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日本学习,日本文化丨繁却简的日本技术:组子

 日研外语 2023-05-05 发布于广东

广州学日语学韩语,【日研教育】给你带来日本韩国资讯。

久违的日本文化学习时间,日研君为你带来日本的传统木工技术,不使用一颗钉子,由木片组合而成,这就是日本的组子,日文名叫“組子”,“kumiko”。

提及不用一颗钉子,大家肯定会联想到我国的榫卯结构,而组子的由来也与我国有着十分深厚的渊源。

组子的出现最早可以追随至日本的飞鸟时期,对应的正是中国的隋唐,那时候遣唐使学习了中国的窗棂工艺,回日本后进行了本土化学习及演变,成为了如今的日本木工技术——组子。

我们从一些历史绘画中得知,组子技术当时学习的是中国唐朝时期的窗棂工艺,在我国的园林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艺术组成,而日本学习过后,也逐渐形成制作出精致的艺术,但为什么会被叫作“组子”呢?

传统意义上的组子,指的是日本装饰传统日式滑动门——障子门的一种精致的格子。

组子的工艺十分繁复,在做好基本框架后,再在一定规格的细木片上开沟、穴、榫,然后再在框架中一片片地嵌入木片,组子的图案通常最小间距约为6-10mm,操作要十分精准,若有0.1毫米的差别,就会导致组合不成功,因此十分考验工匠的能力。

不过普通地掌握组子技术还不能让工匠们满意,由于工匠们的行业内卷,组子的组合变化日渐成熟飞跃发展,如今已经演变出200多种样式,当年的组子是每家每户都会拥有的,而各样的样式也寄托着祝福及期望。

但现在已经很少人住在和室,组子技术难度高,学习时间长,也遭受了冷遇,而如今传承者们把组子又展示在众人的眼前,它们不再是单调的障子门装饰,更成为现代商品渗透在生活当中。

而一些高级餐厅和酒店,也把这种美丽的传统工艺重新运用,工匠们不再单调地重复图案而是加以创作,成为崭新的艺术品,每年日本的全国细木工交易会都会展出当地工匠门的精美组子设计,也为更多人展示组子的独特魅力。

组子的纹样有数百种,日研君为各位精选一下特色纹样,不知道你会喜欢哪种呢?


麻叶——麻の葉

麻叶以正六边为基础,自古以来的日本就视“麻”为祭神用的神圣之物。由于过去新生儿存活率低,三角形有消除邪物的意思,而麻叶的形状恰好是由三角组成,就包含了盼望成长和避邪的含义。

蜀江——Shokko

蜀江其实是中国古代的蜀国首都附近的河流,那里盛产丝绸,而“蜀江锦”的图案便是八边形和四边形组成,叫做“蜀江花纹”,日本最古老的法隆寺中也有蜀江花纹的运用,这也是记录着日本组子技术及中国窗棂技术的交流印记。

纱绫形——Saya-gata

纱绫形最早出现在中国的纱绢和丝绸上,可惜这种纹路我国已经比较少使用;

但在日本却留存至今,日本人认为该纹路给人庄重、端正的感觉,因此被皇族及武士所钟爱,也成为日本如今常见的繁荣长寿的寓意纹路。

千本格子——Senbom-koushi

千本格子应该是最日本的组子形象了,但你知道吗?这种经典设计其实蕴含了子孙繁荣的想法,又因为细格子可以关押妖魔,具有辟邪的意义,因此有着古老和权威的象征,也成为最经典的建筑装饰。

龙胆——Kasane-rindo

龙胆在平安时代很受女性的喜爱,在日本经典著作「源氏物語」「枕草子」中就有关于对它的描述。

龙胆是一种十分漂亮的植物,乍看是六边形,也像是一颗星星,其花语:爱着悲伤着的你。

日本人的哀物情结可谓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组子——Kumiko

时代发展,更多像组子这样的艺术或许终有一日会被机器取代,但如果这么美丽又富有含义的艺术消失,相信会更加让人感到悲哀。

幸好,如今的组子艺术已经不单单在障子门运用,它们也成为了屏风、装饰画、和风杯垫,甚至是配饰等,而组子的技术也被运用在更多实用又美丽的作品当中。

人类的思维是持续发展的,希望我们在科技进步的同时,不要遗憾,更加懂得珍视,这些在历史中陪伴着人类的静物艺术们。

本文转载自W公号:【日研教育】关注了解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