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期日本行#四 奈良东大寺 荞麦面 日本茶 和传久会席

 常熟老李jlr5mr 2023-05-05 发布于江苏

10点钟坐车去奈良,快到东大寺时有些堵车。公共假期,很多人出来玩,外国人多,日本人也多。走路过去,有很多鹿,围着人要吃的。还毛时期的梅花鹿毛色参差不太好看,也不妨碍游人和它们戏耍。买了几包鹿食,拍了几张照片。

图片
图片

东大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制建筑,采用榫卯结构。这是中国的技艺,日本人学的不错,也很好的保存下来。看到那些匾额上那些汉字,多少有些感慨。有些时候在国内看到一些仿古建筑,第一感觉怎么像是日本的,其实那不是日本建筑,而是唐宋时期的建筑样式。只是我们国内唐宋建筑留存不多,平时能见到的更少,而日本则是保留了很多,于是产生了错觉。文物保护,实际上保护的是历史文化,是我们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物质元素和点滴痕迹。

图片
图片
图片

东大寺转了一圈,在一家荞麦面馆吃了一碗面,坐车回京都。鸭川流过宇治,岸边有许多茶铺和茶馆。找了一家坐下,叫了叫了几杯茶和抹茶冰激凌,聊天歇息。我喝不惯日本茶,日本茶道源自中国,可是我们已经习惯散泡茶了,磨成细末的日本茶真是没有滚水冲出来的散泡茶好喝。翁总从抹茶中发现可以进入中餐的某些元素,大致可以增加一些仪式感和芳香,几个人就此聊了几句,期待翁总以后的试验。成功与否不太重要,爱学习有想法,才能摸索出新的变化,这也是出游行路的一个重要内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晚餐去了高台寺和久传。这是一家坚持传统料理方式赢得米其林二星荣誉的野趣与怀石料理结合的餐厅。餐厅创办于1870 年,这一年是清朝同治九年,日本明治天皇三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餐厅创办之初直到现在,始终坚持以沿袭下来的传统方式来料理美食,在 2021 年的《京都大阪+岗山米其林指南》中获得米其林二星和绿星的肯定。
明治 3 年创业的高台寺和久传(Kodaiji Wakuden),有着逾百年历史的京都美食文化,在餐厅的数寄屋建筑里, 四季的变化都通过一道道料理,化作舌尖上的美味。(数寄屋是一种平台规整,讲究实用的日本田园式住宅,是取茶室风格的意匠与书院式住宅加以融合的产物,常用“数寄”分割空间,惯于将木质构件涂刷成黝黑色,并在障壁上绘水墨画,意境古朴高雅。《百度百科》)
大厨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在食材选择上表现尤甚。目前吃到的大米是越光米和伊势光米,店家自己种植,不用化肥、农药,利用废弃的蟹壳为稻田施肥,手工收割,以原始有机方式进行耕作。从 2015 年起,团队也以自家生产的伊势光米制成清酒,实行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这样的做法赢得了一些消费者和米其林评委的认可,也成为餐厅的一个特色。一个小众餐厅大致可以这样做,也只能是为少数人服务的餐厅有可能这样做,大众餐饮是无法做到的。原始耕作,费时费工产量低,即使把全日本都变成稻田,也难以满足人们吃饭的需求,再者哪有那么多劳动力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吃到一半时,一些记忆慢慢浮起。这家店七年前来过,场景和服务模式都似曾相识。只是那时不太懂日本料理,也不懂怀石、会席,同时也没觉得有多好吃。只是记住了一些仪式感的东西和不菲的价格。这次再来,有了一些日料经验,点点滴滴中体会到了怀石料理的精妙,加上龙哥详细专业的解说,多少有点吃明白了。要说喜欢、习惯,肯定是中餐了,来日本是学习,长见识,不能用自己的口味习惯去评价,而是透过这些食物,这种就餐形式,体会和食的独特风韵,学习日本料理的专业精神,学习欣赏异国风味的一些道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了这样的心态,吃这样的饭就会有不小的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