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话红楼梦杂谈篇之贾惜春与香藕、长生果

 微观大千世界 2023-05-05 发布于江苏

咱今天开说红楼梦里的杂谈篇之贾惜春与香藕、长生果。惜春这个人,虽是贾府三春里年纪最小的,但却是最冷酷无情的,无事时自然看不出她是何等性情,等到有事时,尤其是在撵入画时,她那冷绝的性情就暴露无遗了,抄检大观园时三春中就她和迎春的大丫鬟被查出了问题,但入画私递物品的罪过远小于司棋在园中私会潘又安的罪过,连王熙凤和尤氏等人都觉得可饶了入画,但惜春却非要将入画赶走不可,还向尤氏说出了“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那样冷心冷肺的话,和迎春送别司棋时的哭哭啼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根据判词和脂评,惜春最后的结局就是出家为尼并缁衣乞食,也就是说她混得比一般的尼姑都要惨,而象征她的植物香藕和长生果正是对她这种结局的暗示。

先说长生果

长生果出现在惜春的判词里,现把判词摘录如下,再从判词和贾府败落这两方面分析一下惜春为何会混得比一般的尼姑惨:

[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生前再风光,也难敌死后凄凉)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喻好景不长)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结在婆娑宝树上的长生果显然不是现实中的落花生,而是在忍受了污浊的婆娑世界后依旧顽强生长的仙果,暗指惜春出家后虽历经苦难,但仍一心向佛的结局,佛教里没有婆娑宝树,只有娑罗树,与无忧树、菩提树同为佛教三宝树,据说释迦摩尼就死在两棵娑罗树之间,不知这儿是作者笔误还是有意为之,因为婆娑二字在佛教里指肮脏的世界,是与净土世界完全相反的,而作者笔下的婆娑树上结的却是道教的长生果。作者似乎用这句话来暗示人是根本无法超越生死而得长生的,也无法通过皈依佛门来完全摆脱俗事的纠缠,就算入了佛门,也照样要为生计发愁,是不是很讽刺?本以为会彻底超脱,可滚滚红尘真能让人超脱吗?惜春是欲求长生而不得,欲入佛门而不得,天地之大,竟无惜春的真正容身之地。)

同样是出家为尼,妙玉为何过得很小资?还有嬷嬷和丫鬟伺候她?因为她有钱啊,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富婆。那惜春为何会落到缁衣乞食的下场呢?这当然跟贾府的败落脱不了关系。古代也不是什么人都能随随便便当尼姑的,出家的要求特别繁杂,这里就不细说了,其中有一条就是必须要给地方官府一笔不菲的“脱俗费”,也就是为取得在修行之地登记在册的合法出家人身份的度牒而支付的费用,因为从此国家就不向你征赋税劳役了,你不能让国家白白蒙受经济损失不是?说到底,天下就没有免费的午餐,还真是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那既没有钱又想出家怎么办呢?那就只有去做行者了,所谓行者既指行走乞食的苦行僧尼,又指住持的侍者及在寺庙等地服杂役的尚未剃发的出家者,而失去了贾府经济支撑的惜春显然连度牒这样合法的出家执照都没有获得,想要在修行之地潜心修行都不能够,年纪轻轻身体健康但却没钱的惜春想要留在寺庙中就必须得干活,且不说惜春愿不愿意干,她会不会干还是个问题呢,那不会干活怎么办呢?不能吃闲饭不是?于是缁衣乞食就成唯一的出路了。

再说香藕

惜春住的地方叫藕香榭,就是因有大片的香藕而得名的,书中曾不止一次提到藕香榭的藕,藕最大的特点便是藕断丝连,暗指惜春想摆脱红尘俗世的纠缠却从未真正摆脱过。藕虽香,可一旦离了脏臭的泥水,这香便成了残香,纵然沁人心脾,但终究也难长久,是泥土的臭成全了藕的香。惜春主动脱离肮脏不堪的贾府,看似得到了解脱,从此可以一心向佛,但这只是她悲催的乞食生活的开始,佛不能赐给她吃的,她最终还是要为生计去奔波。只能说惜春物质生活虽贫苦,但精神生活应该还算富裕吧,毕竟半只脚已经踏入佛门了,实现了她“不听菱歌听佛经”的夙愿,就算没有合法的出家身份又如何呢?只要心中有佛,何处不是修行?

咱下次开说红楼梦里的杂谈篇之袭人与桃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