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秘藏”500年的唐书真迹,水平不输“草书之祖”,让李白“吹捧上天”

 墨品书法网 2023-05-06 发布于北京

学习草书的人在选择范本时,多半都会选择怀素、张旭等人的书作,但是在唐代还有一位“宝藏”书法家,他在草书上成就斐然。

甚至在当时有人称呼他为“草圣”,但现在却鲜有人知,这个人就是贺知章,相信大多数人认识贺知章,都是因为他脍炙人口的诗文。

所以他的诗文名气把书法光芒掩盖住了,但他的书法一点也不差,贺知章最善草隶,曾取学于张芝、索靖、“二王”等人。

他的草书行笔灵活自如、酣畅率真,犹如自然化成,点画轻盈,笔势连绵,笔力劲健,似潺潺流水,直流而出,充满节奏之感。

将洒脱烂漫的艺术情怀宣泄于笔墨纸上,开启了草书全新的艺术风貌,而且他与“草圣”张旭为姻亲关系,二人经常讨论书法。

因此对张旭狂草艺术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草书史上起到了承接作用,“画圣”吴道子都曾向他取学,就连李白也对他称赞不已。

把他“吹捧上天”,为他写了一首诗:“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夸赞他的书法不输王羲之。

不过很可惜的是,贺知章传世书作极为稀少,这也是他书法默默无闻的原因之一,如同李白只有《上阳台帖》传世一样,贺知章的传世真迹也只有草书《孝经》。

这幅作品也是唐代唯一的草书真迹,所以价值极为珍贵,此卷与其他字帖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行笔速度和运笔技法。

写草书,速度是贯穿全作的重要因素,贺知章在书写此作时,笔力凝重,行笔速度较快,点画灵动激荡,如“离”“其”等字便能看出这种速度感。

在运笔技法方面,此作主要展现动态之美,运笔起伏跌宕,充满跳动之感,粗细变化鲜明,增强了作品的节奏与韵律,彰显出狂放不羁的艺术风格。

宋代施宿曾在《会稽志》中评价贺知章书法:“……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鸟飞,虽古之张、索不如也”。

称他的书法超越“草书之祖”张芝,虽有些许的夸张意味,但也能从侧面看出,贺知章草书技艺有多么厉害,而且此作是极为罕见的唐代名家真迹。

可以时常品析,充分体会其中的大唐气韵,学习唐代草书的技法与风格,亦可时常临摹,学习标准的唐代“草法”,从而慢慢向张旭、怀素等人的书法作品靠近。

这幅《孝经》在明代中期不慎流落到日本,并被日本王室“秘藏”了500多年,现存于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

2006年时,上海博物馆举办了一次“中日书法珍品展”,使得此作首次回到祖国,如今,经多方努力我们对贺知章的《孝经》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