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术·中:心力的用法

 杭盖2020 2023-05-04 发布于浙江

明白了看清的与看破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主要讲讲我们是怎么用看清逐渐做到看破的。

诸位朋友,事实上,在看清后我们对于经验的积累,它只需要我们进行反复的练习,而在这种练习中,我们的关注点始终都要在“看清”上。

换句话讲,对于如何避开打击并且反击,这件事我们是不需要去临时思考的,因为我们在一切修行中需要有意识去做的唯一一件事,那就是看清。

所以,我们是如何积累经验做到看破的?

诸位朋友,我们在无为中做到看破。这就好比喝水一样,我们不会先去想想如何喝水然后才能喝水,我们只要渴了,这个喝水的动作就马上作为反应自然出现。

所以,同样的道理,看破是建立在看清基础上的自然反应,它是我们的身、口、意自然作用下的反应,而对于这种反应的训练不需要我们刻意为之——这不是说我们不用刻意修行,这只是在说,只要我们能够做到“看清”,身、口、意就会在反复的应变中自然得到修正,这个修正的过程是无心的。

所以,反复练习的重要性几乎完全建立在看清的基础上,否则反复练习除了作为一种“低效”的说辞以外,它也就只好用在对成功进行总结的情况下了。

所以我们看到,反复练习确实重要,因为刻意的反复练习确实重要,只不过这种刻意的地方如果在果地上,那这种反复练习就是极其低效的,并且他也会在后来产生难以校正的恶习。

因此,我们就明白,所谓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无为是“尽人事而听天命”,这个尽的人事就是“看清”,而听的天命就是“自然修正”。

现在,有好事者把这个自然修正的结果识别为肌肉记忆、本能反应等等。

当然,这个自然修正是需要过程的,并且这个过程我们在成就前很难完全看到其成效,因为有效和无效之间在用功的程度上差别很小,往往功德积累到一定程度,它突然就“看破”了,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所以,什么是功德?

刻意的对于结果的所有追求,都没有功德,因为功德是自然的产物,而只有做到看清,这个功德才会在身口意的自然修正中增长。

所以,那些对于功德一词妖魔化的人,我们根本不会去与之谈论什么佛法、哲学,因为那种妖魔化的认知讲的不是功德。

诸位朋友,功德是一个很常见的事情,它就是在“看清”或者说“观”的作用下身口意所自然做出的对环境的适配,所以,如果一个人有心通过放生来赎罪,那么不说有损功德,这也至少是没有功德。

相反地,如果这种放生发生在一个“讲慈善”的政治团体内,这种对环境的刻意看清而下意识地“放生”,它反而是功德的体现。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对于修行的偏见,我们必须强调,这种偏见下的修行非但没有公德,相反地,它还可能造下恶业,因为佛法讲究的是“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如果我们的关注点不在“六七”上而是跑去“五八”上了,那不论是什么形式,都是在作恶。

这个执着于“五八”在现实中具体如何表现?

所谓执着于五大概就表现为对于世俗名利之果的妄见,而所谓执着于八大概就表现为对于修行了道之果的妄想,它们都是建立在一个人对于“果”行有不得的恐惧之上,所以他们反而用错了功夫。

所以,大多数人的问题出在哪里?

大多数人的问题出在他们太小看身口意在“看清”后所能自然协调的能力,并且由于功德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在成效上会有一个像是“顿悟”的效果,就好像一个人突然得了某种不得了的机缘似的,而事实上,一切顿悟都只不过是渐悟的表象,就好像挖井没有挖到足够深处,哪怕就差一米,那也是出水与不出水的差距。

诸位朋友,这种身口意依“看清”的定力所能造成的对身口意的修正不可思议,诸位——

它不可思议。

它真的不可思议,它是自然发生的,我们该去做的是去“看清”而不是跑去思议结果。

换句话讲,不可思议只是一种规劝,而不是说思议不可以存在——

显然,任何人对于“果”的思议都是他的自由,没有什么可不可的,但是如果一个人真的诚心要修,那么,我们告诉诸位,我们于果不可思议,因为我们没空思议,我们得一心用在看清上。

看清后,身口意没有不能自然修正的,就像一个人的手被开水烫后没有“想一想”然后才缩回来的道理,所谓“无为法”根本就不是在指一个人可以对外境没有任何反应,这只不过是在讲,对于一切自然反应,我们不应去过度思议,我们应该通过尽量“看清”来让它得到最自然、最淳朴的修正,而这才是善用“心”的力量。

所以,我们不少人的问题其实往往在于他对于“心”的力量的知见是错误的,他看不到“心”在哪里,现在我们告诉诸位——

只要我们做到看清,我们不要去思议、不要去急忙着眼一个结果,那个自然帮助我们修正我们身口意的,就是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