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氏父子针灸三部曲的读书体会。

 在共同关心 2023-05-05 发布于上海

最近我得到网友的指点,购买了李世珍父子的三部针灸巨著:《常用腧穴临床发挥》、《祖传针灸常用处方》、《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真的是相见恨晚啊,潜心阅读的几天,给我的心得体会如下:

李氏针灸三本巨著

在手法方面:作为一名针灸医生,一定要能够做到双手熟练操作,能够双手进针,双手操作补泻手法。这一点,我做的很不好。当初我在学习石学敏院士的针灸课时,看到石学敏院士双手操作飞法,真的是赏心悦目,是非漂亮。当时就有了双手练习的冲动,但是并没有付诸行动。主要原因是,当初傻呵呵的以为,左手只是负责按压,没必要用左手针刺。后来,我逐渐发现,我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所有的针灸明家都要求:针灸医生应当能够双手进针,双手行针。

针灸不仅仅需要经络辨证,同样需要脏腑辨证。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是中医学最核心的真髓。无论是用药还是用针,都离不开辨证论治这道程序。

我在昨天的微头条中写伤寒论时提到过,黄帝内经是以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为主的,治疗手段也是以针灸为主要手段。方药涉及的很少。而伤寒论是以运用方药为治病手段的,所以用的是六经辨证为主。六经辨证讲的是表、里、表里之间的层面。而脏腑经络辨证可以精确到具体的经络脏腑。这就好比六经辨证是大部队用冲锋枪向敌军扫射,脏腑经络辨证是一位狙击手向重要目标狙杀。

针灸针就如同狙击枪一样,刺入一个穴位中,针感沿着一定的路线传导,直达病所。正如前辈们说过的那样:针之要,气至而有效;而能做到气至病所者,往往疗效甚佳。

所以,在针灸临床中,应当充分发挥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的作用。不要以为脏腑辨证只是为开方药而设。不仅如此,还要做到针药并施,不可偏废。刚才说了,六经辨证好比一个连队,在战场上,每个人手持冲锋枪(中药),有层次的冲锋陷阵,歼灭敌军。而脏腑经络辨证就是一名优秀的狙击手,手持狙击枪(针灸针),专打敌人重要目标,一击致命。

总之一句话:针灸医生要学会双手打枪,不仅要会狙击枪,还要善使冲锋枪。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一举全歼。

说了这么多,附加一条:给大家分享一下我针刺合谷穴的针感,今天早上给自己扎了一针合谷后,针感的传导感觉。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今早空腹的状态下针刺了一下左手的合谷穴(这样是不应该的,饥饿空腹状态下不宜针刺)。右手紧捏针柄,转腕将针送进皮下,慢慢的用力捻转,刚刚刺入一点,也就1-2分深的样子,就觉得胀了。针感向食指尖传导。

稍作提针,再微微调整针刺方向,略微朝向上,进针到一定深度后,慢慢的用力捻转(紧捏针根,拇指向前用力搓,针体保持在180°至360°之间转动,然后慢慢放松,将拇指向后轻搓。如此反复),酸胀感十足。大约2分钟后,就觉得左肘关节开始酸胀起来,但是没有再向上传递。

继续持续捻转,右手适当加大捻转力度。慢慢的,终于通过了肘关节,向上透过了肩部(可能是没吃早饭的原因,而且天气比较冷。针感来的比较慢)。好不容易传递到颈部后,再没有上传……

我并没有留针,直接起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