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老机构如何管理设施设备和用品

 快乐英平 2023-05-05 发布于江苏

养老机构的经营管理,基本上都是围绕“人、财、物”来进行的。【整理摘编:时英平】

养老机构的“物”,主要是指设施设备及用品。总体来讲,养老机构设施设备及用品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一是各类设施,包括建筑本体、配电室、中控室、无障碍设施、消防设施、供暖设施、危化品储存室等;二是各类设备,包括特种设备、电气设备、医疗设备、交通工具、康复设备、娱乐设备(含健身设备)、消防设备、照明器具、家俱、餐厨设备、办公设备、洗涤设备、监控设备、采暖设备等;三是各类用品,主要有办公用品、生活用品(衣服、牙膏牙刷、床单被罩等)、清洁用品、消毒用品、一次性卫生用品、临终关怀用品等。

那么,养老机构设施设备及用品管理都有哪些要求?设施设备和用品的采购、验收、使用、运行和维护保养应该如何进行?今天,我们根据DB54/T 0203—2020《养老机构设施设备及用品管理规范》,就上述问题与大家做个分享。

-01-设施设备管理

(一)采购

1.应根据每年度设施设备的实际需求提出采购计划,针对欲采购的设施设备提出性能、型号、质量、数量等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技术论证,制定科学合理的设施设备及用品采购申请建议。

2.设施设备采购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自治区相关的要求进行采购,并纳入预算管理,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的预算执行。

3.采购流程应按照养老机构制定的相关规定执行。

(二)验收

设备到货后,应根据设备采购合同和相关标准进行验收,对符合要求的设备予以接收。

(三)使用

1.设备需要安装时,应在查验符合要求后,联系供应商进行安装、调试。指定设备操作员或者维护人员,厂家负责对操作人员或维护人员开展培训,安装、调试后,进行质量验收,填写《设施设备验收表》(参见表A.1),设备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图片

2.设备使用时,应执行各类设备安全管理规范,由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检查落实。

3.应在设备危害部位安装安全保护装置和张贴安全警示标志。

4.专用设施设备应专人管理,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存档保存。

5.设施设备的使用应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操作。操作者应熟悉设施设备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应能识别设备的主要危险部位,有效地自我保护。

(四)运行

1.人员管理

应由专人对设施设备的运行、维修保养进行管理,人员要求如下:

a)定期参与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

b)特种设备(电梯、锅炉、消防,医疗设备,康复设施,交通车等,控制室如消防控制室、配电室、水泵房、监控室等)操作人员还应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持证上岗;

c)掌握各项管理制度、技术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d)熟悉设施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和各项技术指标和参数;

e)掌握维修、保养相关技术知识和要求;

f)具备设施设备运行、维保、维修和应急处置相应技能,能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隐患的能力。

2.巡检

应实行24小时巡视检查,重点巡检设备的运行状态。设备应性能良好,运转正常。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可靠。如发现问题应进行处置和报告,填写《设施设备运行/巡检情况记录表》(参见表B.1)。

图片

3.安全管理

(1)电梯、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使用、检验和维护保养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

(2)特种设备应设置专人负责管理,对在用特种设备每月应进行1次自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自行处理的,及时联系厂家或相关单位。特种设备应由生产制造单位或指定的维护、保养单位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3)监控系统控制室、配电室的入口处应设置明显标志。监控系统控制室、配电室应配备专(兼)职人员24小时值班。专(兼)职人员应持证上岗。非工作人员进入时,应进行登记,进入后不应随意触动设备。

4.档案管理

(1)设施管理中,应收集以下资料:

a)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及接管验收的基础档案资料;
b)设施设备工艺流程图;
c)接管验收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资料。

(2)设备管理中,应收集以下资料:

a)质量证明文件;

b)设施设备清单及出厂随机资料;

c)使用说明书;

d)安装调试记录、安装调试查验记录。

(3)设施设备的运行管理中,应收集以下资料:

a)巡检工作记录;

b)定期维保计划、维保记录等;

c)维修计划、方案、维修记录等;

d)运行故障及事故处置记录等;

e)各类计量器具的校准、检测报告等。

(4)设施设备应归档管理,归档文件材料应为原件,并真实、准确、齐全、完整。

(5)档案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手续完备、材料完整、无破损。

(6)档案应实行分级负责、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

(五)维护维修

1.维护保养

(1)应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技术检修、及时维护保养,并记录相关数据。

(2)维保单位应按照维保合同对设施设备状态和效果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3)设施设备大中小修,应制定计划,根据预算资金按程序报批并实施。

2.故障及应急处理

设施设备出现故障或紧急事故,应立即排除故障,排除不了的要立即上报情况,防止事故扩大。要确保水、电、暖、气等基础设施在相关规范要求的畅通,每次故障维修及时进行记录和存档,《设施设备故障维修记录》(参见表C.1)。

图片

3.检定

设备检定(校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制定设备检定(校准)计划,按时进行检定(校准);

b)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应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部门检定,签发检定证书;

c)设备的检定(校准)证书和自校准记录应归档保存;

d)经检定合格设备应加贴检定合格标志,标明有效期。设备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六)报废

1.设备存在下列问题之一,且经过改造仍不能满足安全要求,应报废:

a)在设计规定的运行范围内不能安全运行;

b)对运行、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有威胁;

c)设备本身有严重缺陷。

2.设备发生严重损坏且不能修复或无修复价值的设备,应报废。

3.超过规定的折旧年限,经检测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设备,应报废。

4.未到规定折旧年限,但技术状况差且无配件来源的设备,或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可报废。

5.国家其他政策规定报废的设备,按相应政策执行。

6.设备报废后不应对环境造成污染。

-02-品管理

(一)采购

1.采购前,应制定采购计划,了解市场行情、询价,选择供应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自治区相关的要求进行采购,纳入预算管理的应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的预算执行。

2.应制定采购检查、批准和处理的程序,保证所接收的用品均来自合格供应商。

3.采购的用品应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

4.采购时应查验用品的质量和有关标识。

(二)验收与保管

1.应对采购用品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登记,办理入库手续,填写《用品验收入库记录》(参见表D.1)。不合格用品退回或拒绝接收。

图片

2.入库的用品应按性能、规格等分类分区存放,并进行标识。

3.库房应由专人进行管理,定期对所保管的用品进行盘点、核实账物等情况,并将盘点表交财务部门存档。

4.库房应有防火防盗防鼠防潮等措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