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常胃胀、胃隐痛、大便溏稀、打嗝,一个补脾阳的小方子消胀气

 新用户14488375 2023-05-06 发布于广西

当我们经常感到胃部胀满、隐痛时,就要考虑是否患上了胃病。虽然吃饭过多或吃得过快可能会导致胃胀,但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患者,他年纪在40多岁左右,身材偏瘦,面容疲惫。他被诊断出患有浅表性胃炎,经常感到胃部胀满、隐痛。

在吃完饭后,他感觉好一些,但不久后疼痛又再次出现。平时,他经常用手或其他物品按住胃部,因为胃胀而频繁嗳气和放屁。此外,他的食欲不佳,口感淡乏味,大便溏薄,舌头颜色偏淡,脉搏偏弦。

经过询问,我了解到他以前是一名出租车司机,饮食不规律。多年下来,他的胃病就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避免长期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导致健康问题的发生。

听完患者的症状后,根据患者的症状,治疗给予的方药有——黄芪、党参、炒白芍、丹参、白术,枳实、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将草药煎煮后服用,每天分温二次服用一剂。

结果,患者服用药物4天后,胃胀隐痛的感觉显著减轻。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症状基本消失,食欲增加,嗳气放屁等现象也减少了。

我想解释一下这个方子的原理。首先,脾虚往往导致胃胀,这是一个基本事实。脾主运化,脾气升则胃气降。如果脾虚无法升,则胃会变弱无法降,从而引发胃胀。这就是脾胃气机逆乱的表现,包括嗳气、频繁放屁、胃胀食少等现象都是中焦气逆、胃气通降失常的表现

上面患者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这个问题。他的脉弦、舌淡、形体消瘦、食欲不振、胃部喜暖喜按、吃了食物稍缓解疼痛等现象都说明了他的脾气亏虚和胃气呆滞。此外,患者还存在偏寒的问题。这是通过观察患者喜欢温暖、喜欢按摩、食物能缓解疼痛等基本判断得出的结论。

在这种情况下,当务之急是要健脾益气、温补脾阳。只有脾气足够,胃胀才能自然消退。 了解了这一原则,就可以理解上方药物的作用逻辑。

总体而言,黄芪、党参、生姜、大枣、白术这些药材都有健脾益气、补固中土的作用,而枳实则能消胀理气。 桂枝和炙甘草的配合可以辛甘化阳,补脾阳。

同时,炒白芍和炙甘草的搭配可以酸甘化阴,达到阴阳调和的效果。丹参能够活血化瘀,缓解久病入络作痛的问题。这就是这个方剂的基本意图。 这个配方的整体构成是以健脾为基础,以消胀导致、活血止痛、阴阳调和为手段,综合改善患者的病情。

因此,我认为这是值得借鉴的经验。 我把这些经验写出来,供需要的朋友参考。

具体的辨证要点在前面已经写过了,大家可以仔细反复阅读。

不过,我仍然坚持认为,非专业人士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才能借鉴和应用,不可盲目跟风。

请记住,这个方剂适用于脾胃虚弱、偏寒、升降失调的患者。

如果身体内有湿热或胃阴不足的问题,使用这个方剂就可能适得其反。

如果你也有萎缩性胃炎,可以把你的具体情况发给我,我来帮你辨证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