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麦金梅∣ “三合一”的教研学习模式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3-05-05 发布于广东

 “三合一”的教研学习模式

——参加“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项目式教学实践研讨活动”有感

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麦金梅

2023年4月14日上午,中山市小学科学教师相聚在东区朗晴小学参加“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项目式教学实践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安排了两节研讨课,分别是朗晴小学胡家乐老师执教的《探寻飞行的奥秘之弹射飞机》(四年级)和柏苑中心小学张黎老师执教的《探寻飞行的奥秘之双环飞行器》,每一节研讨课结束后还穿插了执教者说课以及观课者研课两个环节。这两节课上得很精彩,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如胡老师教学语言言简意赅,教学进度把控得当;张老师教学环节设计得很出彩,让听课老师很惊喜;在研讨环节,可以聆听很多优秀评课老师分享对这两节课的思考,学习他们独特的观课眼光。我从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能收获到很多启发,那该如何把别人优秀的思想变为自己的东西呢,这是我一直很苦恼的。郭老师曾在公众号推送文章《推进“三合一”课堂教研模式》中提出“资源式备课”“复盘式说课”“聚焦式评课”组成的“三合一”教研模式。在“三合一”教研模式的启发下,我认为以观课者身份参与到教研学习中,也可以有三个环节的学习模式:资料式备研、聚焦式评课、复盘式反思。

一是资料式备研。我特别珍惜每月参加教研基地研讨活动的机会,每一次我都能从这块研究沃土中获得成长的养分,同时也发现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例如参加教研基地3月份在浪网小学举办关于地球与宇宙科学主题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时,发现自己对地球与宇宙领域内容不熟悉,日常教学也没有教研讨课的教学内容,导致观课时看到的问题很单一和片面。基于前面的教训,参加这次教研活动的前一天,我花了一些时间进行资料式备研。首先,我先确定好这次教研活动的研究关键词是“学习进阶理论”“项目式学习”从教学内容可以确定这次是技术与工程核心概念学习,然后大概地翻阅了一下课程标准相关内容的要求。其次是借助中国知网等学术平台,下载了几篇与它们相关的文献,还欣喜地发现其中一篇文章曾在订阅《湖北教育》(科学课)杂志上阅读过。另外还通过百度了解到弹射飞机和双环飞行器的制作方法及科学原理。通过资料式备研让自己在教研活动中有底气,拓宽自己观课、研课的视野。

二是聚焦式研在评研讨环节时,我很细致地记录下评课老师们的精彩点评,这些点评涉及到研讨课堂的各个方面,包含了十多个要点,让人应接不暇。很可惜,因为自己才疏学浅,从中学到的仅仅是蜻蜓点水,未能将其付诸于教学实践中。该如何突破现实瓶颈,实现有效的教学学习?郭老师曾多次在文章中提倡“聚焦式评课”,不建议优点缺点各说几点评课方式,评课时围绕一点深入挖掘,对上课老师有启发,评课老师的水平也会提高。这种聚焦式评课给我很大启发,或许在观课及研课中选择其中一点进行聚焦式研读。要是选择“学习进阶”作为研读的聚焦要点,如何针对学习进阶进行聚焦式研读呢?《湖北教育》(科学课)2022年第7期发表了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杨新瑞老师撰写的《基于学习进阶的核心概念学习——以小学科学为例》。这篇文章对如何研读小学科学学习进阶很有启发意义。在文章中,杨老师在学习进阶的理论基础上,归纳出科学学习中学习进阶的四项主要特征:围绕科学领域的核心概念构建学生的认知体系;注重多学科的融合;认可多种概念发展顺序和概念的网状结构;关注现有教学情境下的学生认知发展进程。最让我受启发的是文章第二部分,从“课程标准中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探究活动中的学习进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学习进阶”“实现态度责任目标的进阶过程”这四方面实现小学科学课程核心概念下的学习进阶。其实就是从核心素养四方面进行科学学习进阶。那么我们观课研课时,找出课标中对应课堂内容的核心概念下的学业要求,学业要求也正好是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方面编排内容的。例如这次活动两个课属于技术与工程实践类型课程,在课标中对中、高年段都有明确学业要求的。

三是复盘式反思。如何才能实现对教研学习的高效反思?我认为要利用合适的教研记录方式进行全面的复盘。大部分老师包括我自己会习惯记录到笔记本上,这的确是一个办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佐藤学在《教师花传书》书中讲到,与发言记录和实践笔记相比,录像能够捕捉到的东西更加丰富、生动,这进一步拓展了教学研讨的可能性。这让我很受启发,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我怎么如此闭塞,仅仅靠着一支烂笔头做记录呢?通过手机的录音或者录像功能把精彩的评课要点记录下来,这很有利于我们进行研后反思,复听会收获更多教研思考,例如这次通过教研记录整理出的精彩点评有“通过控制变量体现实验的公平性,能数据量化最好”“技术工程类型课程要强化设计环节,根据学习进阶提出不同的设计要求”“研讨反思环节要尽可能挖得深一些,体现过程性评价”“从问题出发,明确任务”等等。

这篇随笔一开始是写这次教研活动的收获感受,但是发现收获数量多又是碎片化的,把每一点写出来感觉成了流水账,没有重点,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没有指导意义。于是,很快就想起郭老师提倡的聚焦式评课,接着关注“学习进阶”聚焦式研讨,在边写边思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参加教研活动时缺乏清晰的学习模式,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在郭老师“三合一”课堂教研模式的基础上,照葫芦画瓢,提出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