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告别春天,夏天的开始就是“立夏”,立夏有什么风俗习惯呢?

 吃动养生助健康 2023-05-06 发布于河南

一年四季,别具特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是四季的最好写照,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来到了“立夏”时节。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

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历书有载:“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古人认为,春是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和同,草木萌动,而夏则是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因此又称“春尽日”,立夏时节,中国南岭以南地区呈现“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景象。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那么问题来了,立夏时节有什么风俗习惯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你那边有这样的习俗吗?欢迎在下方和大家一起交流。

立夏习俗一:迎夏仪式。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气”的变化,进而关系到自然节律变化,立夏时节到,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茁壮成长。

古人十分注重“立夏”的礼俗,旧时人们在立夏时举行“迎夏”仪式,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立夏习俗二:立夏秤人。古时立夏日有“秤人”之俗,即立夏时称体重,人们在村口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

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到夏季过完的立秋之日再称一次,看经过苦夏,瘦了有多少,若是体重减轻了,那就多吃点,“贴秋膘”来补一补,助力身体健康。

立夏习俗三:斗蛋游戏。春分竖蛋后,立夏要斗蛋了,俗语说:“立夏蛋,满街甩”,斗蛋在立夏成了小孩子们的一种游戏。

玩法就是用白水煮熟鸡蛋,经冷水浸泡下,然后装在用彩色丝线或绒线编成的网兜里,让孩子挂在脖子上。

然后孩子们就拿着“比比谁的鸡蛋壳硬”,尖者为头,圆处为尾,蛋头撞蛋头,蛋尾击蛋尾。

就这样一个一个的斗过去,斗破了壳的,认输,然后把蛋吃掉,而最后留下的那个斗不破的鸡蛋,被尊为“蛋王”。

至于为什么要玩斗蛋的游戏,民间有说法是:“立夏胸挂蛋,小人疰夏难”,进入夏季暑热后,老幼体弱者,容易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倦怠。

而鸡蛋可以作为一种简单易得的营养品,邓来预防疰夏提前进补,并且配合孩子们的心性,将吃和玩结合在一起,立夏吃了蛋,力气大一万。

立夏习俗四:立夏日,见三新。在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新麦。

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人们尝食,樱桃甜,青梅酸,新麦清香,取青麦穗煮熟,去芒谷,磨成条,称为“捻转”,为一岁五谷新味之始。

在多个省市,人们仍然保留着“立夏吃乌米饭”的古老习俗,由糯米浸入乌树叶内数小时后烧煮而成,乌黑油亮,清香可口,江南人人喜爱。

立夏习俗五:立夏饭古代,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为吃“立夏饭”。

立夏习俗六:立夏饼。在立夏那天,北方很多地方会吃立夏饼,立夏饼顾名思义夏天吃的饼,立夏时节,家家户户有制作与食用面饼的习俗,寓意小麦大丰收。

立夏习俗七:立夏粥。在立夏时节吃粥是很多地方的习俗,表达对丰收的美好祈愿,民间传说立夏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无病无灾。

立夏习俗八:立夏茶。在我国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风俗习惯,如俗语道:“不饮立夏茶,一夏苦难熬”。

总的来说,进入立夏时节,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使人烦躁不安,再加上夜短昼长,睡眠时间偏短,容易倦怠懒散。

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补充营养物质,注意饮食卫生,多喝开水,少吃冷饮,促进身心健康。

好了,朋友们,今天对“立夏”的介绍就到这里,希望你看后有所受益,感谢你的关注和转发,让我们一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