ng/mL这一标准,因此美国医学研究所将大多数成人的维生素D推荐供给量设定为600 IU。而由于我们对老年人群(年龄>70岁)维生素D的代谢了解很少,加上老年人群合并症、饮食、日光暴露等影响的不确定性,美国医学研究所将老年人群维生素D推荐供给量提高至800 IU。

  • 1500~2000 IU维生素D能带来额外健康获益?

许多国家的专家委员会类似的维生素D供给量建议(即以肌肉骨骼健康作为指标进行推荐),范围分别为400 IU~800 IU不等。不过也有相当分的骨科领域的专家认为美国医学研究所提出的维生素D推荐供给量过低。

2011年6月,美国内分泌学会发表临床实践指南,其中针对维生素D的推荐供给量与美国医学研究所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内分泌学会建议正常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为75 nmol/L(30 ng/mL)或更高;50~74 nmol/L(20~30 ng/mL)为维生素D不足;低于50 nmol/L(20 ng/mL)为维生素D缺乏。建议人们每天服用1500~2000 IU的维生素D(最多为6000 IU,肥胖者最多为10000 IU)以改善维生素D缺乏状态。

此外,美国内分泌学会强烈建议,较高的维生素D水平(高于美国医学研究所的推荐水平)或许还能降低骨骼疾病外许多其他类型病症(包括癌症、心脏病、抑郁症、跌倒等)的发生。

维生素D摄入不能超过这个数!



根据营养素安全性评估建议,维生素D每日可耐受上限为4000 IU。维生素D可耐受上限并不是指每日推荐摄入量,而是指每日最高摄入量。高于该值,大多数普通人长期不良事件的风险可能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维生素D每日可耐受上限可能低于4000 IU,因为部分人群即使每日补充<4000 IU的维生素D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此外,上述该限度仅适用于单纯补充维生素D,目前尚缺乏维生素D联合钙的可耐受上限数据。

维生素D研究的未来方向



目前研究证据显示,人体内大多数细胞中都存在维生素D受体以及维生素D酶系统,这些受体以及系统可诱导几百个基因的转录,由此许多专家认为,大量的维生素D可能还有益于预防非骨骼疾病的发作,如癌症、心血管疾病、抑郁症、胸部感染、糖尿病等。这些发现开启了维生素D领域临床研究的新纪元。

自2005年左右开始,全球各地大量的研究中心均启动了非常大型的试验,且约有10万人被纳入维生素D相关随机对照试验。论文指出,为了适应大量参与者、提高用药依从性,这些研究方案通常采用单次大剂量的给药方式,如参与者每年、每3个月、每月或每周接受很大剂量的维生素D。但是,这些试验单次大剂量给药带来了一些非预期结果(如骨折事件增加)。

例如在骨折研究领域,共有10项与维生素D相关的大型前瞻性安慰剂对照研究,涉及近57000例参与者。其中有两项研究单次大剂量给药研究(分别为300000 IU,肌肉注射;500000 IU,口服)显示,维生素D甚至能显著升高骨折发生率。现在回过头来思考,相较于单次大剂量给药研究,开展每日较低剂量给药的可行性研究似乎更为明智。

论文还指出了维生素D研究领域的其他一些待探索方向,例如:尽管目前骨质疏松协会普遍建议将维生素D与钙联合进行补充,但是该联合补充方案对高风险人群有何疗效,对骨折风险有何影响,这些尚缺乏充分研究数据;我们应更多地关注高剂量维生素D补充剂的安全性(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群);我们还需要对重度维生素D缺乏症患者(即25羟维生素D<10 ng/mL)进行更多试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