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放前,两武工队员入村求援,村内陆下党连忙摆手道:我是种田人

 青史如烟 2023-05-04 发布于山东

1947年3月21日,下午。

安镇镇殷家坝村(现无锡市锡山区安镇街道白丹山村殷家坝)东的田垄之上,地下党员胡焕忠扶着锄头,踢开了脚边的土坷垃,随后望着白丹山东面的方向,微微蹙起了眉。

晌午刚过,白丹山东面便响起了“噼里啪啦”的枪声。

这枪声响了好一会儿,随后便开始零星地稀落起来,不过,听这枪声的方位,大有向着殷家坝这边过来的趋势。

这段时间安镇地区的国民党,为了围剿锡东地区的革命力量,发起了多次“围剿”行动。可甭管敌人是明着围剿,还是暗里突袭,却总是屡屡扑空,始终没有摸到地方队伍的半点儿影子。

这里面自然有当地地下党员们的通风报信功劳。

此刻,胡焕忠听着不远处传来的阵阵枪响,心里不禁发紧。组织这边先前并没有收到最近敌人要来围剿的消息呀?今天这场听起来挺激烈的“战斗”,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我方人员有没有损伤?胡焕忠心里攒着一连串的疑问,在村口的田间装作锄地的他,不停地向外张望着。

不多时,通往村子的土路之上,便出现了两个仓皇的身影,这俩人正向着村子这边快速奔来。

胡焕忠直起了腰,看着渐跑渐近的这俩人,只见对方身穿青黑色短衣,手里握着驳壳枪,右面的腰间还别着一根醒目的“武工队”标识——白毛巾。

“武工队的?”

胡焕忠扶着锄头,探身望去,心里有些发急,看样子对方是从敌人那边突围出来的,跑的时候,还不时地向后张望着。而身后不远处的方向,隐约能够听到杂乱的枪声响起,恐怕是敌人正向着这边追来了。

“老乡!”其中一人气喘吁吁地跑到胡焕忠的跟前,随后下意识地扭头看了眼身后,然后指着村内的方向问道:

“我俩是咱们武工队的,刚从敌人包围圈突围出来,你知道马区长和辛书记在哪儿吧?快带我俩去见他们,我们有紧急军情需要汇报。”

对方口中的马区长和辛书记分别是无锡梅北区的马成和辛光两位县领导,这两位同时还是锡东地区的武工队负责人。

眼前的这两位“武工队员”冒险突围之后,来寻领导汇报情况,逻辑上倒也十分合理。

然而,原本想要张口的胡焕忠,话到嘴边却猛地止住了,他眯起了眼睛,抿着嘴,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两位“武工队员”。

这两个人一身打扮确实和平日里所见的武工队员没有什么区别,但神态上却让人感觉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异样。

胡焕忠越看对方越不像是武工队的,而且当时敌人四处围剿,武工队员们大多分散隐蔽活动,不可能跟敌人在白丹山那边打那么激烈的阵地战。

“怕是有诈?!”胡焕忠在心里已经认定了对方不是好人,随后便假装愣了下神,然后连忙摆手,装作一副怕事儿的样子回答道:

“我就是个种田人,哪里会认识他们呀!”说罢赶紧低头,继续锄地了。

那俩“武工队员”一看对方这个模样,互相看了一眼之后,便不再纠缠,继续向着村内方向走去。

胡焕忠的猜测是正确的,当时,国民党因为屡次围剿失败,便挖空心思想到了一个“火力侦查”的诡计。先前响起的那阵枪声,便是两股国民党军队,其中一股穿着便衣冒充我方武工队队员,在白丹山东面与国民党军队“交火”起来。

随后,那群化装成武工队员的国民党士兵们,便分散到各村各乡,打着突围而出的武工队队员名义,向各村各乡奔去,用武工队的假身份来引出当地拥护革命的群众或武装力量。

胡焕忠刚才但凡有一丝拥护革命的表现,便会被对方立即拿下,万幸的是这位脑子灵活,将到嘴边的话生生地截断在了口中。

看着那两名假“武工队员”入村的身影,胡焕忠扔下锄头,便沿着村旁的沟壑之内,向着村内快速跑去,抄了条近路提前来到了村内几家堡垒户的家中,仔细叮嘱告诉村民们千万不要上了敌人的当。

过了一会儿,这两名武工队员进入村内,随后挨家挨户打听武工队的情况,但问了半晌,所有村民都是一句话——不知道。

最终,这俩人只好悻悻地离开了,敌人自编自导的一场闹剧,最终草草收场。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