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请不要过度自恋

 我的教育人生 2021-01-06

老师,请不要过度自恋

作者:李广生

“老师自恋吗?哈哈,别开玩笑了,当老师的,哪有闲工夫自恋……”这是一位老师当面对我说的。我告诉他,仅从这句话就能听出自恋的味道。他有些茫然,不解的问:“哪有自恋?”“你觉得自己忙得连自恋的时间都没有了,是吗?”我问。“是呀,教师本来就忙,早出晚归,大事小事……”他说。“其实,这就是自恋。”我说。调查结果显示,有55%的人认为教师自恋,有33%的人不认为教师自恋,有11%的人表示说不好。

自恋,简单地说就是爱上自己。有人爱上自己的容貌,反复在朋友圈晒美颜照;有人爱上自己的身材,把细腰长腿亮出来,但不露脸;有人爱上自己的歌声,一遍一遍的录,一遍一遍的听;有人爱上自己的创意,剪个花、画个鸟,不但自我欣赏,还要拽上朋友点赞。小视频、微信、网络,极大地满足了自恋者的需求。同时也揭示了一个秘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恋情结。自恋不是病,没毛病,连自己都不爱,还指望他爱别人?不自恋才是心理缺陷,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节制的放大自恋。极度自恋是病。

教师自恋,通常不是爱上自己的容貌、身材等外在的东西,相反他们会认为这很肤浅,不屑一顾,所以教师朋友圈中晒美颜、身材和服饰的比较少。教师的自恋通常表现为对自我价值感和重要性的欣赏。我很重要,我的工作很有成效,我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高度重视……教师用照片和文字把这些意思表达的清清楚楚。我很忙,潜台词是我的任务很重,压力很大,潜台词的潜台词则是,我的真正价值你没有发现。这本身就是自恋的表现。一个天天说自己很忙的人,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表明自己很重要。不信你注意一下,领导都说自己很忙,不管真假。

学生的一句感谢、家长的一句表扬,领导的一句夸赞,教师总是很在意,记在本上,放在心上,通过适当的机会展示出来,就像穿了新衣服的姑娘走路都挺胸抬头一样。小姑娘恋的是自己的青春,老师恋的是自己的价值。

谈及自己工作,教师都是一副肃然的表情,使命感、责任感溢于言表,仿佛自己的肩上,一边是民族和国家,一边是人民和社会。教师很迷恋这种神圣高大的感觉。教育工作和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当然不容置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理所应当的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加强荣誉感和自豪感。教师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有助于做好教育工作,自恋对教师来说是好事,但要注意度的把握,过度就会走向相反的方向,对教育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过度自恋通常会导致以自我为中心,或是说以自我为中心导致过度自恋,二者互为因果,总之,把自己当成最好的、最美的、最棒的,而且告知天下。前些年,网上出现了不少这样的人,闹出不少笑话,但也许是为了炒作。他们以不可一世的自信和超级强大的内心,为全民带来一场场审丑盛宴。这个姐那个妹,乱哄哄闹一阵子,都销声匿迹了。

教师由自我价值的认同,到自我价值的迷恋,再到对自我价值的过度迷恋,自我意识膨胀,便会把自己当做教育的中心。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缺了自己不行,缺了自己学生学不会,于是就把课堂紧紧地攥在自己手里;下课了缺了自己也不行,缺了自己学生就会出乱子,于是就把各项活动紧紧地攥在自己手里;即便放学了缺了自己还不行,缺了自己家长管不好孩子,于是就把家庭作业布置给家长;他们认为学生的前途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动不动就警告孩子“你没希望了”,动不动就教育家长“好好管管你家孩子”,动不动就表白自己的一片苦心,动不动就倾诉自己的无私奉献。家长恭维、学生逢迎,加剧了教师的自恋。荣誉感和自豪感有了,但责任感和使命感却没了。虽然这样的老师并不多,表现程度也不同,但足以成为教育中的一道风景。我想对他们说的是:老师,请不要过度自恋。

考不上好大学你将一事无成!学习不好你就啥都干不好!这一观念之所以深入人心,教师功不可没。学校的大幅标语,教师的谆谆教诲,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或许是为了激励孩子好好学习吧,小学老师、初中老师、高中老师,自觉联起手来,一方面吓唬孩子,一方面忽悠家长。当家长和孩子急切的询问怎么才能考上好大学时,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的原理就显露出来:听老师的你就能考上好大学!我见过很多教师信誓旦旦地对学生说:听我的,跟我走,按我说的做,保证你考上理想的学校!这难道不是过度自恋吗?事实上我们都清楚,老师的作用没有那么大。对于特别优秀的孩子,不阻碍他发展,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而对于学习特别吃力的孩子,无论教师下多大功夫,他们也考不上好大学。

过度自恋导致教师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小学老师总把学生当成小屁孩,中学老师总把学生当成捣蛋鬼,过度自恋的教师总以为自己掌握着课程的秘密和学习的法宝,没有自己学生将一无所获。看着学生一步步走进自己设下的“圈套”洋洋得意,听着学生喊出自己预设的答案心中窃喜。殊不知很多时候,孩子们是为了配合老师而故意为之。女友买了一件新衣服,兴致勃勃的问男友:“我美吗?”“美。”男友眼皮都没抬一下,继续玩王者荣耀。老师下课前满怀信心地问学生:“这节课收获大吗?”“大!”孩子们异口同声,但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收获了什么,他们只盼着早点下课。

过度自恋会让教师勇挑重担而不顾及自己的承受能力。在学校他们肩负着教育孩子的任务,放学了还要承担起指导家长的任务。我自己就曾被一位年轻教师培训过,他告诉我如何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交流,提供了很多具体的方法。可见他下了不少功夫,做了不少功课,至少是查阅了不少资料。我表示感谢,为他的辛勤付出,但旁边不少家长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家庭教育是个水很深的领域,不是谁都能驾驭的,教师从书上搬来的方法,看着很好,但很难应用到各家各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学习究竟有多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教师真的能够决定孩子的命运吗、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学校教育的边界在哪里、什么才是教师应尽的责任,等等,过度自恋让教师不再思考这些问题。教师大包大揽,替学生成长、替家长学习、替知识代言,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但教育效果未必好。

过度自恋的产生与对教师的过度宣传有关。教师确实崇高、伟大,但教师也很平凡,他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不是全知、全懂、全能的神。认识到教师平凡的一面,有助于克制过度自恋。

另一方面则与教师的管理与评价有关。教育事业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教师的尊严得不到保障,教育绝不可能健康发展,极有可能畸形、异化。教育工作需要投入的是智慧和情感,是一项高度自觉的工作,也是一项个性化极强的工作。因为智慧和情感是无法用统一标准进行衡量的,这就给教师管理和评价带来极大挑战。没有评价和管理似乎行不通,可一旦有评价与管理,便会对自觉性造成伤害。好老师不是评出来的,可是不评又怎么区分好与不好呢?评会伤害潜心工作的老师,不评则会纵容不求上进的老师,到底怎么办?一个评字,把教师管理和评价逼入绝境(在后面的文章中还会继续探讨这一话题)。

一方面是高大的形象,一方面是琐碎的工作,一方面是伟大崇高的使命,一方面是繁文缛节的评价。生活在这样的生态中,教师渐渐地就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不知道把自己摆在什么位置,不知道自己价值应该体现在哪里。过度自恋在迷茫中悄然发生。

有人用滤镜、用美颜、用各种技术手段,把自己包装成明星似的。自娱自乐无可厚非,但千万不要因此而迷恋这个虚幻的自己。素颜的你其实也挺好看,关键是你要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自恋但不过度。教师也是如此,课堂上把自己当专家,课堂下把自己当爹妈,你确实承担着专家和爹妈的部分责任,但你毕竟不是专家和爹妈。不要迷恋这些虚幻的身份,你就是一名教师。你没有忙到无暇健身娱乐的地步,你没有重要到可以抛家舍业的程度,你没有一言九鼎的权威,你没有预见未来的能力,你没有左右命运的实力。你的作用和价值常常体现在最细微、最平常的工作中。爱自己,爱真实的自己。

老师要自恋,否则会陷入价值虚无的误区,从事教育工作需要也值得你自豪,但请不要过度自恋。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