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气为阳,血为阴,阳主动,阴主静”,“气血”是相互维系,相互依存的,他们来共同保持人们机体的阴阳平衡,临床上“血虚”与“气虚”往往同时出现,表现为“气血不足”,即使没有“贫血”,也需要进行调治。 ![]() 气血不足,中医是如何辨证的呢? 大致呢分为三个类型: 1、血虚兼气虚 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眼花、耳鸣、失眠多梦,心悸,舌胖、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等。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选用补血兼顾补气的中药,如当归、熟地,首乌,桑葚、龙眼肉、阿胶等可以用来补血,补气的中药,可以选用党参、黄芪、山药、白术等。 ![]() 2、血虚兼阴虚 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咽干口燥、五心烦热。 在治疗时,可以选用补血的中药来配伍一些补阴的药,如枸杞、山茱萸、女贞子、龟板胶等。 3、血虚兼阳虚 主要表现为面白虚浮、畏寒肢冷、纳差便溏、舌苔湿滑。 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运用补血的中药,再联合温阳的药物:如附子、菟丝子、肉苁蓉、鹿角胶等。 ![]() 下面我来教大家按摩4个穴位能够帮助提升我们的气血。 1、按摩足三里 它是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要穴。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的作用。气血不足的人,不妨经常揉足三里穴,每次左右旋转按压30下。 2、按摩血海穴 我们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每次按压10次为宜。 ![]() 3、太溪穴 我们要想肌肤要水嫩,气色要自然,所以离不开水的滋养,太溪穴就是身体里提供水源的重要穴位。 4、神门穴 它是养心安神的重要穴位,睡眠对于气血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那些睡眠不好的人要经常按摩这个穴位。 ![]() 另外,现代的人们因熬夜也会损耗体内的气血,所以还要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尽量减少气血的损耗,也等于是在补气血。 |
|
来自: 新用户1448837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