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江花月夜》为何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我的空中书架 2023-05-06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图片

提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很多人都会说“孤篇盖全唐”。

其实这个说法是以讹传讹。晚清学者王闿运对这首诗的评价:“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所谓孤篇横绝,大意是说,张若虚存世的诗歌只有两首,却凭借着《春江花月夜》这一首诗,跻身大家的行列。并非说它是《全唐诗》里最好的。

这首诗非常美,但它的命运坎坷。
 
它诞生之初,并不受肯定。《春江花月夜》这个诗题,原本是南朝“宫体诗”的旧题。
 
官修史书《旧唐书·音乐志》上记载,《春江花月夜》与《玉树后庭花》《堂堂》皆是陈后主所作,而他经常和他的宫廷后妃女子们以这样的题目相和为诗,制作一些艳丽之曲。
 
后来,隋炀帝等人都为这首乐曲填过词。
 
所以它的流传几经坎坷,多半是因为沿用了“宫体诗”旧制的原因。
 
在大约900年的时间里,它不为人所重,是宋代人郭茂倩偶然将其收录到《乐府诗集》里。
 
直到明代,它才渐渐为人所称赏。
 
闻一多先生将对它的赞美推向了极致,称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认为在这首诗面前,“一切的赞叹都是饶舌,几乎是亵渎”。

至此,《春江花月夜》才获得了今天的地位。

图片
图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这首诗的结构是非常精密的,我们大致上可以看做是一个广州塔“小蛮腰”的结构:上下两个部分,各有 16 句,中间一个转折过渡的细腰。上下两个部分的内部,又均分成2 个小节,每节8 句。

诗歌的前八句为第一小节,主要是“写景”,基本上是字头压字尾,意象前后连接。
 
第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由江入海,结尾是海。下一句“海上明月共潮生”,开头的景象也是海,而且第一个海字是接着上一句的倒数第二个字来的。
 
第三句“滟滟随波千万里”写得是潮水,是接第二句的潮字。第四句“何处春江无月明”,“何处”的意象是接上一句的“千万里”。
 
前四句是个大远景,写的是春、江、月,是春夜里月色下的大江大海。
 
后面四句是另外一个小单元,这里进行了景象的转换,开始讲“花”、“月”,是春夜里月色下江畔的花,这个景象比前面稍稍拉近了一些,类似于中景。
 
你可以想象这是一个春天,一位少年来到了江畔。傍晚时分,江中的潮水不知不觉地涨起来。

这种壮阔的水面让他的想象力一下子打开,他仿佛看到眼前的江水,涌入远方宁静的海。他站在月光下,想像在远方的大海上,明月也伴随着潮水升起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这句写得真好,潮水本身是冷的,但加上一个“春”字之后,就让我们觉得非常温暖。白天的潮水本来是汹涌可怕的,但是傍晚来临、入夜之后,潮水安静下来,就变成“平”的了。
 
“春”和“夜”这两个因素让潮水的意象变得温柔起来。

图片
 
前八句主要是写景。春、江、花、月、夜都提到了,而且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安排了两个对比。

有时间上的推移,从傍晚写到入夜,时间是周而复始的,是短暂的又是永恒的。

还有空间上大与小的对比,尤其是“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一句点出了空间的广阔无垠,江水流到千万里之外。

接下来从地上转到空中,月光——这是宇宙空间的代表,它无处不在,从广袤的大地到浩瀚的宇宙,这是空间上的“大”。

空间上的“小”体现在两个地方,一明一暗:一个是“花”,是明写,“月照花林皆似霰”;另一个是“人”,在前八句里人还没有直接出现,是暗写,景的背后是人,是人在观看、在感受这“春江花月夜”。
 
所以,从时空对比的角度来看,前八句的诗眼在于“何处春江无月明”。这一句雄阔悠远,很有力量、有穿透感,是穿透时间和空间的。

我们仿佛看到一位春天江畔的少年,他看到眼前之景——春、江、花、月、夜,进而想到远方——千万里之外的千万条江,又通过“月光”这个连接人间和宇宙的媒介,想到了浩渺的宇宙。
 
而且他心思细腻、纯净、空灵,他看到江流微微的波澜一直在涌动,转过芳草之洲,月色笼罩之下,江边的小汀州已经看不清是白沙还是月光,朦胧又梦幻,充满一种月色笼罩的温柔光芒。

图片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是全诗上半部分的第二小节,主题可以总结为“问月”。这一段,也是很明显的是字头压字尾,后一句顺着前一句的意象来说。
 
这时候,江天一色,地上之江与空中之天、月,它们彼此映照,呈出一个澄明的世界。干干净净,一丝尘埃都没有。

因为少年的心思也是这么澄明的,所以才写得出“无纤尘”的澄明之境。
 
这里暗含着一个典故,来自于《世说新语》:

有一天晚上,司马太傅坐在屋里看到夜空明朗,月亮很大,没有云彩遮挡,他很喜欢这个景色。

这时候,有个叫做谢景重的下属说:“我觉得不如微云点缀,有一点儿云好看。”

司马太傅开玩笑说:“你自己内心不干净,还硬要污秽这纯净的夜空吗?”
 
所以张若虚的内心是纯净、无纤尘的,正因为如此,他才有了下面这句特别纯真的追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图片

张若虚的这一问,是一个宇宙间的终极问题:

人是什么时候有的?
宇宙是什么时候存在的?
人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看见月亮?
月亮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照到人间的?

这些问题像是“天问”,它很难有答案,每一代人是这样承续下去。

月亮亘古不变地照耀着,我们已经很难知道月亮它到底在等待着谁,只能看到江流默默远去,这就形成了一种自然与人世之间的对比。

人世不断变换,但是月亮、河流这些自然之物却不会变化,它们只是默默看着人间的变化。这里也是继续前面的两种对比,时间上,永恒与短暂;空间上,浩渺与渺小。

个体生命的短暂和渺小如何抵抗宇宙和人世间的永恒与浩渺,我们没有答案,世世代代的人都没有答案。
 
张若虚没有回答,他只是说“但见长江送流水”,他用这一句给全诗的上半部分做了绵远悠长的结束。
 
闻一多先生曾评论说:“张若虚对于这些无法回答的终极问题报以'渊默的微笑’。”这个解释是非常妙的。

这个问题其实是有答案的,只不过答案太残酷了。相对于浩瀚和永恒的宇宙来说,人是渺小而短暂的,人不过是沧海一粟,人活一世不过是一刹那。但是,即便如此,也要享受这美丽的人间。

人间多美啊,春、江、花、月、夜。

从张若虚这种积极乐观的时空观、生命观里,我们看到了一种属于少年时代的青春的觉醒,看到了一种属于人类初始阶段的生命意识的觉醒。
 
图片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全诗中间的这四句,像极了广州塔的“小蛮腰”,连接了全诗上下两个对称的部分。
 
前两句,是承接全诗上半部分的。“白云一片去悠悠”是用远景的空镜头来做转场,也有全诗上半部的时空杳渺的感觉。“青枫浦上不胜愁”,是从宇宙、历史空间转入了人世间。
 
后两句是承接全诗下半部分的,是写人。不是指某个人,而是千百年来共有的人世间无处不在的离愁、闺愁。

离愁,本身也带有时间和空间的属性,它是空间被隔断、时间被偷逝造成的。所以全诗下半部分写的“怀人”的离愁,是用全诗上半部分所写的“天问”作为铺垫的。

这与崔颢的《黄鹤楼》很像,前四句是感叹时空悠远,后四句是讲思乡。只不过《春江花月夜》的思乡还配合了一个思妇、闺怨的主题。
 
“白云一片去悠悠”,月夜之下,诗人却想到了白云。白云便是指游子,这是汉代以来形成的一个习惯,《古诗十九首》里就经常出现。

青枫浦也是诗歌中常用的地名,是送别地点的代称,不是具体的,而是泛指。

紧接着,诗人的思绪随着月光转入千家万户。“谁家”、“何处”,这里又是一次心胸的放大。

他的思想在延伸,他从自己的离愁中跳出来,想到了人世间共有的离别相思之苦。

因为自己只是这世上千万游子中的一个,世上还有很多人在饱受离别之苦,这是作者温柔而深邃的悲悯之心。

图片
图片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全诗的下半部的第一个小节,是写思妇的闺中之愁。月光徘徊在女子独居的一座楼上,接着进入她的房间,映照在她的妆镜台上。

月光就像她的愁绪一样,她尝试卷起帘子,卷不去愁绪,又尝试劳作,整理捣衣砧,拂不去离愁,这种愁绪是“剪不断、理还乱”的。

这时候她看到月亮,仿佛就和自己的爱人是两两相望。她非常肯定的是,这时候爱人也在看月亮,她非常想追逐着这月光飞到对方的身边去。

然而,飞翔的愿望必然是落空的,代替她飞过去的是书信。所以下面两句说“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都是代指书信、写情书。但是,我们也不知道收到了没有。

最可贵的是张若虚不仅是写个人一己的离愁,而是跨时空的,呼应到了亘古以来千万年以后所有人的离愁,这是渺小的人类共同的情感。
 
诗人的内心,怀着众生。
 
张若虚的离愁不会弄得死去活来的,他是一个深情而淡远的诗人。他的感情仿佛是被月光、被时间洗刷过,非常温柔,是哀而不伤的,非常纯净,是“江天一色无纤尘”。
 
诗人的内心,怀着宇宙。

图片
图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全诗下半部的后八句,从思妇切换到了游子,中间是有个小过渡的。

“愿逐月华流照君”,用月光带着思绪转场。结构安排真的是非常精妙,大结构上的对称,内部又有小的对称,段落之间的转场很丝滑,用的是月光、白云这样的空镜头。

而且,句与句之间还安排了字头压字尾的意象连接,处处勾连、比对,就像做了一个精致的手工一样。
 
“昨夜闲潭梦落花”,“昨夜”提醒读者一夜将尽,曲入终章。诗歌是从傍晚写到了次日清晨,晚上梦到花落到了潭水里。
 
“可怜春半不还家”,上一句提到落花,这一句点明春天过半了,时间在流逝,人却被杂事劳役、牵绊着,不能回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仍是在感叹时间的加速流逝。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碣石代指北方,也就是曹操说的“东临碣石”,在秦皇岛。潇湘代指南方,北海的碣石与南国潇湘远隔千里。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人世间,那些在外奔波的人,不知能有几人可以乘月色回到家中。

而张若虚本人也发出了最后的悠悠之叹,一夜的孤独与离愁,随落月弥漫在江边的树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