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荷兰: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我这样解决

 koojjgjxsvvwml 2023-05-06 发布于海南
图片

目录

一、 大农业+小城镇的基底
二、两大机制,小城镇成为农业中心
三、两种农业路径,小城镇协同发展

关键词:

城乡融合 | 乡村振兴 | 农业振兴

都市农业 | 乡村旅游 | 农业产业链


近年来,「三农」问题无一例外成为每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足见国家的重视程度,而「乡村振兴」就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战略。不知大家有没想过,为何是「乡村振兴」,而不是「农村振兴」?

由「农」到「乡」的转变,是由「农村」到「城乡」的格局之变。乡村的衰落,背后必然是城市的繁华。只要城市在发展,必然是以乡村人口减少为代价的。

▼ 乡村振兴多年来都是国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然而乡村想要振兴,又不可能指望着城市衰落,因为城市的衰落在工业化时代不仅不能带来乡村的繁荣,反而只能带来灾难。1930年代的日本「昭和农业恐慌*」既是如此。城市反哺乡村,工业反哺农业所形成的城乡互动,才是乡村振兴的出路。

*昭和农业恐慌:全球大萧条导致1930年代日本城市、农村衰退,城市危机进一步传导至农村引发更严重社会危机。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城市飞速发展,吸纳了来自农村的大量人口

因此,我们看到国家一边在推动乡村振兴,一边在不断提升城市化率,做大更多的城市。

特别是自2014年开始,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度。这是不是意味着,完成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区域,乡村振兴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恐怕没有。

城乡互动是关键

这是因为,城与乡的空间关系,只是解决乡村振兴的先决基础条件,而两者之间如何融合,如何互动,才是振兴的关键核心。

那么融合互动是来自乡村旅游?还是售卖土特产?

我们印象中,作为农业强国的荷兰,很擅长做乡村旅游,如羊角村、风车村等。

▼ 荷兰羊角村的水乡风情

甚至,还有借助乡村旅游转型的例子,如传统渔业小镇沃伦丹,在荷兰建设淡水源艾瑟尔湖时,失去了入海口,更失去了曾经依赖的捕鱼业。于是,小镇想尽办法把城里人请进来,便做起了旅游业。

▼ 淡水湖的建设,使沃伦丹失去了曾经依赖的渔业

沃伦丹通过强化色彩明快、临水而建的建筑特色,以及身着传统服饰活动的村民,营造出了「穿越感」,迅速产生旅游吸引力。虽然失去了出海口,但伴随淡水鳗鱼捕捞的兴起,小镇又开发出游客可以参与的「渔民」生活体验项目。如今,沃伦丹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达900,000人次,是常住人口的44倍。

▼ 沃伦丹风貌

▍农业驱动的城乡互动
荷兰这些乡村旅游虽然很成功,但只能说是城乡互动发展的「副产品」,而以小城镇为基础,融合二三产的农业产业才是破题关键。

概括来说:在空间上通过集约发展,推动城乡合并,腾出更多土地发展农业;在技术上,通过科技赋能,使农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从而吸引更多的资源;在结构上,通过跨行业的一体化发展,提升农业价值,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荷兰如何做到的呢?

一、大农业+小城镇的基底


揭秘之前,先来了解一下荷兰农业和小城镇的概况。

▍1.荷兰农业有多强

荷兰是典型的「国土小国」上的「农业大国」:荷兰国土面积只有约4.18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134位,但他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且出口额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22年突破1,223亿欧元,较去年上升17%);

虽然人均耕地只有0.06公顷,不仅低于世界平均值0.19公顷,也低于中国的0.09公顷,但人均耕地产值位居世界第一

农业企业约有5.2万家(2020年),相关从业人数约占总人口的2%,但生产值在经济总量中占据10%。

▼ 荷兰农业明确的区域分工

我们再看一下荷兰的小城镇发展状况。

 2.荷兰小城镇有多密

荷兰的城市体系,以小城镇为主:总人口约为1781万人,总共分布在390个城镇中;其中,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只有6个,而人口低于10万的小城镇则有361个,人口占比约为65%。

在荷兰国家发展战略《NL2040》中,再次明确农业和小城镇是荷兰未来发展的重心。

用荷兰学者伊芙琳在《城乡互动:以小镇为核心的乡村区域发展》一书的话,即发展小城镇是发展现代农业,联系城乡经济的关键纽带;小城镇是城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中心,信息集散中心,休闲服务中心。

▼ 荷兰城乡互动发展要素示意
图片

▼ 荷兰城镇及人口分布示意(来源:荷兰环境评估署)
图片

其实自1950年至今,荷兰在国家空间规划层面,一直贯彻实施抑制城市蔓延与大力发展小城镇的战略,推动小镇合并为市镇(由1015个降至390个)。这既是预防大城市病,也是通过集约发展,为农业腾挪出更多的土地,便于开展规模化种植。

不过仅依靠单个的小城镇,难以带动农业整体发展,近年来,荷兰在推动城镇之间建立特定领域协作,形成小城镇协同发展集群,实现共同繁荣。

▼ 南荷兰省的城市协同情况,每种颜色的轮廓都代表一个特定的合作领域(来源:荷兰环境评估署)
图片

当然,荷兰的农业发展、城乡协同,不是做几个计划,造几个新理念,画几张图就能实现的,相比于结果来说,从战略到实施的过程更为重要。这不得不提,荷兰城乡协同发展中的2大机制和2种路径。

 二、2大机制,小城镇成为农业中心


科技赋能和农业工业化,是荷兰成就小国大农业的内核,但无论是技术、资金还是规模化生产,恰恰是小城镇最为缺乏的。

荷兰通过2大机制破解这一系列难题。

1. 三螺旋机制,赋能小城镇农业

科技创新对荷兰农业增长率贡献已超过80%,而三螺旋机制(政府、企业、大学合作推动技术落地),就是使荷兰农业具有持续科技竞争力的根源。 

▼ 三螺旋机制
图片

  • 大学,创新源头

荷兰农业科研体系由农业院校、公立研究所和企业研究所构成,瓦格宁根大学是整个体系的枢纽。目前农业科研体系分为3个层级:

基础理论研究:瓦格宁根大学的93个研究小组,针对食品和生物科技、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等领域,进行各种理论性研究。

应用理论研究:11个专项研究所负责应用型理论研究,包括食品安全,农业供应链、生物科技、种植技术、设施农业等领域。

应用技术研究:主要由企业研究所承担,解决生产中暴露出的具体问题,如新品种育种,温室节能等。

▼ 荷兰以瓦格宁根大学为核心,构建了强大的农业科研体系
图片

当然,这些研究并非学术驱动,而是市场驱动,也就是以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最终目标是提高生产力。


  • 企业,转化创新

企业负责进行技术转化,他们又分为种植生产企业和生产服务企业。前者在拿到通用型技术后,会直接应用于生产之中;而后者则是将不便于直接应用的技术,先进行商业转化,再进行推广。

比如瓦格宁根大学发现某种有利于特定农作物生长的光谱,飞利浦公司根据这一成果研发出了相应的LED设备雏形,但不知道商业前景如何。

这时飞利浦就会委托类似于德尔菲(专业提供农业问题解决方案)一类企业,在其温室基地进行测试,寻找出最佳的光照方案,再结合其农业领域经验,进行商业化转化。

▼ 飞利浦温室光照设备(来源:Wikipedia)
图片

  • 政府,做好对接

三螺旋机制内,政府承担「媒婆」的职责,将企业需求与院校研究对接,加速产研转化效率。在面对一些棘手的新课题时,政府也会聘请如科学研究机构TNO这类民营机构参与,增加产研对接的精准性。

▼ 三螺旋机制下的荷兰政府职责
图片

政府不仅出力还会出钱,如资助科研机构、农业PPP项目,提供税收优惠等。

为农业企业提供资金保障的,主要来自金融系统的专项扶持,如荷兰合作银行的Banking for Food计划,已经为农业领域提供超过923亿的贷款,荷兰国内85%的农民均参与过该计划,农业产业链上40%的企业接受过资助。

在三螺旋机制作用下,小城镇有了技术、有了资源、有了资金,成为农场主、企业、科研机构的深度互动平台,小城镇成为农业科技应用的前沿。

2.一体化机制,农业实现工业化

荷兰农业的另一个重要机制是「一体化」。
所谓一体化,是指以农业为核心,把二三产业融会贯通到产业链中,这不仅带动多领域的协同发展,更构成了荷兰农业在世界范围内「攻城略地」的实力。

  • 「小巨人」,组建一体化分工体系

荷兰农业涉及种植工艺、工程、设备、服务等多个领域,每个环节都有专业小公司(普遍20-30人)负责,这些公司是垂直领域内的隐形冠军。这些隐形冠军企业,普遍只从事农业产业链领域某几个甚至是1个环节的生产。

▼ 多产联动的农业产业链示意
图片

以荷兰的温室园艺产业为例。荷兰很少有专门生产整体综合性温室的企业,而是由很多细分领域企业组成,有负责建设模块的、有负责拉幕系统的、有除虫设备环节的等等,建造温室更像一个拼乐高的过程。正是由于在某一领域的专注性,荷兰温室园艺产业技术在全球一路遥遥领先。

在种植领域同样如此,如TTA公司只专注于育苗生产中的移苗和补苗环节,开发出了结构简单又非常稳定的幼苗拾取设备,该公司的大型移栽设备速度可达4.5万株/h,整个流水线只需要2个人。

在荷兰就算是同类型的公司,专注解决的问题或方式也不尽相同。相同的是各个公司都在自己的领域深入研究,为客户提供详尽的解决方案。
—— TAA公司负责人

  • 一体化的产业联动

荷兰通过「农业合作社」「拍卖市场」实现了农业从生产到销售一体化的联动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

农业合作社:荷兰的农业发展非常依赖农业合作社机制。合作社不是松散的机构,更像由农业散户和投资人组成的企业,共赢是首要目标。

因此,合作社决定着农民种植什么,怎么种,并会制定详尽种植计划。合作社还会出人、出技术参与到农户的种植过程之中。

▼ 农业合作社主要从三个环节推动农业产业化,掌控着整条农业产业链的运行
图片

很多合作社,已经脱离地域限制,发展成为跨区域的联合农业合作社,会进行跨区域分工生产,共同营销,共同确定质量标准、标准化包装。比如拍卖合作社Floraholland,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交易平台,2014年销售额达到45亿欧元,销售各类园艺植物125亿株。

拍卖市场:拍卖让农户实现以销定产。拍卖市场能让农户知道今年应该生产多少,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并且拍卖市场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标准化水平。

此外,拍卖采用独特的「降价拍卖方式」,也就是竞价过程是从高价开始,逐渐降低价格直到有人出价为止,不仅避免竞价战,还稳定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 FloraHolland鲜花拍卖市场

总之,在三螺旋机制、一体化机制推动下,小城镇与农业发展紧密绑定在了一起。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具体的实施路径。

 三、2种农业路径,小城镇协同发展


荷兰通过绿港农业、都市农业2种路径,实现城市群、都市圈、小城镇3个维度的协同发展。

1. 绿港农业,小城镇协同群落

前文曾提及荷兰的小城镇协同发展,绿港农业无疑是最具代表的协同集群。所谓绿港,是指特定区域内将农业相关的生产、交易、物流、研究等上下游产业链聚集在一起,形成涵盖全产业链的集群。

目前,荷兰已建成6个区域性绿港,各有侧重。这些绿港共有超过4000公顷温室,大约75%的温室蔬菜生产和贸易在绿港内进行。绿港的发展,有力带动了城镇群的协同发展。

▼ 荷兰已建成的6个区域性绿港
图片

▼ 区域性绿港的功能示意
图片

比如Dune and Bulb是荷兰6大绿港之一,其专业分工是球茎植物(郁金香为主),世界60%的球茎贸易都在这里进行。

该绿港内涵盖球茎花的全产业链,育种、种植、科研、交易、物流、出口等环节均在这里完成,这些环节分布在绿港内的6个分工不同的城镇中。

▼ 6个分工不同的城镇组成的Dune and Bulb绿港

以利瑟为例,它在绿港内承担着球茎植物的「科研+销售」环节。球茎产业中最有实力的农业合作组织均位于利瑟,球茎与多年生植物创新中心等研究机构,为合作社提供本地化的技术支持。

利瑟也是荷兰宣传郁金香等球茎植物的名片区,著名的库肯霍夫花园就位于这里,每年吸引的游客达到100万人次。


库肯霍夫花园也是露天展销区,每年3月到5月花园会举办超过20场的球茎植物主题展览,平均有超过100家企业和500多个农场参与,在这里展示他们的园艺产品。

▼ 库肯霍夫花园(来源:Wikipedi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