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开国功臣秦叔宝创下一成语,不仅误传数百年,还被网友玩坏

 新用户49961260 2023-05-05 发布于湖北

自古以来,“义”之一字都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之一,历史上与之相关的典故数不胜数,现如今也有很多人为了表明自己重义气,把“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挂在嘴边。只不过,这句话因为流传度太广,已经被玩环,演变成了“为兄弟两肋插刀,为女人插兄弟两刀”。抛开这些恶搞不谈,相信很多人都会好奇,为什么对兄弟朋友讲义气,就要插自己两刀,还要插在肋骨上呢?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已经开始绞尽脑汁的思考,历史上有哪个人在混战中为朋友挡刀而死,或者替朋友接受刑罚被刺穿肋骨,甚至会一边思考一边抑制不住自己的敬佩之情。这个典故的主人公的确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但是他为朋友“两肋插刀”却是误传。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个典故相关的主人公不是别人,正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之一秦琼秦叔宝,此人不仅战功赫赫,在江湖上更有“小孟尝”之称,是义薄云天的典型代表,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会朝自己的肋骨插两刀表明自己重义。

两肋插刀”的典故出自《隋唐演义》,当初秦叔宝因为人命官司被发配幽州,虽然在这里有姑父姑母的照顾,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兄弟相交,还有光明的前途,但是作为一个孝子他却舍不下家中的老母,想要回家尽孝。罗艺夫妇虽然不舍,用各种各样的借口多留了秦叔宝几个月,最终还是不得不放他回乡探亲。

按理说,压抑了这么久的思乡情,再加上对母亲的思念和担忧,他应该归心似箭,路上不做任何停留才是。但是到了一个叫两肋庄的地方,他遇到了两条岔道,一条通山东,可以直接到家,一条通山西,是其结义兄弟单雄信的安身之处。虽然他恨不能下一秒就回到家中,却觉得路过兄弟门前不去探望是不义之举,于是调转马头直奔山西。秦叔宝的这一举动被称之为“两肋庄走岔道”。

后来,可能有好事者觉得,仅是探望兄弟无法体现秦叔宝的义薄云天,于是把此事与后来程咬金劫皇纲被杨林抓获时,秦叔宝为救程咬金起兵反隋的事情结合在了一起,演变成了另一个故事,也就是“两肋插刀”如今公认度最高的起源——秦叔宝奉命前往澄州捉拿“响马”,因为获案的人中有他的兄弟,于是他提前给兄弟通信让他们躲避,然后自己染面涂须前往澄州冒充“响马”。

秦叔宝前往澄州的路上,经过两肋庄,面对两条岔路,他陷入了犹豫,一条是回家的路,家中还有老母妻儿等着他安稳度日;一条是通澄州的路,可以全了兄弟义气却生死未卜。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他还是前往了澄州,于是有了秦叔宝为兄弟“两肋岔道,义气千秋”的说法。

再后来,因为两肋庄这个地名知名度不高,提到“两肋”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身体两侧的肋骨,所以“两肋岔道”的说法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被误传为了“两肋插刀”,如今更有脱口秀演员用这个词来戏称剖腹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