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军上将起义后,却嫌新职务太低:叛逃不成进了监狱,结局如何?

 铁血老枪 2023-05-05 发布于上海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673期。1949年末,二野大军横扫西南国土,残余的蒋军部队及土匪流寇纷纷起义投诚。整个西南战役的烈度并不大,我军总计伤亡不足1万人,便解除了当地近90万国民党和土匪武装。解放四川是战役的重中之重,中央军和地方军阀在此地势力混杂。刘文辉、邓锡侯等国军高官深明大义,于当年12月率部弃暗投明,大大加速了整个战役的进程。

文章图片2

起义的国军将领中,有一人名气不小,但后来却没有在新中国政府担任较高职务,甚至鲜有史料提及,因为其经历实在不光彩,此人就是四川军阀王缵绪。战争抗日中,王缵绪曾任国军第29集团军上将总司令,一度有过出川抗战的高光表现。但相比较之下,此人的污点明显更多。四川军阀争斗期间,他是不折不扣的“反骨仔”,在杨森、刘湘等阵营间反复横跳,一切以私利为先。王缵绪在杨森手下当旅长时,要求自他以下的全体官兵都在胳膊上刻一个“森”字,以证明忠诚,讨得杨森的欢心,结果战局不利时他主动率部反戈。

文章图片3

正是因为看出王缵绪自私自利难堪大任,老蒋在1938年刘湘死后故意委任王缵绪主持四川军政大局,以激化四川军阀间的矛盾,从而坐收渔利。果不其然,王缵绪陷入围攻后老蒋自兼了四川省主席一职。王缵绪此时才率部出川,到前线与日军交战。解放战争后期王缵绪见国民党大势已去,便带领手下4万3千余人宣布起义,希望能在新中国获得较高的政治地位。

文章图片4

他对标刘文辉、邓锡侯等人,自以为能成为省部级高官,但却只获得四川省政协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参事等职务。王缵绪为此大失所望,辞不就职。其实王缵绪跟刘文辉等人不能相提并论,他跟我军有过血仇,而刘文辉多年来和我方秘密联络,维持着友好关系,他和邓锡侯将军的起义早在我党计划之内。显然王缵绪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幻想着能得到很高的官职。

文章图片5

赋闲多年的王缵绪,对人民政权越发不满,开始酝酿出逃海外事宜。但像他这种有历史污点的国民党旧军官,都在公安部门的重点关注之下。1956年王缵绪欲偷渡香港后逃往西方国家,但在深圳罗湖被扣了下来。出逃不成,却进了监狱,人在不同节点的决策真是十分重要。4年之后74岁的王缵绪在监狱内病亡,要知道当年战败被俘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也有很多人在1959年就被特赦出狱,如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等人,跟王缵绪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十分讽刺。

文章图片6

值得一提的是,王缵绪有个儿子叫王泽浚,也曾是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在黄百韬的第7兵团担任44军军长。1948年,此人被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俘虏于苏北碾庄。王泽浚早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战败被俘后又拒不悔过,因此迟迟没有获得新中国政府的特赦,在1974年病亡,生命的最后26年都在监狱里度过。这对父子的命运和选择,耐人寻味。

文章图片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