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阴雨绵绵,科室病人不减,但不少病人,误认为阴雨天不能针灸,此论多源于古,因古人针具亦不同于今之毫针,且古时房屋简陋,风雨不避,故不能针。阴雨天在室内环境允许的情况下是可以针灸的。 其实能否针灸,主要取决于疾病。病即有轻重,治有缓急,若一人病重,岂有因雨天而放弃针灸治疗之理。 关于针灸禁忌,各医家均有论述,以针灸大成、针灸聚英、灵枢经记载最多。其中以灵枢经的针刺十二禁最为针灸工作者所熟知。《灵枢》·终始篇: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步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粗工勿察,是谓伐身,形体淫泺,乃消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谓失气也。《灵枢》·本神篇: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 又有血忌,十二部人神忌,十二时辰忌等,鲜有记载雨天不能针灸之禁忌,雨天室内干燥,温度不寒不湿的情况下是可以针灸的,针后注意防寒保暖即可。言雨天不能针灸者,多是今时之人,不读古书,不明古人用针之理,妄自科普宣传所致。 古代屋室简陋,风雨不避。而现代生活水平提高,冬有暖气,夏有空调。一年四季,皆适宜针灸。切莫让无知延误了病情,束缚了针灸的使用广度。 雨天潮湿,寒天血脉凝涩,血液运行迟缓,诸多疾病而在此时加重。此时则适宜针之通其血脉,灸之以散寒邪。但针灸后必须做到防寒保暖。其实无论是否阴雨天,即使不做针灸,也须做到风雨寒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雨天能否针灸,其理以明,如若真不能针灸,所有针灸科室,岂不是阴雨天全部停诊,病人疾病岂不是任其加重。不要让无知者宣传,捆绑针灸的手脚,延续了病情。望众人皆知。 注:转载和引用请注明出处,内容仅代表个人建议。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关注公众号,我们一起弘扬中医。 👇编辑不易,随心赞赏👇 |
|
来自: 源真 > 《董信凯针灸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