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届四川大学文字学考研复试、总成绩第一经验贴

 木一过 2023-05-05 发布于甘肃

过客学长前言

师弟是一个很有礼貌且很有研究思维的好苗子,记得印象深刻的是师弟的模拟卷改卷时候,他的字很清秀,很耐看。不过,稍显不足的是,师弟在模拟考中,暴露了一些学习的问题,当时我还很“痛心”,一定要坚持写完,不留空。没想到师弟在经验贴中还回忆起这件事。

师弟很有心了,我们做模拟考并批改,能帮到大家,也算是很欣慰了。

后来在模拟面试中,我们发现师弟的研究很广,于是,我们建议师弟集中力量讲自己擅长的东西,突出强化自己的研究意识,并且加强案例分析。师弟在模拟面试现场也能迅速反应过来,临场反应能力真得很不错。

祝愿师弟未来在江安,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向着自己理想的学术研究,迈进!

写在前面

图片

文章最开始需要交代一些事情,因为此经验贴就是基于我个人的情况,对于状况类似的朋友可能更具借鉴意义。

我在本科期间就读于河南某211大学,专业并非全然与文学对等,只上过古代文学和古代汉语的相关课程,而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只是自己有所接触但了解甚少,只是因喜好写作,有写日记的习惯(虽然慢慢被我变成了周记),有一定的文学表达能力。

此次考研,文学评论与写作129分,中国语言文学125分,总分398,英语政治只是刚刚好的成绩,故于下文只是简单提及。

接下来,我将按照我考研的一个历程书写一下在不同时期的感受和经验,若能对你有一点点帮助,便足以欣喜。

一、择校

图片

我是从个人意愿、学校学科评估与口碑、招生人数、报录比、初试分数线、大综合/小综合、试题难度与个人适配度等方面来考虑。

学长公众号之前也有择校的说明,可以移步这里。【系列话题:考研择校相关问题(一)

首先可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考大综合还是小综合,大综合往往题目基础一点点但更宽泛,小综合可能范围小但更细致一点

可以在网上找相关的试题来看,看看试题是不是自己通过学习能掌握的程度。

记得不要被文学评论与写作之类的劝退,多数人最开始都没有接触。

其次就是需要关注招生人数,如果人数过于少,自己后期会承受更大的压力,要做好这种准备,其他方面作为参考因素来考量。

看到这篇经验贴的多数人应该已经确定好学校了,之所以再提是因为想让你更认真地来明确自己的选择,这样后期在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才不会摇摆不定,而可以有考上的坚定和接受失败的勇气。

二、初期阶段

图片

(一)

看参考书的方法

这一时期大家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入手,复习时会感觉抓不住重点。

我对于参考书不够熟悉,就选择了先看一遍书,直接在参考书上勾画自己觉得关键的部分(记得划的是关键词哈,不要让整本书都成重点了)。

在书页的边上会做一些批注,多数时候是对一页内容的概括总结。

这个过程一个多月的时间应该可以完成。

(二)

标注真题

之后就需要拿出历年真题,对着真题在书上做标注,通过这个标注的过程,自己可以对文学考研的题目怎么出有一个概念,书上的标记也可以清晰明了地突出重点。

这个过程可能稍微繁琐一点点,但在完成之后自己每次看书都有了方向和侧重点,受益无穷。

如果本科就是学习汉语言文学,对于参考书已经有所了解了(就是看到真题后大概知道在哪本书哪个部分),就可以直接对着真题划重点,之后再进行有侧重点的阅读。

在这里我补充一个自己做学习规划的方法以及在找到重点之后看书复习的方法。

(三)

学习规划

首先是学习规划的方法。

我在备考的过程之中容易懒散,所以制定一个有具体目标与时间的规划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我是规划好自己每天需要学哪几本书,一本书学多少页,这样也是一点一点给自己累积成就感。

举个例子,中国当代文学史有350页,每日30页,需要12日。

文学理论基础208页,每日30页需要7天。

把各参考书需要的时间大概算一下,之后不同科目配合着进行读书,每天分上午下午晚上安排三本书。

这个30页自己可以做调整,先读一天试试,看自己一上午能读多少页。

这样把时间安排下来其实已经很充裕了,不过也可以给自己再预留一两天,作为休息日。

图片

(四)

复习技巧

其次是看书复习的方法。大家刚开始总是会在意复习了几轮,书读了多少遍,事实上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自己掌握了多少内容,我在这里就走过一条弯路。

我之前是所有书都看完一遍之后再去进行第二遍的复习,但是当我重新再去看的时候会发现好多东西压根没有印象了,第一遍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之后我学到一个方法,就是在每天会留20分钟左右回顾总结识记,每周日会用半天对这周学的内容进行回顾,每个章节(例如现代文学中的一个十年)看完再针对这个章节进行回顾。

这样一遍下来其实复习了很多遍,记得也更清楚。而在读第二本书的过程中也会抽时间按照专题(如诗歌、小说等)对前一本书的内容做回顾。

三、中期阶段

图片

这一时期大家多数就开始着手整理各科的笔记了,这个过程是耗时间的、也是繁琐的、但这也是最后冲刺背书必须要有的。

(一)

做笔记的方法

我的笔记整体上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以学长学姐或者其他购买的资料为基础,自己根据书中内容进行补充添加

另一类是只做大概的框架,主要的内容用荧光笔在参考书上勾画。

不同的科目适应的方法会有不同,比较文学、古典文献学本身的参考书上内容就不多,而且框架也很清晰,直接做思维导图加上在书上勾画即可。

外国文学建议直接用外国文学学习与辅导的小册子,上面的很多内容是川大考过的,重点更清晰一点。

至于其他的就是看自己了,感觉哪个适合自己就采用哪种方式。

在这里提醒大家一点,自己的笔记是为了辅助自己了解知识、记忆知识,能够在最后几个越帮助自己回顾和温习,不用过分追求完美,以精简省时为要。

而且在做完笔记后需要尽可能多地翻看,而不是做完笔记就不管它了,最后才翻出来看几眼。

(二)

笔记的内容

至于笔记的内容,我想应该以自己答题时需要什么材料为参照。

我个人认为在考试的答题过程中,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相关的知识背景(论述引入时常常需要)、要点举例,因此我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也是以此为重点。

许多对作家作品的评价、文体的介绍、古代文学中时代背景的介绍都可以列入知识背景的部分。

之后是要点,自己最好对于要点有一个自己的逻辑,比如说《楚辞》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就可以从文体出发,分析其对于赋体、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方面的影响。

在要点整理的过程中自己尝试着梳理出一个大致的思路。

比如可以将回答分为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考量,具体方面又可以参照阎嘉本《文学理论基础》将内容分为题材与素材、主题与情节、人物与环境、形象与情感等方面;

将形式分为语言、结构、体裁等方面。

最后是细节性的举例,文学中故事情节的概述、名家诗词、定评等要素。

语言学中相关概念的具体举例(书中的例子为基础,最好能想出更多例子以做储备),这一部分看似简单,实际上是需要重点记忆的内容,在考试中很容易想不出。

四、冲刺阶段

图片

(一)

背  诵

这一时期是考研最后的冲刺期,也是大家最容易焦躁、按捺不住性子的时期,大家的主要任务已经转为各科知识点的背诵和文学评论与写作的优化了。

我个人的记忆力实在有限,也没有什么背诵的技巧,只能给出一点点小建议。

我个人觉得在背诵的时候只需要理解大意即可,以背诵上文提到的要点和例子为主,背累了也可以采取默写的方式,只需要按要点+举例写关键词即可。

再有一点是可以试试一天背两三个科目,按照上文提到的方法做规划,这样比一本一本背效果会好一些。

综合来看,古典文献学的背诵是很有必要的,每年的一道大题基本上都是书上的知识点,在理解基础上背了就能拿分,而比较文学近两年没有考,大家可以缩短一点点背诵时间。

如果最后时间尚可的话,建议可以再过一下参考书,此时的理解会跟你刚接触时大有不同。

(二)

文学评论写作

对于文学评论与写作,我比较建议大家更早地去接触了解并尝试着写。

这样你之后再看现当代文学的参考书,会多一种视角,会将书中的句子视为一种文学评论,也可以从参考书中积累一些文学评论的主题和结构。

比如其中关于鲁迅小说“看/被看”、“离去——归来——再离去”这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的分析就可以作范例来借鉴。

在冲刺阶段可以限时进行文学评论与写作的尝试,逐渐形成一个合适写作思路和时间观念。

如果最后有机会的话,建议大家按照考试时间多进行几次模拟考,这样才会逐渐形成合适的时间安排和答题量的安排。

我在最后阶段参加了过客学长的模拟考试并请学长做了批改,真的是受益匪浅。

五、一些小建议

图片

1、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进度和时间,我上文分的几个阶段也并未给出相应时间,大家按照自己的状态来就好。如果用来参考的话,我个人是暑假前把参考书看了一遍,在书上标记了真题。10月份左右各科都有了框架笔记。

2、考研期间也应该保证自己有良好的睡眠,提高学习效率大于熬时长,我个人前期是8点左右起床学习,晚上10点左右回宿舍,保持效率的话这个时间已经足够了。

3、从我的经历和我身边上岸的朋友来看,大家也都是有懈怠和偷懒的时候,做了很好的时间规划但并未很好地执行的也有许多,所以如果你有一段时间懈怠了或者因为种种原因荒废了些时间,也千万不要灰心丧气,记得你曾经付出的努力,接下来用剩下的时间好好学就可以了。

4、可以看经验贴借鉴其方法,但一定要按照自身情况进行一段时间的尝试和调整,找出适合自己的。

5、现在还有课程的话,如果课程论文与考研相关,可以认真来听,如果课程关联性不大,适当用力即可。

6、政治可以暑假后期再进行学习,不要过于依赖网课,后期做错题记得及时回归资料书看正确表述。英语我是阅读,完型,新题型,翻译分专项练习,积累不同题型方法技巧,感觉效果还可以。

7、既要有考研上岸的坚定也有接受失败的勇气,保持内心的强大。

请原谅我文笔不够简练,只一个考研历程的梳理已经写了很多,因此关于各科的学习我在这里就略去不谈了,往届和今年的其他上岸者应该都会提及,大家多多参考借鉴即可。

还有一点,上文提及所有也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点经验,大家按照自身情况消化后食用。


写在最后

图片

最后的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考研并不一定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我在考研的前期所感受到的只有喜悦,我像一个饿了很久的人,啃食着那么多的参考书,知识一点一点地渗入脑袋,自己也在一点一点变得丰富。

图片

后期因为疫情和自己的焦虑确实也度过了一段辛苦的日子,但回过头来看,这段时间真的是我大学期间真正静下心投入学习、丰富自己的一段时光。

最近学校的樱花、海棠陆续开了,晚上骑着自行车回宿舍的时候可以嗅到带着夜晚凉意的花香,这是生活中少有的宁静而又欢呼雀跃的时刻,考研的时光在人生的漫长时间线里亦是这样的时刻!


川大中文论坛

图片
图片

微信号 : MVQ02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