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超声、宿一超声等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当您发现自己患有血管瘤时也不必惊慌,血管瘤并不是恶性肿瘤。一般情况下,当血管瘤较小时,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常常在体检时发现。但当血管瘤增5cm以上时,可出现腹部包块、食欲不振、恶心、压迫症状等,较大的肝血管瘤会影响肝脏代谢功能,严重者还可导致肝破裂等。 病理肝血管瘤多属海绵状血管瘤,切面为圆形或楔形,呈蜂窝状,由多数小血管组成,亦可由较少大血管组成。质柔软,受压后变形,去压后恢复。发病率0.32—2%,占良性血管瘤的41.6%,女性多于男性,单发90%,多发10%。海绵状血管瘤比较多见。 超声是临床上检查肝血管瘤最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方法,可以有对肝血管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肝血管瘤的B超表现为高回声(如下图),呈低回声者多有网状结构,密度均匀,形态规则,界限清晰,有时候还会出现钙化的高回声或者后方的深影。肝血管瘤在超声扫描动态观察下,血管瘤往往长期形态大小无改变;当部分血管瘤呈低回声表现时,不易于早期肝癌区别,可采用超声血管造影或CT扫描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 ![]() 声像图表现: 1、肝内边界清晰的占位性病变 2、圆形 、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3、常具边缘裂开征或血管进入、血管穿通征小型(<3cm)血管瘤声像表现 多为高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并具边缘裂开征,内回声欠均匀,可见管状或点状小无回声呈筛孔状。 低回声型较少见,周围甚厚的边缘,内部为圆形、椭圆形、管状的较粗血管壁,常可见血管进入、血管穿通征。 中型及大型血管瘤声像 图像多为混合回声,内部多布满圆形、椭圆形及管状暗区。加压后形变。 彩色多普勒声像表现血管瘤内部因血流缓慢故不易显示彩色血流,有时可探及少许点状、短线状静脉及动脉血流。 鉴别诊断主要与肝癌作鉴别: 1、小血管瘤的小结节几乎均为回声增强型 2、低回声小血管瘤具厚壁,常见内部管道及 3、血管穿透肿瘤 4、中型及大型血管瘤具有内部血窦及瘤体的可压缩性 5、血管瘤的生长缓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