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肾病的“不吃药”疗法

 谷山居士 2023-05-05 发布于上海

慢性肾病是常见又痛苦的疾病,患者常常伴随着疲劳乏力、恶心呕吐、嗜睡、头痛头晕、等症状,所以不愿意运动,也被嘱咐少运动。可是,不动真的正确吗?今天小编“请”来京城名医赵绍琴教授,给大家讲讲慢性肾病到底该不该动?



1.坚持适度的运动有利于气血流通,减轻络脉瘀阻


传统治疗慢性肾病的临床方案要求患者以休息静养配合治疗,轻者减少活动,重者绝对卧床。这种方法沿用已久,其利弊如何,从未有人探究。赵绍琴立足于临床辨析慢性肾病的基本病机为热入血分,络脉瘀阻,提出长期卧床静止有可能加重瘀阻程度,甚至诱发肾萎缩或加速疾病发展。

图片

他根据中医的恒动观,生命在于运动,提出坚持适度的运动有利于气血流通,减轻络脉瘀阻,增加肾脏血液灌流,对于肾脏功能的恢复是十分必要的。临床证实,坚持以步行为主的运动,有利于消除尿蛋白,减轻水肿,增强体力,改善肾功能,这是赵绍琴治疗慢性肾病综合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

图片



2.运动的形式以步行为主,持之以恒,必见功效


坚持适度的运动锻炼,对于慢性肾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增强体力,促进气血流通,防止和减缓肾脏萎缩,对于受损肾脏的修复和肾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运动的形式以步行为主,体力强者可急如竞走,体力弱者可缓慢散步。选择空气清新的场所进行步行锻炼,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循序渐进,逐渐增量,持之以恒,必见功效。



3.医案举例


褚某,男,29岁,1992年8月初诊。

1991年秋体检时发现尿蛋白(+),血肌酐3.1mg/dL,尿素氮37mg/dL,B超示双肾轻度萎缩。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经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口服氧化淀粉等,未见好转。后按中医肾虚证治疗,服用六味地黄丸等补肾剂半年余,病情有所加重,血肌酐3.4mg/dL,尿素氮41mg/dL。症见心烦梦多,便干溲赤,舌红,苔白根厚,脉弦细滑数。尿蛋白(++)。

证属热郁血分,络脉瘀阻。治以凉血化瘀。药如荆芥炭、防风、白芷、生地黄、炒槐花、丹参、茜草、茅芦根、大黄,并嘱严格控制饮食,坚持步行锻炼,每日不少于3小时

如此调治半年,复查肌酐、尿素氮恢复正常,尿蛋白(±),B超示双肾较前有所增大。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