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苯酚敷贴和针道: 首先我们看针法在针灸大成里或者是在难经里会有些什么针道呢?首先我们的“针灸”,其实是两种技术,老百姓常说的扎干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追朔到上古时,是不用什么酒精来消毒的,消毒是一百多年以来西医的创造出来的。上古时我们老祖先常用的针是九针,比较粗大,因为当时的冶炼技术和锻造技术,和现代的技术相比。所以都比较粗大笨拙。所以在古书里边有很多扎针的禁忌,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的银针很细。 古代说的很多禁忌也就不存在了,扎银针叫针疗做艾灸叫灸疗,这是很多人对针灸的的误读。就连很多中医大家都把针灸,混为一谈也就不足为怪了。言归正一状。扎针有很多手法, 比如捻转法,插提法,什么苍龙探穴, 反正五花八门,有用的和无用的混杂在一起, 最难学的就是针灸里边的针法和扎针的手法。也是针灸的秘密武器,很多老师是只传术,而不传法,也就是行针的方法。 就是你站在旁边也看不出他是怎么行针的。 同样的穴位,但是扎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就像苍龟探穴,在穴位上找到接节和条索,把它疏通开,有触电的感觉,效果就出来了。还有抱刺法,在囊肿中央扎一针,然后把针退到皮肤表面再问囊肿的八个方向透刺。这些方法如果没有老师教你是学不会的,嗯,而苯酚敷帖,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只要你准确的帖在穴位上,透皮给药,它就会问四面八方渗透。无需什么针法。这就是针疗与敷贴的最大的区别。敷贴更象艾灸。同时变成了真正的针灸。二者合一,所以就比单用针和灸效果会更好。敷贴技术真正把针和灸结合在一起。是名符其实的“针灸”。且无需学针灸手法。艾灸也有手法。所以敷贴技术又简单又实用且方便,是人都学得会。所以感谢吴老师把针灸技术发扬一成敷贴技术。使普通老百姓都会用。删除了针灸的各种手法。有了李跃华医生的苯酚发明,又有了吴老师的改良技术敷贴,何愁中医不走进千家万户。中医的春天即将到来。 |
|
来自: xilianxilian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