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华大佛

 蕙彤 2023-05-06 发布于安徽

一、欢迎词(2分钟)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大家的景区导游***,欢迎各位来到我们九华山大愿文化园游览!“王子曾来证菩提,萍水相逢度佛缘”,一千多年前金地藏的潜心修行,换来了一千多年后我们的有缘相聚,今天小*很荣幸能带领大家一起穿越千年,领略我们大愿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向往地藏景区(15分钟)(旅游线路:莲花手印——莲花广场——五通桥——广场牌坊——九子袈裟广场)

1.莲花手印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到了今天游览的第一个景点:“莲花手印”,总高度为9米9,其中手印高度6米9。佛教建筑中有一个说法,叫作“造佛先造手”,所以一般佛教建筑大门前都建有佛的手印。大家看下这是刚刚开放的莲花,表示大愿文化园欢迎各位朋友的到来。作为整个园区第一个景点,莲花手印有着特殊的意义。在佛教中,手印就是指双手手指所结的各种姿势,佛、菩萨的手印,象征着特殊的愿力与因缘,因此当我们与佛、菩萨结相同的手印时,会产生特殊的身体的力量和意念的力量。这个手印的结法比较简单,有兴趣的朋友和我一起做:(导游示范:两手虚心合掌,两拇指指头相拄、两小指指头相拄,中三指悬空相对,中间分开一定的距离,形状就像是八瓣开放的“莲花”)。

大家做得都很好,莲花手印的结印方法虽然简单,但是非常特殊、功能也非常强大,祈求消灾、治病、事业有成等等都是可以用的。因此,我们这座莲花手印体现了地藏菩萨普度众生、接引众生、离苦得乐的崇高意境!也愿各位通过结莲花手印,感受到地藏菩萨的力量,愿大愿地藏菩萨保佑各位实现自己心中的大愿!

2.菩提大道  

    好,请大家继续往前走!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叫“菩提大道”,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菩提树是佛教的“圣树”,因为佛祖释迦牟尼悟道成佛都是在菩提树下,所以菩提树被赋予了神圣的色彩,被视为佛教的象征,有佛处,必有菩提!菩提在古印度语里,是“觉悟”的意思,所以菩提树被称为觉悟树、智慧树。说到这儿,各位游客可能已经发现了,这大道两边种植的不是菩提树,而是银杏树。那大家猜一猜为什么“菩提大道”上种银杏不种菩提呢?(停顿,待游客讨论、回答后,解答)这是因为,一:在我国,菩提树主要生长在广东、云南等热带地区,不太适应九华山这样的亚热带气候;二:银杏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树种,被称为植物界中的活化石,蕴涵着自远古时空源源而来的灵气,很好地体现了佛家超脱凡尘的境界,所以银杏树就被称为中国的菩提树。

3.莲花广场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叫做“莲花广场”,广场的长、宽都是49.5米,中间是用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莲花”浮雕,浮雕直径12米9,里面设置了1209只发光光纤,所以白天看呢效果不是很明显,如果晚上来看的话,效果会比较好,整个雕塑就像一朵绽放开的巨型莲花,光芒四射,这也是我们景区为了丰富游客旅游生活打造的“夜游文化园”的项目之一。

我们整个园区与莲花有关的景点很多,所以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莲花与佛教的关系。

这是大愿宝鼎,高2米69,由红色花岗岩制作而成,喻示着我们九华山香火旺盛、文化园广纳宾客、朋友们好运常在!

4.地藏五通桥

我们眼前的这几座桥叫“地藏五通桥”, 五通是什么意思呢?五通就是指众生通过长时间的修行所能获得的特别的神通,按从南到北的顺序,这五座桥分别是天耳通,就是说通过修行,你的听力会变得很好,能听到和分辨出一切声音;天眼通,能看透世上所有的事物和现象;他心通,能知道别人在想些什么;神足通,可以上天下地到处跑,无可阻挡;宿命通,可以知道所有人的前世。各位游客您最想获得哪种神通呢?那我们普通人有没有可能通过修行具备这种神通呢,按照佛教的说法,这是有可能的。因为佛教把“五通”又称为“世俗通”,世俗呢就表示普通的僧人与外道通过修行是可以获得五通的。

5.广场牌坊

大家请看,这座牌坊叫作“广场牌坊”。匾额上刻着“芬陁普教”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是乾隆皇帝亲笔所书。乾隆三十一年,也就是1766年,乾隆皇帝南巡途中,在南京御笔亲书“芬陁普教”四个大字,赐给九华山化城寺,并派钦差大臣江宁布政使普福,登临九华山送匾、朝山敬香!这块匾现在就存放在我们九华山的化城寺里。“芬”俗称“白莲花”,是莲花中等级最高的一种,乾隆皇帝将“芬陁普教”赐予我们九华山,也表明了当时九华山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

 6.九子袈裟广场

     大家看一下这个景点,地上铺着红砖,红砖拼出来的造型就像僧人身上穿着的袈裟,还有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头,石头上刻着一些九华山的标志性的景观和特产,那边刻的是凤凰古松、闵园竹海,还有那块小石头上刻得娃娃鱼,娃娃鱼是九华三宝之一。还有这些汉白玉铺成的水渠交错分布,水渠里的水是流向被我们九华山人称为母亲河的九华河,这种场景是在表达什么呢?这里其实再现的是一个“袈裟覆地”的故事。

7.景区大门

这就是我们的景区大门,大家注意看大门两边的对联,是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写的,上联是,“长忆谪仙人开九芙蓉殊胜境”;下联是,“仰瞻菩萨像放大吉祥光明云”,楹联中的“谪仙人”,指的就是李白,“菩萨像”,指的是地藏菩萨圣像,李白和金乔觉,一仙一佛共同缔造了九华山在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崇高地位。

二、亲近地藏景区

大家往后看,景区大门的后面还有四个字“圆融化境”,这也就告诉我们进入了我们大愿文化园,就走进了一个圆满和谐的美妙境界,也就进入我们的核心景区。请大家保持清静,细细品味大愿文化。

我想大家都急于想看到地藏圣像了吧?大家先别急,呆会我们就能第一次完整地领略到世界上最高的地藏菩萨圣像的风采了。但这里我也要告诉大家,其实包括圣像在内,我们大愿文化园共有“五大世界之最”,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汉白玉莲花、圆形琉璃壁雕、佛光池和群体动态飞天表演。在游览中我们还能看到一方天然的地藏利生宝印,同时还有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我们眼前的这这座建筑——弘愿堂。所以,“一佛,一堂,一印,五最”成了我们今天游览的主线。

大家看看“弘愿堂”这座建筑,灰白黑还有马头墙,这就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特色。从建筑结构上看,弘愿堂采用的是覆土式建筑形式,就是指有土覆盖的建筑空间,呆会从弘愿堂的两侧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整个弘愿堂的外围都被土覆盖着,这种造型的特色就在于“根植于大地之中,而非凌驾于大地之上;融于周围环境,而非突兀于整体之外”,这种特色与地藏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的精神是相吻合的,而且地藏菩萨的名称也是由这两句话而得来的。

弘愿堂共四层:地下两层,地上两层,总建筑面积14800多平米,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地藏文化展览馆,集中展示了佛教文化、地藏文化和九华山人文自然的景观。地上一层是核心,包括三个主题景观和六个展厅,在地上一层,我们可以第一次完整地瞻仰地藏菩萨圣像;

弘愿堂的二层主要有两个展厅,展示的是九华山的自然风光和本土文化;地下一层主要是游客活动区,地下二层有劝善厅和流水厅两个展厅。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水池是放生池,在佛教中认为所有的罪恶中,杀业最重,而所有的功德中,放生是第一功德,因此“放一次生就积一次德”的说法,如果您也想放生积功德的话,就可以到两边的放生请购点请购。(放生池除了放生的作用还能起到消防的作用。)

放生池两边的这对石狮,身长4米99,高3米59,身宽2米29,是由一整块花岗岩雕制而成的。狮子是百兽之王,不但可以避邪,还可以给我们弘愿堂带来祥瑞之气

从弘愿堂的名称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弘愿堂就是弘扬地藏菩萨宏大誓愿的地方,那么地藏菩萨的宏大誓愿是什么呢?

    参观完弘愿堂,到了这各位可能已经感觉到豁然开朗,可以说我们就进入了莲花佛国的世界,我们可以看到正前方是一朵巨大的汉白玉莲花,东南西北四边又各有一个莲花池,远处就是屹立在莲花座上的地藏菩萨圣像。其实这是我们整个园区瞻仰大愿圣像的最佳景点之一——“三见大佛”的景观。三见大佛,你们见到了吗?

先请抬头向前看;再请低头向下看;最后请回头向后看。请问大家看到了什么?抬头往前看,前方那座汉白玉雕塑,叫作“莲花净土”,远处99米高的大愿圣像,正巧就站立在巨大洁白的“莲花”之上;低头向下看,这座直径99米的水池,叫作佛光池,佛光池里倒映着大愿圣像,金黄色的池底就像是倒映的圣像发出来的金色佛光。回头向后看,高12米的玻璃幕墙上映出了大愿圣像。

其实,这里我们可以四见大佛,我们还能看到另外一尊大愿圣像。大家找找看,在哪呢?对了,在我们的心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尊佛。讲到心中有佛,让我们再回头看看。这三组跌水景观吧,每一组上面都竖立着两根立柱,这个是地藏菩萨的手印。这个景点叫三密相印,即身密、口密、意密。佛教认为,我们只要在身体、心灵和语言三个方面与佛菩萨保持一致,就可以与佛菩萨息息相通。有兴趣的朋友请大家跟我一起做!请各位面对大愿圣像,先跟我结地藏手印,双手张开,十指交叉,向内握拳,所有手指都要握在拳里面,好,再把两个中指伸出来,这样地藏手印就结好了,这个叫身密;接下来再跟我一起念地藏菩萨咒,这个叫口密。“唵,诃诃诃,尾娑么叶,娑缚贺”。然后请大家静下心来,一心想着地藏菩萨圣像,这个叫意密。现在感觉怎么样?

这里还有一双佛脚印,四周印着莲花,是一个“平安印”。

大家再注意看看,中间是一朵“大莲花”,“大莲花”的北边和南边,就是“锡杖广场”和“万方摩尼广场”,这三个景点分别象征着大愿圣像的莲花宝座、手中拿着的锡杖和摩尼宝珠。我在景区示意图前提到的呈盘长造型的景区就在这里。这种景观设计应该说也是很巧妙的。

1.佛光池(3分钟)

继续跟我走吧!这个池子刚刚我说过了叫作佛光池,直径99米,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一座佛光池,也是我们大愿文化园的五个世界之最的其中之一。大家注意看佛光池的池底铺设的是金黄色的瓷砖,除了刚刚提到的代表圣像的佛光以外,还有一层特殊的意义:因为在佛教的经典中对于西方极乐世界的描述都是:“金沙铺地,七宝装饰,衣物皆是众宝自然合成,所居宅院,宝网弥覆”,金沙铺地,到底是什么样的金色才最符合佛教经典中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描述呢?所以说到这些金黄色的瓷砖呢,当时我的同事们可是煞费苦心,他们从全国各地著名的瓷砖厂家拿来样品,供设计者挑选,最后才选出我们眼前所看到的金沙铺地的景象。各位也可以想一想打造一座经典传世的景区也是很不容易的呀!

佛光池里的水不深,10公分,主要是为了使大愿圣像的倒影更加清楚,同时避免由于水太深而导致微生物的滋生。

2.“(读wàn)方摩尼广场(7分钟)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个景点叫作“卍”(读wàn)方摩尼广场,“卍”(读wàn)方摩尼广场,也就是说这个广场的形状就是一个”字,大家可能要问这是什么“万”字呢?呆会在莲花净土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的图案,“”不是一个字,只是一个图案,它是古代印度宗教的标志,是太阳和火的象征,代表着光明和吉祥。中国唐代武则天将这个符号的读音定为“万”,意思为“吉祥万德之所集”。

这个广场就是由几个连环相生的“卍”字构成的,广场四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本来应该建有8根立柱,可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呢却是6根立柱加上北边的一棵桂花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说到这呀,我就要给大家讲讲我们大愿文化园有关“地藏之谜”的小故事了。

当初设计的时候这里应该建有8根立柱,但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这棵桂花树,已经有100多年的树龄了,树冠有18米宽,看到这树冠,大家也可能想象的到它只可能是一棵原生的桂花树,不是移植过来的。因为如果从外地移植过来的话,树冠不可能有这么宽的,因为树冠太宽了,运输是运不过来的。这棵桂花树不仅为村民们遮风挡雨,而且到了丹桂飘香的季节,香气四溢,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得到,被村民们当作是守护一方平安、带来吉祥如意的“宝树”。

究竟对这棵桂花树是进行保留,还是移栽别处?后来知道移栽别处存活的可能性非常小,最后施工单位只好联系设计部门,进行重新勘察,结果惊讶地发现,这棵桂花树恰好位于原先设计的2根立柱的位置,并且与建成后的其他6根立柱相匹配,十分协调。于是就改变了原来的设计方案,顺其自然,保留了这棵桂花树,形成了大家今天所看到的6根立柱加上1棵桂花树的奇特建筑格局,既合乎民心,也顺应天意。究竟是偶然巧合,还是冥冥中地藏菩萨显灵?

摩尼就是地藏菩萨左手拿的宝珠,这颗宝珠,又称“地藏如意珠”,相传能放射万丈光芒,普照所有贫苦众生,能解除他们的贫困和痛苦。黑暗时能生明,炎热时能生凉,寒冷时能生温。宝珠所在之处,其地不寒不热,如果有人发烧或生疮、恶肿等疾病,把宝珠放在他身上,病就好了。众生所求的一切愿望都能获得实现。所以呢,摩尼宝珠现在已经成为消灾、吉祥的象征,人们求宝珠,就是为了求平安、求幸福。有两句话说“明珠照彻天堂路,金锡振开地狱门”,体现了地藏菩萨满足众生的巨大愿力,以及照彻地狱的无限光明。

3.莲花净土(12分钟)

我们眼前看到的这座景观叫作“莲花净土”,是我们大愿文化园的“五最”之一,世界上最大的汉白玉莲花。说它大,是因为它的主体直径达到了46米9,高12米9,由四层莲花瓣组成,莲花瓣总共有136块,全部由汉白玉切割而成,非常壮观!“莲花净土”不仅外观非常宏伟,里面还蕴含着很多神奇的奥秘。请大家跟我一起来看一看。

这座桥,“莲花净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也都各有一座,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虹桥飞天”,“虹桥”在佛教中,指的是弃恶从善、修行禅定的通道。现在就让我们弃恶从善,走过这条通道吧!在虹桥下方都有一孔喷泉,名叫“善根泉”,它能打开我们的善根,使我们善如泉涌。

大家注意脚底下,大家踩踩看有什么反应,升起了一朵朵的莲花吧!其实这个钢化玻璃地板下面有自动感应的喷泉,当脚踩上去的时候,脚下的透明玻璃就会涌现出一朵朵的“莲花”,这个景观就是我在莲花广场上提到的“步步生莲”,所以大家也可以踩上去找找释迦牟尼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感觉。步步生莲,也寓意着步步连升,祝愿各位朋友步步高升。

走过虹桥,开启善根,步步生莲,现在我们走到了“莲花净土”。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巨大的圆型琉璃壁雕直径达到17米4。这也是我在前面向大家介绍过的,世界上最大的室外圆形琉璃壁雕,这座圆形的浮雕墙共由12幅琉璃壁雕组成,每一幅壁雕呢,大家可以看到是由20块琉璃拼装而成的,总面积约260平米。

     琉璃是一种古老而又珍贵的材料,已经2500年的历史,在古代,一直是皇室专用,民间很少见。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和佛家七宝之一。它透明的特质,符合了佛教的“明心见性”的要求,被认为千年修行的化身,“形神如琉璃”,被视为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由于古法琉璃这种材料成本很高,工艺极具复杂,制作难度大,而且琉璃产品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琉璃产品,所以琉璃是一种价值不菲的工艺艺术品,今天各位看到如此大面积的琉璃浮雕墙,你们可以想象它的价值是多少?不过,这块琉璃浮雕墙不仅价值昂贵,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含义。

地藏菩萨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就是指地藏菩萨要感化和救度六道中的众生,那到底要把这些众生们化度到哪里去呢?就是要化度到我们这些琉璃壁雕所展示的无忧无虑、美妙无比的净土世界!琉璃壁雕展示的内容是根据《观无量寿经》中的“十六观”的内容创作的。佛教认为念佛修行的人要想往生西方净土世界,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有一种叫作“称名念佛”,就是称赞念颂佛的名号,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地藏王菩萨”一样;还有一种叫作“观想念佛”。 就是让我们心念专注,一心观想佛和佛的世界,到底如何观想呢?请大家跟我一起试试看,来体会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妙!

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到锡杖广场看一看。

4.锡杖广场(17分钟)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地藏菩萨如何金锡振开地狱门,把众生度往天堂。现在我们所处的地方就是“锡杖广场”,这三块黑色大理石,被锡杖振裂开了,象征着破除了地狱之中的“黑暗”与“迂回”。把锡杖放在中间,也就是立于“六道轮回”中间,这十二面墙就是锡杖震开地狱之门时发出的12道金光, 可见锡杖的威力是很大的。

这根锡杖,高18米,是与大愿圣像手中拿的109米高的锡杖,按1:6的比例缩小制作的。

请大家再往锡杖上面仔细观看,可以发现,锡杖的杖头上有4股,每股上有三个环,共12环,锡杖是佛教最具权威的法器,有股、环之分。

锡杖上的4股代表着佛教的“四谛”,也就是“苦谛、集谛、灭和道谛”。四谛是佛教最基本的教义,谛就是真理的意思。

(三)赞颂地藏景区

1.忉利天宫(6分钟)

这个景点叫忉利天宫,由弧形彩绘浮雕墙、彩绘顶和六度石柱三个部分组成。

忉利天宫,听到这个词各位会感觉很陌生,这很正常,因为忉利天宫是一个佛教用语,相当于一个地名,但这个地方不在我们所处的人道,而是在六道中的天道。按照佛教的观点,我们所处的世界的中心在须弥山,须弥山本来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采用,指一个小世界的中心。而忉利天宫呢,就位于须弥山山顶的中央,也就是忉利天的天主帝释居住的地方。

忉利天宫在佛教中非常出名,因为它是佛祖释迦牟尼宣讲《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地方,佛祖每说一部经,都有他的动机或者说缘起,而这部经的缘起是非常特殊的。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最主要的原因是佛祖为了他的母亲摩耶夫人。佛祖的母亲在佛祖出生的第七天,就去世了,上生至忉利天。但一直到佛祖出家成道、一生说法,现在年届八十,快要涅槃了,还未见过他的母亲,所以为了报母亲的恩德,决定到忉利天说法,以了报恩的心愿;

第二是因为佛祖一生说法四五十年,多有赖于许多天人的拥护和支持,为了表示对天人们的感谢;同时,佛祖圆寂后,比丘修行得道,难度很大,所以也有必要嘱托天人尽力拥护修行的人,以表鼓励和安慰;

第三是因为众生罪业深重,六道轮回,出苦无期,佛祖说法一生,将入涅槃,仍然度脱不了六道中的众生,而未来佛弥勒要在56亿七千万年才能来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在这个无佛时代谁来度化这些六道众生呢?佛祖就想到了具有无量功德和大威神力地藏菩萨,决定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他,所以通过忉利天宫这次法会把这个决定宣布出去,以了自身未尽心愿。所以这面浮雕墙展示的仅仅是佛祖宣讲的《地藏菩萨本愿经》最后一品——嘱类人天品的场景。

大家看看都有哪些人参加了这次重大的法会了?中间的是释迦牟尼、跪拜的就是地藏菩萨,在释迦牟尼两边的,就是他的胁侍,文殊和普贤菩萨,旁边的这位是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还有四大天王,吉祥天女、善财童子、伽蓝神关羽、鬼王、紫微大帝和东岳大帝(颌下有两撇胡子的那位,中国在佛教未传入以前的传统信仰认为:普通人死后亡魂会归于泰山之下,泰山神就是东岳大帝,为冥界主宰)等等。旁边雕刻的是地藏菩萨的四个本生故事。关于这四个故事,前面我已经向大家做了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2.莲花立柱及下沉浮雕墙(7分钟)

这儿是24根莲花立柱,两边各对称分布12根,象征着12因缘,而且金地藏出生于公元696年,唐开元七年,也就是公元719年,恰好是金地藏24岁的时候,带着神犬谛听卓锡九华。所以这24根立柱也是表示地藏菩萨与我们九华山的殊胜因缘。每根立柱的直径都是1.34米, 高6.9米,由上等汉白玉材质制成,莲花立柱基座上刻有释迦牟尼佛祖和历代高僧大德,对地藏菩萨的偈,偈就是赞语的意思。

3.闵公道明像3分钟)

这两尊塑像我不说大家也能猜出来,是闵公与道明。据考察,在唐代寺院中所立的地藏菩萨像都是单身像,左右两边没有胁侍,但是自金乔觉之后,地藏菩萨两旁才开始有闵公和道明像。这是为什么呢?这背后隐藏着一个袈裟借地的故事,前面我已经讲过了,可现在想问大家:你们有没有注意到闵公和道明所站的位置,闵公在地藏菩萨的右边,他的儿子道明在左边,是右为尊还是左为尊呢?其实金地藏用袈裟覆盖了九华山的九十九座山峰,闵公非常惊讶,知道金地藏是一位神僧,就叫他的儿子拜金地藏为师,金地藏就收留了闵公的儿子为徒,法号道明,后来闵公也皈依了佛门,成为金地藏首位在家弟子,按照佛教先进山门为长的规矩,儿子道明反倒为闵公的师兄。至今在九华山山上的肉身宝殿供奉的金地藏像两旁仍按照左为道明、右为闵公的规矩排列,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闵公和道明站的位置与肉身宝殿里的排序是一样的。

4.乐台广场(2分钟)

这个广场呢就是乐台广场,这里有第三对“佛脚印”,大家找找看。这对佛脚印是绣有“如意”形边框的“功名印”。所以即将要考学的可以在这里踩一踩,面对大愿圣像许下心愿,地藏菩萨会保佑您“金榜题名,一鸣惊人”。

5.八功德水广场11分钟)

这是我们第三景区的最后一个景点“八功德水”广场,在这里,大家最期待的就应该是我们大愿文化园5个“世界之最”中的世界最大的群体动态飞天表演了。“群体动态”,从名称上我们就可以听出来,这里表演的飞天不是一尊而是一群;动态,是指我们“九华飞天”可以自动升降,并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的旋转,同时借助佛教音乐、灯光等因素,能使我享受到一场视听盛宴!大家可能要问,这些飞天现在都在哪呢?其实就在这6朵盛开的大理石做的“莲花”里,待会儿音乐响起,“飞天”们就会从莲花里升上来,喷泉四起,漫天飞花,佛香萦绕,把我们带进超凡入圣的佛国境界。“飞天”在佛教中就是指飞行于天空中,用歌舞香花等供养佛和菩萨的天人。通俗一点说,也就是空中飞行的天神。“飞天”原本是古印度神话中,歌神乾闼(婆和乐神紧那罗的化身,后来到了中国呢,就演化成美丽仙女的形象。这颗枫杨树,已经有着百年的历史了,枫杨树的对面是一尊高5.9米的紫铜雕塑,“谛听”,这也就营造了“花鸟虫兽,共颂地藏”的美好场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