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肠息肉有癌变风险,中医怎么预防? 《黄帝内经》提到“阳化气,阴成形”,息肉为有型的肿物,它形成是因为阴邪盛而阳不足,阴盛阳衰,阴寒凝滞,聚而成形,息肉乃生。 现代人缺乏运动,长期生活在密闭的空间,较少接受户外阳光,同时常熬夜耗损阳气,导致阳气不足,阴寒凝滞。 国外对于肠息肉的预防上有一项建议就是增加运动量。“动则生阳”,阳气旺,阴收敛,化形难,则息肉无所生。 从饮食方面看,患者一般喜食肥甘厚味(高脂肪、高动物蛋白及油炸食品)或生冷冰饮。饮食不节、肥甘厚腻阻碍脾胃运化,久之脾胃虚弱,痰湿凝滞,气滞血瘀,从而形成有形之息肉。 平日应注意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及寒凉食物,可适当多食用怀山药、赤小豆、薏苡仁、白扁豆、莲子等健脾气、祛湿气的食物。 另外肠息肉与肝失疏泄、情志内伤因素相关。如《素问·百病始生》认为:“若内伤与忧怒,则气上逆,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亦成积。” 现代人由于生活压力大、节奏快,思虑过度、情志不调,容易导致肝气不舒,气机不畅,从而影响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痰瘀互结产生息肉。脾气急躁之人应移情易性,舒畅情志。 综上,在肠息肉的中医调治方面,应当注重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只有提高自身的正气,才能够抵御外邪。 平时应重视生活起居,饮食有度;改正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减少脂肪摄入,多食用新鲜的蔬菜瓜果,增加谷物类食物;适当锻炼,避免久坐久站;定时大便,保持肠道通畅;调畅情志,心态平衡。 如已发现肠息肉应重视,但不必过分担忧,有计划的制定健康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编辑:高继明 审核:朱蕗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