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尊重他人的命运

 新用户2356fYUI 2023-05-05 发布于浙江

尊重他人的命运

文/蔡朝阳

其实有个事挺奇怪的,经常有微信朋友来跟我询问一些教育问题,一般都是初高中生的问题。奇怪在于,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而是为了侄女或者外甥。我就问,不是你的孩子你急什么。回复说,我替他们急,也心疼孩子,可是孩子的亲生爹妈自己还不觉得出了问题。于是,我语重心长地跟他说:你要尊重他人的命运。

这个词,最近是从茅卫东那里听来的,觉得特别有道理。跟我一直讲的“你不求助,我不介入”,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就借来,算是回复他们了。

其实,我对这些间接的责任人说过一句话,就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是谁,只有第一监护人有真实的迫切的意愿,我们才会给她一些建议。否则都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做教育的,要有一种清晰的边界感。边界感在于两点,首先是专业的边界,凡是教育所不能达到的地方,就住手。这不是袖手旁观,而是希望有更专业的人去做。其次,一般都要看到家长有真实的意愿和动力去寻求改变,这个时候,才是可能带来改变的。而这个改变,不是作为教育者轻易给与的,教育者只是给了一些建议,这个改变,是需要家长自己作出的改变。

当然没那么容易。作为家长若能反思到这个根源在于自己身上,那这个家庭就可能会有革故鼎新的变化了。但多数家长并不这样,只会怪罪孩子,甚至孩子自戕自残了,还在怪罪孩子。不会反思,是一辈子的事。所以每逢有悲剧发生,我都会凉薄的说一句:你现在流的泪,都是当时脑子里进的水。

再比如,现在来找老师求助,很多是因为孩子青春期了,突然就不听话了。可是,多数问题,都是从小日积月累而形成的。其实孩子小时候,我们若有良好的,甚至不要多良好,只要正常一点的家庭环境,问题就不会多么严重。可是家长一直逼一直逼,一旦到了青春期,孩子开始获得自我意识,就势成水火。所以你看问题根本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家长身上。当然我也说过,孩子其实有特别好的自我纠错能力,只要爹妈不管,孩子自己会好的。

悦谷的黄杰老师跟我交流时说,悦谷的孩子都很好,但他们确实也有一个问题,这就是对成人世界的不信任。但是,这个不信任,不是孩子们主动选择的,而是成人社会的塑造。成人社会塑造了孩子的不信任,再反过来责怪他们。我们的孩子,真的很苦。

其实听到这些故事的时候我都很难过,同时也就希望能更多地给到家长孩子以前进的助力。但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人,无论从精力而言,还是专业而言,都会有限度。这个限度,就是特别需要警惕的地方。做教育,光有爱是不够的,必得用正确的方式去爱。

假设老师也像医师,假设孩子可能有问题,就像扁鹊见蔡桓公,说,君之病在腠理。这个时候是可以治的。但君之病在骨髓,这个时候,你再去找扁鹊,扁鹊早就跑了。我跟茅哥不跑,尊重他人命运就好了。这是一种边界感,同时是一种自我认识,同时也是一种对专业的厘清,现在人过半百,更是对自我人生的一种客观估量。

整整20年前,我跟茅哥一起去徐州,火车上他跟我说过一个故事,说,一个孩子在海边散步,看到海水把鱼冲到岸边搁浅了,于是男孩子就把鱼一条条捡起来扔回海里去。别人问,鱼那么多,你捡得过来吗?孩子说,对于这条鱼而言,那就是全部。20年前,淘气如我,可也没问,你打算捡到何时为止呢?以及,那些你捡不起来的鱼呢?

20年前,若有人问我,我也不知作何解答。现在,答案来了:尊重他人的命运。

突然想到,每年高考之前,各种家长的奇葩秀,有供上猪蹄膀的,有穿上旗袍的,还有去拜孔庙的。前几年,觉得是搞笑。现在想来,却是悲凉。你不知道孩子真实的水准,更不知道孩子真实的内心想法,求田问舍,卜卦算命,委之于巫祝,这都不是18年家庭教育失败的明证吗?

明知道无用,这实在都是爹妈自己的需求。因为,你对孩子无能为力,你从来都对孩子无能为力,你对自己也无能为力,于是出此下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向自己表明:我尽力了——但仍然只是一种自欺欺人。

所在多有,远观而已。但这个他人的命运,也是他人自己的。

我还喜欢一句话,就是,医生,治得了病,却治不了命。教师也一样,给得了指导,却不能够替代。你问我青春期怎么办,我告诉你,去读这本书吧,但我不能将书本的理念化为鸡汤,给你来个灌顶,给你来个开光。

每一本书,我都是这样一字一句读完的,带着喜悦,也带着悲伤,带着兴奋,很多时候也是痛苦,所以这本书,我是为自己而读的。而若你有所希求,想要改变,也需要你自己这样去读书,这样去反思,这也是尊重你自己的命运。

收起了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两年来,我跟白宇极兄一起,一直在做一个父母成长的读书会。在两年的共读中,我想,大家都得到了极大的收益。虽然我们笑言,你不读没关系,有我呢。但读书,光有我不行,要你自己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