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星肇庆基地-集装箱养鱼新模式

 共享2931 2023-05-06 发布于广东

观星(肇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致力于“集装箱+生态池塘”尾水处理技术模式研发与应用推广的科技创新企业,是“集装箱+生态池塘”工业化养殖整体技术方案解决的服务商,是绿色安全高品质水产品提供的服务商。

公司以“还老百姓一条干净的鱼”为宗旨,经过在水产行业中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沉淀,研发出符合可持续性发展要求的集装箱式水产养殖新模式,为提高我国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以及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带动了整个水产行业的根本性变革,为我国渔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乡村振兴建设描绘了一幅全新的景象。

现今,我公司已与国内外多所高校、研究院所等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吸收水产行业内先进的技术成果,在集装箱为载体的养殖平台基础上,开展“分区养殖,异位处理”为特色的模式开发与验证工作。

在应用推广层面,公司整合水产行业上下游渠道和资源,积极推动集装箱式养殖平台的示范应用建设。通过应用这种新型高效的水产养殖模式,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养殖能耗,减少养殖废水污染,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在产业转型方面,该模式为国家退渔还湖、退渔还江、退渔还海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不仅实现渔业离岸养殖,为后续无鱼可捕、无鱼可捞的传统渔民提供了转产方式,还可以避免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有利保障渔民的养殖财产安全。

同时,该模式结合物联网技术、数字化监控手段,给传统农业加上了工业化、智能化这两个腾飞的翅膀,推动水产业链的革命性提升和发展,实现水产养殖业向4.0时代的迈进。

目前,公司生产的集装箱养殖设备已经覆盖全国2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并于2019年被纳入广东省农机补贴范围。公司参与制定了2项集装箱养殖行业标准,另有18项标准已获立项。公司旗下“舒鲜生的鱼”品牌系列中已有5个集装箱养殖水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认证

公司近三年荣获的奖励和资质:

(1)公司研发的集装箱+生态池塘”尾水处理技术模式,2018-2020年连续三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

(2)2018年6月份第二届中国国际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中国渔业协会颁发的“绿色发展突出贡献奖”。

(3)2019年荣获第四届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一等奖,观星农业公司为第一完成单位。

(4)2019年荣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观星农业公司为第一完成单位。

图片图片

技术成果荣誉证书

图片

绿色食品认证证书

一、养殖模式介绍

1、集装箱养殖平台介绍

养殖箱体及内部构架为钢结构,鱼池为一体成型的20GP标准集装箱。利用集装箱的箱体结构和内在空间,合理设计养鱼池空间,集成过滤系统,固液分离系统,杀菌系统和光照系统,结合水质,温度,pH,亚盐,氨氮等数值的监控系统,形成一套适合养殖各种水产品种的模块化智能农业系统。目前这个养殖模式在国内属于首创,属于传统养殖方式的变革,为养殖户提供了一种高效、智能、高回报率的新型的养殖模式选择。

2、养殖设备主要参数

标准20GP高箱外尺寸:6.1m(L)*2.44m(W)*2.8m(H);

每箱水体容量:23-28m³;

单个箱占地面积:15㎡

温控范围:15℃-35℃;

电压功率:电压380V,平均单套系统的额定功率0.7KW;

3、技术原理

本模式的核心原理为“分区养殖,异位处理”,即以生态池塘为依托,在岸基上搭建集装箱式循环养殖箱进行养鱼,通过与池塘进行水循环,实现水体净化和水位平衡。水循环起始先用水泵将池塘中、上层富氧水不断抽至循环箱中,利用鼓风机曝气提高水体溶氧量,保障高密度养殖;在箱体内模拟仿生环流,保持最优流速,促进鱼健康生长;养殖产生的尾水,经斜面集污槽排出箱外,保持箱内水质清洁。养殖尾水排出箱后,经固液分离装置过滤(120目筛网,去除90%以上大颗粒杂质),分离出的残饵粪便可作为有机肥料,过滤后的水流入多级生态池塘,实现尾水净化处理。养鱼过程不接触池塘底泥,避免了土腥味,有效提升水产品品质。整个过程不再向池塘中投喂饲料,池塘底质不会变脏变臭,可实现水源循环利用,此时池塘恢复为生态湿地功能,实现了传统养殖向休闲渔业、观光农业的发展转型。

4、主要优势

该模式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具有节水、节地、养殖成本低、养殖密度高、饲料利用率高、建设周期短、移动性强、污染少、能耗低、收获简单、抵御自然能力强、病害可控等优点。

5、技术创新点

(1)原始创新集装箱式陆基推水循环水养殖系统。

根据水体循环和调控原理不同,创新研发出适用于传统养殖区与池塘联动的陆基推水集装箱式水产养殖模式,实现“分区养殖,异位处理”。

(2)构建了集装箱式水产养殖废物循环利用减排系统。

构建了集装箱式水产养殖废物循环利用的机械收集、三级生物处理和双碳源耦合减排系统,该系统三个部分可以整系统耦合,也可以单独实用。固体废物收集率可达90%以上。

(3)发明与研制集装箱专用水产饲料。

为提升饲料利用率,针对集装箱箱内水体溶氧高、鱼类运动量增加、粪便需要尽量成型等特征需求,研发了高能低氮运动型、鱼类粪便排放成型等鱼用饲料和添加剂。

(4)创制出麻醉捕捞新工艺。

发明了便捷的捕捞出鱼方法,每个养殖箱配有一个直径300mm的出鱼口。捕捞时将箱内水位放低,通入二氧化碳无毒麻醉,出鱼口配上出鱼滑槽和出鱼框,打开出鱼口即可快速出鱼,操作方便,省时省工。

(5)集成创新构建出四大病害防控屏障。

抽取生态池塘上层富氧水进箱,大幅减少养殖水体的致病菌;主进水管处配备臭氧发生器,臭氧能抑菌杀菌,还能杀灭寄生虫和去除氨氮、铁、锰、氧化分解有机物和絮凝作用,降低养殖水体中重金属毒性及氨氮毒性;水产养殖病害主要为条件致病菌,多与高温成正相关,而集装箱式水产养殖可以精准调节水温,减少病害发生;分箱隔离防扩散,倘若病害发生,可关闭水循环,分箱精准处理,不会破坏池塘大生态环境。

(6)创新了水产品品质提升及质量保障技术。

建立了质量品质控制体系,生产方式更清洁,质量可控。一是风险隐患少。养殖用药大幅度减少。二是质量易追溯。集装箱养殖的管理、记录、监控过程可在视频系统下进行,全程质量可控可追溯。三是肉质口感好。集装箱模式下养殖的鱼类,肉质口感从质构硬度、弹性、咀嚼、胶黏性等指标上全面提升。

图片

养殖技术流程图

图片

养殖尾水处理工艺图

6、智慧鱼菜共生循环种养系统

创新“1+2”种养循环新技术模式,即集装箱养殖+蔬菜、花卉种植,打造了以集装箱为载体,高密度、循环水为核心特色的新型种养殖模式。

(1)一级塘:集装箱养殖尾水排出经过干湿分离进入过滤池,再自然流入一级生态池,并在池塘中栽种荷花、睡莲、鸢尾、水竹、荇菜等用于净化水质。

(2)二级塘:种植挺水植物水葫芦、水白菜等植物,吸收水体中溶解态的污染物并可抑制水体中蓝绿藻的爆发。浮床下面的毛刷填料和植物根系上附着的生长的微生物膜,可有效分解水体中溶解的氮、磷、有机质,实现水体净化。底部增氧的气泡与杂质颗粒相黏附,形成相对密度小于水、稳定性高的气固联合体,上浮形成浮渣被清理。

(3)三级塘:二级塘与三级塘之间建设拦坝形成落差,进一步过滤杂质。在三级塘中养殖花鲢、白鲢等净化水质。水质经过处理之后,达到养殖标准(溶氧量>6mg/l、氨氮<1mg/l、亚硝酸盐<0.02mg/l、ph值在7-8之间)后回流到集装箱。

(4)鱼、菜、果共生:建设连栋大棚,顶端配备外遮阳,四周防寒膜可升降,尾水直接排入的陶粒池,再进入水培蔬菜池,后进入水培管道,再流入集装箱;建设培内外遮阳连栋大棚,内设管道栽培,后流入热带水果园。可种植无花果、柚子、金桔、四季柚、木瓜、巨型南瓜等果蔬植物。

图片

图片图片

智慧鱼菜共生循环种养

二、产品介绍

公司产品定位为绿色优质水产品,因此项目选址通常以优质的水资源和便利的地理位置为依托,致力于打造数字化、智慧化、信息化的渔业养殖基地,实现生态养殖、绿色种植、水产品加工、休闲体验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此外,公司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

养殖宜投放中等规格的苗种,如加州鲈(2-3两规格)、生鱼(半斤以上规格),养殖3个月便可上市,池塘加盖温棚,全年均可养殖。以加州鲈为例,每个箱体投放5000尾,投放规格为2两至3两,上市规格平均为1斤,一年产量约5吨。对养殖产品定价回购,其中生鱼收购价为(平均规格2斤/尾)14元/斤,加州鲈收购价为(平均规格1斤/尾)16元/斤。

公司产品严格实施绿色食品鱼养殖标准,除了提供优质的肉质外,绿色食品鱼全身都可以作为原料,经过深加工工艺流程,最大程度地提高鱼产品的附加值。大致加工路线:活鱼-去鳞-去腮-去内脏-速冻(0-1℃保存,可以做到7日保鲜,不破坏鱼肉鲜度)-调味产品(酸菜鱼等);副产物路线:收集副产物(鱼鳞、内脏、鱼骨)-低温运输(或储藏)-副产品加工-副产品(鱼骨膏汤、酶制剂、鱼皮胶原面膜等)。

如下图所示:

图片

水产品加工路线图

图片

图片图片

成鱼养殖与捕获

三、示范基地介绍

    公司研发生产的集装箱养殖设备已在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得到推广应用,在广东顺德、广西桂林、江西萍乡、湖北武汉、安徽太和、云南元阳、河南新乡、贵州遵义等地建设了规模化示范基地,结合当地特色养殖品种,发挥生态养殖模式的技术优势,促进当地水产养殖模式转型升级,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图片

集装箱模式生态养殖基地场景图(江西萍乡)

图片

集装箱模式生态养殖基地场景图(云南元阳)

图片

集装箱模式生态养殖基地场景图(广东顺德)

图片

集装箱模式生态养殖基地场景图(广西桂林)

图片

集装箱模式生态养殖基地场景图(湖北武汉)

图片

集装箱模式生态养殖基地场景图(河南新乡)

图片

集装箱模式生态养殖基地场景图(安徽太和)

图片

集装箱模式生态养殖基地场景图(贵州遵义)

目前,公司自建基地选址在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基地位于西江上游沿岸,依托鼎湖山泉水和西江的优质水资源,借助肇庆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的优质农产品集散地的发展定位,重点打造现代生态渔业产业园项目。

图片

肇庆观星农业数字化渔业养殖基地规划效果图

项目占地面积约2043亩(其中建设用地共191亩),辐射范围包括鼎湖区沙浦镇、永安镇、莲花镇,总面积约265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1.3亿元,计划在2020年7月份投产,产业园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2亿元以上,集中带动当地农业向生态、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转变,辐射周边约7万亩水面,促进周边农户增效增收,为乡村振兴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极大地改变乡村面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