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熹寄给山中道士的佳作,充满深意,读懂了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horse_mc 2023-05-05 发布于河北

古代很多才子年轻时四处游学,结交广泛,他们在大自然中获得创作灵感,又从各种典籍和学派中汲取营养,既丰富了人生经历,又拓宽了创作思路,更提高了自己的文学底蕴。

南宋一位诗人早年向往雅尚隐逸的世外高情,渴望探寻道家的修炼本领,有一次还跟随一位道士进行修炼。虽然他最后并未成仙,却因为有过真切的体验,从而让他的很多诗歌流露出高逸清澄的诗韵。下面分享朱熹寄给山中道士的佳作,句句充满深意,读懂了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图片

《寄山中旧知》

南宋 · 朱熹

晨兴香火罢,入室披仙经。

玄默岂非尚,素餐空自惊。

起与尘事俱,是非忽我营。

此道难坐进,要须悟无生。

图片

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他年幼时不仅天赋异禀,而且喜欢钻研。诗人入仕后曾在泉州同安县担任了三年的主簿,他在这一期间经常深入基层走访,一边积极劝农耕种,一边想方设法地为大家解决实际困难。

诗人还喜欢结交各个阶层的朋友,除了学者名流,还有一些僧道人士。所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年轻诗人,也逐渐地对道术和佛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首诗就是诗人与一位道士的酬答之作,反映了诗人当时的矛盾心情。

图片

诗的大意是:年轻的才子每天都在清晨时起床,他洗漱之后首先恭敬地拈香行礼,然后缓步走入室内,诵读道家典籍。诗人非常崇尚清静无为之道,但他又觉得如此修行属于不劳而食,与自己的牧民主张相违背,心中便觉得万分惊恐。

诗人担任小吏,经常会耽于很多俗务,并为一些繁琐之事而奔忙。久而久之,他便觉得非常疲惫,也逐渐地产生了厌倦情绪。诗人于是开始感叹,修仙之事实在难以轻易实现,不如去领悟无生之理。

图片

年轻人的兴趣一般都比较广泛,他们希望自己多学点知识,并尽可能地掌握一些本领。就像盛唐诗人李白早年就曾修炼道术一样,朱熹因为对道家思想非常陌生,但是心中又感到非常好奇,于是便跟随一些道士学习修仙之术。

开篇就简单地描述了诗人的修炼情况,主要就是焚香祈祷闭门念经。在局外人看来,这些事情都显得非常虚幻,甚至是不可思议。可是诗人当时急于发现道术的奥秘,也希望通过亲身的体验,了解道家思想的精髓,所以这样的行为应该也是无可厚非。

图片

接下来诗人就描述了自己修炼后的感受,“玄默”是指清静无为,诗人以为这是让很多人都极其崇尚的事情。老子就曾告诫世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也就是说,话讲多了,经常会让自己陷入被动,不如三缄其口。

可是诗人作为朝廷的官员,他又经常教导百姓们应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诗人又想到儒家的先贤希望人们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所以此时他便觉得左右为难,心中也觉得惶恐不安。“素餐”,是指不劳而获,诗人认为如果自己整日闭口不言,就对不住那些淳朴的乡亲们。

图片

诗人心中充满了矛盾,又不禁想起自己担任主簿之后的经历,“起与尘事俱,是非忽我营。”才子沉于下僚,又经常难辨是非,只好默默忍受,苦苦等待,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摆脱困境、活出自我。一个“”字,指苦心经营,传达出作者烦闷的心情。

最后,作者不得不感慨,自己实在无法静下心来完成修仙之事,不如寻求“悟无生”的境界,也就是佛语中所说的成佛。其实作者并非要从修道转为崇佛,他只是给自己寻找一个台阶,希望他的道士朋友不要责怪自己。

朱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凡事不可随意听信,而要亲身实践。很多事情别人都说好,却未必适合自己去做。一旦走错了路,就要迷途知返,而不要越陷越深。全诗充满深意,读懂了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