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点岩茶干货,聊聊水仙和佛手的区别,这回终于会辨认了

 小陈茶事 2023-05-05 发布于福建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春茶季去武夷山看采老丛,现场可以得到不少辟谣。

早几年,圈内有不少以讹传讹的小道消息。

称,老丛水仙的茶树很高大,有七、八米高,叶片采下来就像巴掌大。

然而,这样的形容描述,纯粹是将老丛水仙妖魔化了。

现实情况没那么夸张。

老丛水仙的身高,按茶园管理与树龄高低的不同,有高有低。

采用留丛管理的老丛,按采茶那天的目测,采茶阿姨们站在一旁,头顶刚好到树高的一半。

再怎么估测,都达不到8米的夸张高度。

采留丛管理的老丛水仙,也并非是要带着梯子进山采茶。

而是因地制宜,看整片茶园的采茶条件。

如果茶树种在坡地,平台面极窄,站在茶园边上,很容易踩塌一块土。

再加上,正岩核心山场的茶地土壤,含有风化岩碎屑丰富,极为疏松透气。

搭梯采茶,根本站不稳。

如非整片茶是种在相对开阔的平面,才能提供搭梯支撑的条件。

要不然,直接爬上树,站稳了脚跟再去采茶会更靠谱。

《2》

除此外,老丛水仙的青叶,形似巴掌大小的传言同样不靠谱。

达到标准开面成熟度的岩茶水仙,不论普通水仙,高丛水仙,老丛水仙,叶片都不会相差太远。

中大开面的水仙,叶片也没有手掌那般大。

盲目臆测出,水仙树龄越老,茶青叶片越大的传言。

说明对方根本没有深入实地了解,而是听信了网上的说法,不加分辨,盲目照搬罢了。

事实上,武夷岩茶诸多品种里,叶片以大著称,而且市面上相对常见的品种,其实是佛手。

佛手茶的茶青鲜叶,长相很有特点。

长势稍微慢一些的,叶片大小还算中规中矩,形态相对圆润。

但达到彻底开面成熟度的佛手,在众多岩茶品种里,堪称是巨无霸。

五指并拢,放在一旁,和成年女性的手掌大小接近;

将小茶杯摆在一旁对比,岩茶佛手的青叶,是那个经常出镜的玉兰杯三倍大;

找一片老丛水仙的青叶放在一起对比,肉眼可见,佛手叶片宽度会比水仙宽上一圈……

本身,和大多数岩茶品种比,比起雀舌、白鸡冠、金柳条、黄观音、肉桂等,水仙的标准青叶已经是“略大”。

但放着和岩茶佛手一起比,那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

不过,聊到佛手与水仙的不同,单看叶片大小,还仅是表象。

以下这3点的分别,更能涉及内核。

《3》

一、来源不同。

讲一个冷知识,水仙并非武夷山本地的土生品种,并非武夷名丛。

而是妥妥的外来户,原产地是建阳水吉。

不过,建阳与武夷山,同属闽北地带。

水仙在清朝末年就引入武夷山种植,落户武夷山的时间,由来已久。

发展至今,岩茶水仙凭借自身品种优势,早已成为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

与肉桂、大红袍一起,并列岩茶三大品种。

同样,佛手也并非原产于武夷山。

而是产自闽南永春,属于大叶类灌木品种。

后来,被作为优秀良种,从闽南引入武夷山种植。

永春佛手,在闽茶体系里,小有名气。

不过在制茶方式上,永春佛手有别于岩茶佛手,整体偏向闽南乌龙的工艺,最终成品是塑形成颗粒状,与条索状的岩茶拥有直观区分。

《4》

二、品种香气不同。

岩茶圈内有一句名言。

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

岩茶水仙的最大特点,在于茶味醇。

但在香气方面,也不甘示弱。

兰香清幽,尤为细腻雅致。

30年-50年树龄的高丛水仙,丛香初显,汤感比普通水仙更稠一分。

达到60年以上的老丛水仙,木质丛香炸裂,深邃悠长,茶汤极度醇厚,浆感突出。

和水仙相比,佛手的品种香气比较有意思。

它是整个岩茶圈,乃至整个乌龙茶圈子都比较少见的雪梨香。

清甜、清新、甜美,鲜香盈盈。

因为茶香独特,特别有辨识度,佛手茶拥有一个别名,唤之为“雪梨”。

佛手即雪梨,雪梨即佛手,纯属同义。

别看佛手这个品种,青叶长相五大三粗,特别粗犷,但它却拥有小清新的内核,清甜的雪梨品种香气,独具一格!

这种雪梨香,与水仙本身的兰花香,存在明显不同。

在比较两者的茶香时,除了品种香的不同外,树龄香也值得顺道一提。

由于水仙是小乔木品种,佛手是灌木品种。

所以,水仙在达到特定树龄后,能自动实现木质丛香。

而佛手作为灌木,预期树龄寿命不能与乔木、小乔木相比,哪怕早十几年、二十几年种下的佛手茶树,后期制茶也没有任何关于丛香的说法。

《5》

三、茶味特色不同。

岩茶水仙,以汤感醇厚出名。

汤水不醇的水仙,没有特点。

所以,判断一款岩茶水仙的品质好坏时,建议严格按照武夷岩茶的“重水求香”传统审美。

先看汤感厚度。

啜一口茶,感受茶汤当中的胶质汤感。

将茶水含在舌面上,先别急着吞咽,用舌头轻轻地掂量一下茶水的厚度。

山场越正,茶园土壤含风化岩碎屑越多,制茶加工越到位的岩茶水仙,茶汤厚度会更明显。

很多时候,啜茶细品过程中,能感受到岩茶水仙的清幽花香,包裹在稠滑茶汤里。

乍一闻,汤面不会太香,极少出现品种茶那样花香飘扬高扬的情形。

但啜茶期间,茶水在口中震荡,从唇齿到喉间,不知不觉间,便如同水面的波纹那样,荡漾出阵阵清幽雅致的山林野兰花香。

但佛手不一样,岩茶佛手在加工时,火功一般不会太高。

彻底焙足火的,较少。

中火、中足火等,更常见。

这是因为,佛手茶的茶味特点很清甜鲜醇,茶水很柔,香滑细腻。

为了更好地体现品种特点,看茶焙茶,焙包括佛手、白鸡冠、雀舌在内的诸多特色品种茶时,火功不是盲目追求越高越好,焙茶到位,恰到好处,才是关键!

《6》

佛手与水仙,虽然都是武夷岩茶的外来户。

但水仙在岩茶圈内,扎根发展的根基更稳。

一路走来,稳扎稳打。

凭借着兰香清幽,茶汤极醇,喝起来有内容等诸多鲜明品种优势,早已一跃成为岩茶圈内的主流品种。

种植面积广,市面占有率更高。

反观岩茶佛手,显得比较小众、低调。

虽然,它的特色叶片形态,特色雪梨香气,特色清甜柔汤,能够让人印象深刻。

但在肉桂一家独大的那些年,整个市面上,佛手这类品种茶显得较为冷门。

不过冷门小众,不代表品质不好,没有水仙肉桂值钱。

只要山场正,做青焙火到位,这两年在圈内,能明显看到正岩品种茶的前景在变好。

一枝独秀不是春,(品种)百花齐放,才是武夷岩茶的未来趋势!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