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

 汉月银山 2023-05-06 发布于陕西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
挚鸟膺就是鸡胸,《山海经·海外南经》:“结匈国在其西南,其为人结匈。”
结匈国,又称作结胸国、结胸人、结匈人,也是《淮南子》所记海外三十六国之一,其民称作结胸民,其人的前胸都突起一大块,像是男人的喉结。
《山海经·海外南经》:“结匈国在其西南,其为人结匈。”
郭璞《图赞》:“臆前胅出,如人结喉也。”
毕沅云:“《淮南子·坠形训》:'有结胸民,作胸,非。’按《淮南子·地形训》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南至东南方,有结胸民;匈、胸古今字耳,未必即非。结匈国在其西南:按,经文其字,指邻近结匈国'海外自西南陬至西北陬’(海外西经)之灭蒙鸟;所谓'灭蒙鸟在结匈国北,为鸟青,赤尾’者是也。”
《史记》: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呑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赐玄珪。禹受曰:"非禹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尓费,赞禹功,其赐尔皁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姚氏之玉女。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伯益),帝赐姓嬴氏。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大廉玄孙曰孟戏,仲衍,鸟身人言。
《大荒东经》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
《海内经》云:"有蠃民,鸟足。"
《海外西经》:"大运山高三百仞,在灭蒙鸟北。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一曰大遗之野。"
《海外西经》:
一臂国在其北,一臂、一目、一鼻孔。有黄马、虎文,一目而一手。
《海外西经》:
奇肱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有鸟焉,两头,赤黄色,在其旁。

1974年,考古学家在兵马俑坑发现了一把长达0.91米的青铜长剑,而这把剑,目前被收藏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内。这把加长版青铜剑的发现,它彻底推翻了之前考古学家所认为的“青铜剑不能铸得太长,一般不超60厘米”的认识。
显然,秦始皇不会是个矮子,否则的话,没有办法使用一米的长剑。
而一米的长剑,始皇帝是多高呢?
秦始皇身高究竟多高?宋代《太平御览》也有过记载,说是:
“秦始皇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准,长八尺六寸,大七围。”
而秦代一尺为23.1厘米,秦始皇身长“八尺六寸”,如果根据《太平御览》的说法,秦始皇的身高就是1.98米左右。
当然,宋代记录不一定准确,但显然,起码到宋代,人们心中的秦始皇是个2米左右的巨人。
如果按照出土的兵马俑来衡量的话,其中最矮的一个为1.79米,最矮的士兵180?
即便有夸大的成分,秦始皇的个儿也不会太矮。
秦的始祖跟纣王是一起的,都出自东夷,而殷商子姓后裔孔老二身高九尺,孔老二的爹身高十尺,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文章指出,“据考证,周朝一尺长约20厘米,大致相当于一拃的长度”。
那孔老二一家的保守身高也得190,甚至2米了。
要按照秦的一尺,就都在2米以上了。
秦始皇一脉也不应该太矮。
还有个有趣的佐证,是对矮子的保护呢?还是对矮子的“歧视”?
湖北出土的《睡虎地秦简》,1975年出土,记载了身高不足六尺,不予追究。
案例一、
甲在牧马时,马匹踩踏了别人家的庄稼。此事判决结果如何?因身高不足六尺,不予追究。
案例二、
女子甲为人妻,逃离夫家后另为人妻。此事如何判决?因身高不足六尺,不予追究。

秦朝的6尺身高,以秦朝一尺为23.1厘米计算,换算为米便是1.386米,也就是说,界定的身高大约在1.3米到1.4米之间。那么,这样的身高如果放到今天来看,普遍情况下,应该属于小学生的身高。
秦法以严苛著称于世,没有理由六尺是普遍身高,应该是极个别的身高,所以才会不予追究。

秦始皇很可能和孔老二一样,也是“长人”,可能宋人的记录是有根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