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七雄五霸斗春秋。 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无数荒丘。 前人田地后人收。 说甚龙争虎斗。 【赏析】 这首词中,既有国人最喜爱的历史兴衰话题,又有普通人能够接受的人生哲学,还带着对历史上那“执迷不悟”者的巨大同情,想不成功也难。 ![]() 《三岔驿》 三岔驿,十字路, 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 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 短亭流水长亭树。 【赏析】 嘉靖三年之前,作者不止一次地往返四川、京师之间,这首诗当是途经此地的作品,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以三岔驿的十字路为观察点,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来往奔波于道路之人的形象,从而艺术地概括了古往今来追名逐利的众生相。 ![]() 《敦煌乐》 角声吹彻梅花,胡云遥接秦霞。 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 汉使牧羊旌节,阏氏上马琵琶。 梦里身回云阙,觉来泪满天涯。 【赏析】 边塞的号角吹奏着《梅花三弄》,胡地的云彩连接着秦地的晚霞。北方边塞西风烈烈,大雁高飞,黄昏时节,黄沙漫天,皂雕盘旋飞翔。汉使苏武拄着大汉使节的旌节在牧羊,王昭君在马背上弹奏着一曲曲琵琶。想来他们在梦中应该回到了汉家宫殿,只怕是醒来后只能泪洒天涯。 ![]() 锦津舟中对酒别刘善充 锦江烟水星桥渡, 惜别愁攀江上树。 青青杨柳故乡遥, 渺渺征人大荒去。 苏武匈奴十九年, 谁传书札上林边。 北风胡马南枝鸟, 肠断当筵蜀国弦。 【赏析】 公元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杨慎病体康复,与内弟、妹夫同游青城山,去观看了新修的都江堰,后不久就取道江阳(今泸州)回滇,在他离蜀时,刘善充曾到锦江发舟处为他饯行,他在暂归故乡又当远行之时,心中无限依恋,写下了这首诗。 此诗前两句写叙别的地点,送行者的情谊;三四句写辞离故乡,远行边荒;五六句写感慨,借用苏武传札得归事,表达诗人对赦免的期待;最后两句以动物的恋故土设喻,道出诗人无法排解、无法抑制的恋乡情愁。全诗一气呵成,浑成自然,且情真意切,凄婉动人。 ![]() 宿金沙江 往年曾向嘉陵宿, 驿楼东畔阑干曲。 江声彻夜搅离愁, 月色中天照幽独。 岂意飘零瘴海头, 嘉陵回首转悠悠。 江声月色那堪说, 肠断金沙万里楼。 【赏析】 《宿金沙江》是杨慎在被远谪云南之后所创作的一首诗。明世宗嘉靖四年(公元1535),被谪贬戍边的杨慎从云南回四川省亲,在金沙江巡检司衙门借宿,入夜听金沙江水波涛滚滚,难以入眠,遂提笔写下《宿金沙江》。 前四句是写昔年北上,夜宿嘉陵驿楼时情景;后四句是写当前贬谪云南的情景。全诗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巧妙地将相同地点不同时空的心境通过月、江两个意象表达出来,人景合一,独树一帜。 ![]() 夜宿泸山 老夫今夜宿泸山, 惊破天门夜未关, 谁把太空敲粉碎, 满天星斗落人间。 【赏析】 这首诗勾画了泸山美丽的夜景和彝族人民欢度火把节的盛况。诗人在泸山上看烈火燃烧,冲上夜空,感觉天门都被惊破了,那一串串火把犹如天空中的繁星洒落人间。全诗想象丰富,天上人间,浑然一体。以星斗喻火把,贴切而形象。 这首诗现在就以狂草书的字体雕在光福寺门口的屏壁上,所描写的就是夜宿泸山,远眺西昌夜景的美好画面! ![]() 临江仙·戍云南,江陵别内 楚塞巴山横渡口, 行人莫上江楼。 征骏去棹两悠悠。 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 却羨多情沙上鸟, 双飞双宿河洲。 今宵明月为谁留。 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 【赏析】 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杨慎迎娶继室黄娥。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秋,杨慎因“大礼议”而触怒明世宗朱厚炮,又跪门哭谏而遭下狱廷杖,旋被谪戍云南永昌卫。不久他即离京远赴贬所,黄娥伴送,由潞河南下,溯江西上至江陵,方分手相别,一归蜀地,一赴滇所。此首词即作于夫妻在江陵告别之时。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秉戍点评:“'今宵’三句,从怨月角度再申悲怀,诗人将明月人格化了,怨其“团团清影”偏偏在此时照向离人,月是有情还是无情呢?显然,怨月是毫无道理的,但我国古典诗歌中常用这种'无理而妙’的手法,这样就把诗人的恨别之情表达得更深透了。”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赏析】这一首可以说是非常经典的代表作,还用作了《三国演义》的片头曲,通过古风曲子的演绎,更添许多悲壮的味道。 词的上阕通过历史现象咏叹宇宙永恒、江水不息、青山常在,而一代代英雄人物却无一不是转瞬即逝。下阕写词人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表现了词人鄙夷世俗、淡泊洒脱的情怀。全词基调慷慨悲壮,读来只觉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平添万千感慨在心头。 |
|
来自: 好奇的果果 > 《历代,元明清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