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青羊区的来历

 让快乐伴你一生 2023-05-05 发布于山东

青羊区得名于境内一座驰名中外的道观“青羊宫”。观内现存铜羊两只,青羊宫初名青羊肆,传说远在周代,老子西行至函谷关,与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时说:“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后来道家遂在此建立庙宇,名青羊观,唐代改名青羊宫。

青羊区地域属商周时期古蜀国地,为杜宇王朝、开明王朝都城核心区域。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以古蜀国地设蜀郡,在蜀王旧都一带置成都县,为蜀郡治所。公元前310年,蜀相陈壮初筑成都城(史称大城)。公元前285年,张若任蜀郡守后,补筑大城,继以大城西墉为其东垣,修筑少城(史称小城),今青羊区地域为古成都县城区西半部及近郊。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分成都县东偏置蜀县(758年蜀县易名华阳县),两县共治一城,今青羊区地域为古成都县城及近郊。从后汉到后蜀,古成都均为国都,今青羊区地域为国都的核心区域。古成都县历代为京、郡、道、府、州的附郭。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蜀王朱椿于大城前蜀王宫苑区(今西御河街道辖区)修筑蜀王府(习称“皇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四川提督年羹尧按清制于大城之西增筑少城(又名“满城”,今少城街道辖区)。自秦兴建成都大城2300余年来,成都城市或毁而重建、或扩建而新建,城址从未迁徙,成都这一名称从未改变,青羊区地域实为成都“母城”。

1953年5月20日,成都市西城区正式建制运行,后区域屡有变更。1990年9月始,成都市进行辖区行政区划调整,以原西城区13个街道办事处和原金牛区苏坡乡、文家乡行政区域组建青羊区,于1991年1月1日按新区建制运行。1994年6月28日,新成立青羊区人民政府石人街道办事处。1998年5月,原武侯区管辖的大石东路、大石西路行政区域移交青羊区管辖。

       青羊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区域内有太阳神鸟之巢金沙遗址、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道教圣地青羊宫、第一都市禅院文殊院、古风悠扬的宽窄巷子、浪漫温润的琴台故径、民族之魂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民俗文化聚集地“锦绣工场”以及商代船棺遗址等,成为成都市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的密集区和重要的宗教文化分布地区。金沙遗址位于金沙街道青羊大道,是四川乃至整个中国考古界继三星堆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由祭祀区、宫殿区、墓地、族邑聚落遗址等众多遗迹组成,呈块状分布的开放形制古蜀国都城。出土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大部分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出土的“太阳神鸟”被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